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温州士绅与地方教育转型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vestigation on Wenzhou Local Gentr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Local Education Tranformation
  • 作者:尤育号
  • 关键词:地方教育转型 ; 士绅 ; 温州 ; 学务分处
  • 中文刊名:ZDFZ
  • 英文刊名:China Local Records
  • 机构: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中国地方志
  • 年:2019
  • 期:No.312
  •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晚清温州士绅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3NDJC103YB)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DFZ201901016
  • 页数:10
  • CN:01
  • ISSN:11-1395/K
  • 分类号:97-104+128-129
摘要
教育转型是清末新政时期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之一,这一转型既有来自朝廷的制度设计,也有地方的自主参与。清末温州地方兴学和经费筹措大多采取士绅"同人集办"的方式,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士绅"圈子"往往成为地方兴学的主体。作为其时惟一的府级学务管理机构,温处学务分处虽系官绅合设,但极具绅治色彩。它的设立,不仅促进了地方士绅的集结,使得他们的兴学活动有了体制化的依托,同时也使本地区在兴学事务上较之省内其他地区呈现更多的自主性。概言之,朝廷在学务场域的权力让渡与地方士绅的兴学能动性的互动,促成了一个颇具自主性的地方学务空间,从而使清末地方教育转型呈现出明显的"国家化"与"地方性"同时并存的特征。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wa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s during the New Deal period of late Qing Dynasty.This transformation not only had institutional design from the Imperial Court,but also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from local areas.Late Wenzhou local school building and fund raising in Qing Dynasty mostly took the form of"collections from people with common interests"among the local gentry.Some local gentry"circles"with certain influences often became the main group behind local school building.As the only fu-level education affairs management institution,the Wenzhou and Chuzhou Education Affairs Sub-Division,though jointly establish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entry,had extremely"local gentry governance"colors.Its establishment,not only facilitated the gathering of the local gentry and provided institutional backing for their school building activities,but also allowed more room for self-independence in this area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areas within the province in terms of school building.In summary,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mperial Court's transfer of power in education affairs,and the activeness of the local gentry in school building,facilitated the formation of a fairly independent local education affairs management space,leading to an obvious feature of coexisting"national nature"and"local nature"in late Qing Dynasty loc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引文
(1)参见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人民出版社,2009年;陈蕴茜、沈熙:《清末民初士绅与江南乡镇教育近代化》,《史林》2003年第5期;沈洁:《废科举后清末乡村学务中的权势转移》,《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梁勇:《清末“庙产兴学”与乡村权势的转移---以巴县为中心》,《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徐茂明、胡勇军:《清末兴学与常熟士绅的权力嬗递---以〈徐兆玮日记〉为中心》,《史林》2015年第6期。另有学者从地方权力格局变迁和地方知识转型的角度对晚清温州地方教育作了颇为细致的考察,对本文的撰写颇具参考价值。见李世众:《晚清士绅与地方政治---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徐佳贵:《乡国之际:晚清温州府士人与地方知识转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2)参见张之洞:《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册,第1393-1406页。
    (1)孙诒让:《温州办学记》,徐和雍、周立人辑校:《籀庼遗文》,中华书局,2013年,下册,第604-605页。
    (2)参见《温州瑞安县城内教育区所表》,《浙江潮》第4期,1903年4月。该刊所附评论称:“瑞安文明为各州县冠,数年来教育事宜,尤长足进步。今城内地方三里,居民不过数千家,而教育方面之布置,已如此严密。吾知三年之后,教育普及之盛轨,必先于瑞邑见之,谨表之以为吾《浙江潮》之光荣。”
    (3)参见《温州乐清县教育部》,《浙江潮》第5期,1903年5月。
    (4)民国《平阳县志》卷19《风土志·士习》,“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影印本,第72号,第190页。
    (1)参见范晋:《温州府平阳县各学堂调查表》,《浙江教育官报》第13期,1908年。
    (2)孙诒让:《温州办学记》,徐和雍、周立人辑校:《籀庼遗文》下册,第605页。《玉环厅教育部》,《浙江潮》第5期,1903年5月。
    (3)参见徐佳贵:《乡国之际:晚清温州府士人与地方知识转型》,第284-286页。
    (4)刘之屏:《乐清西乡高等小学校二十周年记》,袁国唐校注:《盗天庐集》,线装书局,2012年,第49-50页。
    (1)另有报道称:“乐清柳市学堂规模宏敞,经董吴郁洲拔贡诸君咸具热心,所聘各科教员均能名副其实,现在筹捐民田七百余亩,按年谷息充作经费,置备书籍仪器,扩充学额斋舍,经费无虞或匮,当有成效足观也。”《县学措资》,《申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十九日,第9版。
    (2)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26页。
    (3)1906年,温处学务分处因朝廷谕令各厅州县各设劝学所而更名温处劝学公所,不久又改为温处学务总汇处,但规制未变。1908年6月,孙诒让去世之后,温处学务总汇处奉令裁撤。为行文方便起见,本文统一称为“温处学务分处”。
    (4)孙诒让:《温处学务分处暂用章程》,转引自童富勇:《孙诒让与温处学务分处》,《温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1)孙延钊:《孙籀公与清季温处地方教育》,周立人、徐和雍编:《孙延钊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69页。
    (2)刘绍宽著,方浦仁、陈盛奖整理:《刘绍宽日记》,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初七日,中华书局,2018年,第1册,第395页。
    (3)参见蔡明婷:《孙诒让与温处学务机关的运作》,(台北)《新北大史学》第15期,2014年5月。
    (4)《温处两府学务纪闻》,《申报》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廿二日,第9版。
    (5)孙诒让:《为改办劝学所事禀省文》,徐和雍、周立人辑校:《籀庼遗文》,下册,第521页。
    (6)参见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第362-363页。
    (1)参见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第336、347页。
    (2)参见《禀呈调查温处学务情形》,《申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十九日,第9版。
    (3)孙诒让:《学部署正罗振玉〈教育计划草案〉签注》,徐和雍、周立人辑校:《籀庼遗文》,下册,第585-586页。
    (4)孙诒让:《学务本议》,徐和雍、周立人辑校:《籀庼遗文》,下册,第596-597页。
    (1)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第324页。
    (2)《瓯商热心助学之禀词》,《申报》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初九日,第9版。
    (3)《浙抚拨助学务经费电文》,《申报》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廿三日,第3版。
    (4)孙延钊:《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年谱》,第331-332页。
    (5)参见罗志田:《国进民退:清季兴起的一个持续倾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6)孙诒让:《与省学务公所议绅书》,徐和雍、周立人辑校:《籀庼遗文》,下册,第547页。
    (7)刘绍宽著,方浦仁、陈盛奖整理:《刘绍宽日记》,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十一日,第1册,第369页。
    (1)按,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学堂分为官立、公立与私立。按章,利用官费设立者为官立,利用各类地方公款设立者为公立,个人出资独立设立者为私立,但一些设于府县城或大镇的学堂,尽管没有官款投入,仍被确定为官立。
    (2)参见范晋:《温州府平阳县各学堂调查表》,《浙江教育官报》第13期,1908年。
    (3)参见Philip Kuhn.“Civil Society and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Paper prepared for the American-European Symposium on State vs.Society in East Asian Traditions,Paris,1991:P.7.转引自魏斐德著,张小劲、常欣欣译:《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思考》,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62页。
    (4)参见孙诒让:《上浙抚论学务困难事》,徐和雍、周立人辑校:《籀庼遗文》下册,第525页。
    (5)《奏定学堂章程》,璩金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93页。
    (6)《学部奏定劝学所章程》,朱有、戚名璓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5-56页。
    (7)参见李世众:《晚清士绅与地方政治》,第26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