关于朝鲜半岛历史话语的解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D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Discourse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 作者:苗威
  • 英文作者:MIAO Wei;
  • 关键词:朝鲜半岛 ; 檀君 ; 长白山
  • 中文刊名:LSJX
  • 英文刊名: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 机构: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历史教学问题
  • 年:2019
  • 期:No.250
  • 基金: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专项“中国与朝鲜、韩古史体系冲突研究”(17VGB005)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LSJX201901013
  • 页数:7
  • CN:01
  • ISSN:31-1016/G4
  • 分类号:78-83+141
摘要
考察朝鲜半岛有关于历史的话语,解读其细节以及体系建构,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现实影像在历史话语中有充分的展现与表达。针对韩民族的始祖记忆,由檀君最初见载于史直至被明确为半岛始祖,从文献的角度看有一个清晰的"层累"过程;讨论古代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与半岛历史的关联性,血统成为连接古与今的重要纽带;作为地理坐标的山脉,其位置是恒定的,文献中繁复出现的长白山、白头山等名词所指则并非同一,以"同名"而附会为同一山体,在逻辑上的错误是明显的。针对朝鲜半岛的重要话语进行解构,有助于明辨蕴含于历史中的复杂情结,进而澄清学术是非。
        By investigating the historical discourse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interpreting their details,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ealistic images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in different times were fully displayed and expressed. First,there was a clear"layer-by-layer"process in terms of the memory of the Korean ancestor Dangu. Second,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ient tribe and the state it established,the historical discourses made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nations by blood.Third,geographical nouns such as Changbai Mountain and Baitou Mountain in the literature referred to several mountains at the same name.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discourse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helps identify the complex emotions constructed in history.
引文
(1)#12
    (2)参见赵轶峰:《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古代文明》2013年第4期。
    (1)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古史辩》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0页。
    (2)关于“层累地造成”历史的说法,学界早有关注,钱玄同认为“精当绝伦”(参见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读书杂志》第10期,1923年6月10日;《古史辩》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7页);胡适认为“顾先生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见解真是今日史学界的一大贡献,我们应该虚心地仔细研究他,虚心地试验他,不应该叫我们的成见阻碍这个重要观念的承受”。(参见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读书杂志》第18期,1924年2月22日;《古史辩》第1册,第60页)上世纪末学界对此问题亦有补充,徐旭生认为,“在早期发展的各民族中,它们最初的历史总是‘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的。”“传说时代的史料和历史时代的史料在改天换地上主要的不同点,为前者的可靠性比后者的可靠性差。”(参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9页)
    (3)《管子》第七八《揆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17页。
    (4)《管子》第八〇《轻重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24页。
    (5)《三国遗事》卷一《纪异》之《古朝鲜》,汉城明文堂,1993年,第33-34页。
    (6)《三国遗事》卷一《纪异》之《卫满朝鲜》,第34-35页。
    (7)《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卷一五四《地理志》平安道条,国史编纂委员会影印版,第4-1页。
    (1)《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卷一五四《地理志》平安道条,第12-1页。
    (2)苗威:《古朝鲜研究》,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年,第92页。
    (3)《朝鲜王朝实录》,《太祖实录》卷一,太祖元年八月庚申条,第51-2页。
    (4)《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卷二三,太宗十二年六月己未条,第38-2页。
    (5)《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卷二九,世宗七年九月辛酉条,第29-2页。
    (6)《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卷一五四,《地理志》平壤道条,第3-2页。
    (7)《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卷七六,世宗十九年三月癸卯条,第26-1页。
    (8)#12
    (9)#12
    (10)(11)黎允夺译,孤鸣鹤校:《关于檀君陵的发掘》,《朝鲜新闻》1993年10月,《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94年第1期。
    (12)李丙燾、金載元:《韓國史·古代篇》,乙酉文化社,1959年。
    (13)尹乃铉:《韩国古代史新论》,一志社,1986年。
    (14)#12
    (1)#12
    (2)李惠国主编:《当代韩国人文社会科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33页。
    (3)王培新编译:《檀君陵发掘质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94年第3期。
    (4)郑成宏:《檀君神话成为事实》,《世界知识》2007年第11期。
    (5)苗威:《古朝鲜研究》,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年,第84-91页。
    (6)金贞培:《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高丽大学校出版部,1976年,第210页。
    (7)方学凤:《来华朝鲜、韩国名人事迹述略》之《总论》,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页。
    (8)《旧唐书》卷一九九(上)《东夷列传·高丽》,中华书局,1975年,第5219页。
    (9)廉皓主编:《朝鲜姓氏族谱全书》,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第8页。
    (10)叶启晓、干志耿:《滇西契丹遗人与耶律倍之裔》,《北方文物》1995年第4期。
    (11)(1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朝鲜通史》第二分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通史》翻译组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16页,第308页。
    (13)武玉环:《王氏高丽时期的渤海移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旧唐书》卷一九九(下)《东夷列传·高丽》,第5360页。
    (2)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有,朝鲜学者朴时亨(《渤海史硏究のために》,《朝鮮の現代科學技術》2,1964年)、张国钟(《渤海史研究》(1),朝鮮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韩国学者韩圭哲(《渤海國對外關係》,《》4,2003年)、宋基豪(《六顶山古墓群的性质与渤海的建国集团》,《渤海史研究》第9辑,金春译,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
    (3)朴时亨:《渤海史硏究のために》,《朝鮮の現代科學技術》2,1964年;宋基豪《六顶山古墓群的性质与渤海的建国集团》。
    (4)张国钟:《渤海史研究》(1),朝鮮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第103页;韩圭哲:《渤海对外关系史》,新书苑,1994年,第293-294页。
    (5)#12
    (6)《高丽史》卷九四《徐熙传》,汉城大学奎章阁档案馆藏版,第4-5页。
    (7)《三国遗事》卷一《纪异》之《卫满朝鲜》,汉城明文堂,1993年,第34页。
    (8)《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四,宁边大都护府山川条,韩国景文社,1981年,第981页。
    (9)《三国史记》卷四六,赵炳舜本,保景文化社,1984年,第789页。
    (10)田雨:《关于白头山地名及称谓的历史考察》,《北方民族》2002年第1期。
    (1)《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卷二三,十七年辛未十一月条,第38-1页。
    (2)《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实录》卷七六,十九年丁巳三月条,第24-2页。
    (3)《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四八,永兴古迹条,第867页。
    (4)《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卷二四,十八年壬申二月条,第6-2页。
    (5)《朝鲜王朝实录》,《明宗实录》卷二五,十四年己未六月条,第46-2页。
    (6)《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〇,吉城山川条,第897页。
    (7)《朝鲜王朝实录》,《显宗实录》卷一九,十二年辛亥六月条,第26-1。
    (8)《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〇,镜城山川条,第893页。
    (9)《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〇,“会宁”山川条,第906页。
    (10)《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四九,“甲山”山水条,第889页。
    (11)苗威:《“长白山”考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