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自由观——以德性政治为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View of Freedom of Italian Humanists in the Renaiss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rtue Politics”
  • 作者:郭琳
  • 英文作者:Guo Lin;
  • 关键词:意大利 ; 人文主义者 ; 文艺复兴 ; 共和主义 ; 自由主义 ; 德性政治
  • 中文刊名:HIST
  • 英文刊名:World History
  • 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6-06-15
  • 出版单位:世界历史
  • 年:2016
  • 期:No.238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国别政治思想史”(批准文号:13&ZD149)子课题“意大利政治思想史”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IST201603007
  • 页数:13
  • CN:03
  • ISSN:11-1046/K
  • 分类号:89-100+161
摘要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自由观被当代共和主义思想史家一并纳入共和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宏大体系中。然而,十四五世纪人文主义者对自由的理解没有局限在共和主义的框架内,"德性"这个充满伦理色彩的概念才是布鲁尼、帕特里齐、斯卡拉等人文主义者权衡自由的准绳,他们以"德性"为中心展开的政治思考可称为"德性政治"。在德性政治的统摄下,自由说到底是对德性的嘉奖,在政体争辩的背后,上层统治集团是否具备德性才是关键所在。德性政治一方面决定了自上而下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决定了由内而外扩张征服的合法性。我们一则需要肯定人文主义者崇德、重德、立德之说不失为改善社会风气的一种策略;再则必须警惕在德性名义下的精英主义与帝国主义。
        Italian Humanists' view on Freedom in the Renaissance was take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grand tradition of republicanism by modern thinkers who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Republicanism ideology. However,the understanding of freedom of Humanists in the 14th-15 thcenturies was not confined to the framework of republicanism. Instead,the ethical notion of "virtue"was the Humanists' chief criterion for freedom. Centered on this notion,their political thinking could be named as "virtue politics".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pretation,freedom was the reward for virtue; the virtue of the ruling class was key to the success of a regime. However,"virtue politics"also justified hierarchical system and military expansion. Hence,the humanists' emphasis on virtue as a social remedy was appreciable,while the latent elitism and imperialism was to be noticed with caution.
引文
(1)汉斯·巴龙:《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危机》(Hans Baron,The Crisis of the Early Italian Renaissance),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约翰·波考克:《马基雅维利时刻:佛罗伦萨政治思想和大西洋共和主义传统》(J.G.A.Pocock,The Machiavellian Moment: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中文版参见冯克利译《马基雅维里时刻》,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昆廷·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Quentin Skinner,Liberty before Liberalism)剑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文版参见李宏图译《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代表性论文有尼克莱·鲁宾斯坦:《佛罗伦萨的自由》(Nicolai Rubinstein,“Florentina Libertas”),《文艺复兴》(Rinascimento)1986年第2期,第3-26页;罗纳尔多·G.威特:《共和自由观念在意大利的再生》(Ronald G.Wit,t“The Rebirth of the Concept of Republican Liberty in Italy”),安东尼·莫尔霍、约翰·A.特德斯基编:《文艺复兴研究:汉斯·巴龙纪念文集》(Anthony Molho and John A.Tedeschi,eds.,Renaissance Studies in Honor of Hans Baron),桑索尼出版公司1971年版,第175-199页;埃里森·布朗:《文艺复兴时期共和主义的去面具化》(Alison Brown,“De-masking Renaissance Republicanism”),詹姆士·韩金斯编:《文艺复兴时期公民人文主义:重估与反思》(James Hankins,ed.,Renaissance Civic Humanism:Reappraisals and Reflections),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199页。
    (2)斯金纳对共和主义“无支配”自由观的阐释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他早先将“无支配”自由视为消极自由的替换形式,满足于实际干涉的阙如;随后他自我纠偏,重新阐释了“无支配”自由的含义,指出这种自由观同时区别于古希腊政治家亚里士多德以及当代政治家以赛亚·伯林对于自由的定义,并称之为“新罗马”(Neo-Roman)自由。
    (1)自汉斯·巴龙于1925年提出“公民人文主义”概念,并将布鲁尼奉为该思想意识形态的典型以及共和政制的忠实捍卫者之后,西方学界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针对“巴龙论题”的质疑便不曾停止。可参考拙文《“巴龙论题”:一个文艺复兴史研究经典范式的形成与影响》,《学海》2015年第3期,第104-112页。
    (2)有些学者甚至试图从根本上否定“共和主义”,指出所谓的共和传统不过是人为的逻辑概念,共和、自由等词汇所描绘的历史现象千差万别,毫无共性可循,当代共和主义者带有目的性地从历史中寻找古人经验,将许多特定情况不加区分地统一归置于共和传统的大旗之下,反倒模糊了共和自由的多样性。可参考达里奥·卡斯蒂里奥内:《共和主义及其遗产》(Dario Castiglione,“Republicanism and Its Legacy”),《欧洲政治理论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2005年第4期,第453-465页;另外,美国学者尼尔森指出,在近代早期西方思想史中,共和传统的观念其实包含了两种互为冲突(或者说带有冲突性质)的统治形式:一种是新罗马传统,另一种则是希腊式传统。前者以西塞罗和李维的政治主张为基础,强调公民权利、军事能力以及国家整体的对外扩张,新罗马传统建立在公民个体的荣誉观念以及为国奉献的精神之上,这即为“剑桥学派”对文艺复兴时期共和主义的阐释;相反,希腊传统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为基础,强调共善、集体利益以及与罗马帝国腐败奢靡截然不同的斯巴达式质朴生活,较之于公民个体的权益,希腊传统更注重个体平等,认为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总之,新罗马传统与希腊式传统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意欲扩张,后者旨在持守安稳。可参阅埃里克·尼尔森:《共和思想中的希腊传统》(Eric Nelson,The Greek Tradition in Republican Thought),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15页。
    (3)当代共和主义者将矛头直指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批判他们只顾一味铺陈空洞抽象的理论,无法通过历史资料和原典文本让理论丰满可信。简言之,社群主义脱离现实,犹如乌托邦式的空中楼阁,建构不切实际的理想化未来;自由主义脱离社会,将个人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与社会传统中硬生生剥离。鉴于此,当代共和主义者自称开辟了“第三条道路”。
    (4)詹姆士·韩金斯编:《文艺复兴时期公民人文主义:重估与反思》,第3页。
    (5)波考克认为,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共和自由观是对亚里士多德思想传统的接续,抑或说是复兴;斯金纳虽然主张人文主义者的共和思想出于李维、西塞罗等古罗马作家(非亚里士多德),但他亦将此源头追溯至古典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深受古典共和主义思想文化的滋养,他们的自由观自然被纳入宏大的共和主义政治传统的脉络体系中。约翰·波考克:《美德、商业与历史》(J.G.A.Pocock,Virtue,Commerce,and History),剑桥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50页。
    (1)以赛亚·伯林:《两种自由概念》(Isaiah Berlin,“Two Concepts of Liberty”),《自由四论》(Four Essays on Liberty),牛津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
    (2)菲利普·佩迪特:《一种自由理论:从民众心理到政治机构》(Philip Pettit,A Theory of Freedom:From the Psychology to the Politics of Agency),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菲利普·佩迪特:《共和自由与论辩式民主》(Philip Petti,t“Republican Freedom and Contestatory Democracy”),伊恩·夏皮罗、卡西亚诺·海克考顿编:《民主的价值》(Ian Shapiro,Casiano HackerCordon,eds.,Democracy's Value),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页。中文版可参考刘厚金译《民主的价值》,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
    (3)佩迪特与斯金纳虽然同为共和主义理论家,但两人的自由论存有差异。佩迪特的自由观仅仅强调无支配,而斯金纳则认为是无支配和无干涉的并行。简言之,佩迪特和斯金纳都主张支配和干涉限制了自由,但斯金纳将无干涉视为保障自由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昆廷·斯金纳:《第三种自由概念》,菲利普·佩迪特:《消极自由:自由主义的和共和主义的》,应奇、刘训练编:《第三种自由》,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218页。
    (4)卡斯蒂里奥内(Baldassar Castiglione)的《廷臣论》(The Book of the Courtier)第4卷;帕特里齐的姊妹篇《论共和教育》(Republican Education)和《论君王教育》(On Kingdoms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King);普拉蒂纳(Bartolomeo Platina)的姊妹篇《论君主》(On the Prince)和《论最佳公民》(On the Best Citizen);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李维史论》。
    (5)奥勒留·里皮·布朗多利尼,詹姆士·韩金斯编译:《共和国与君主国对比》(Aurelio Lippi Brandolini,Republics and Kingdoms Compared),哈佛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2页。
    (6)尼克莱·鲁宾斯坦:《意大利政治思想(1450-1530年)》(Nicolai Rubinstein,“Italian Political Thought 1450-1530”),詹姆士·H.伯恩斯、马克·戈迭编:《剑桥政治思想史(1450-1700年)》(J.H.Burns and Mark Goldie,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1450-1700),剑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7)莱奥纳多·布鲁尼:《奎尔夫党新法条序言》(Leonardo Brun,i“Preamble to the New Code of the Statutes of the Guelf Party”),戈登·格里菲茨、詹姆士·韩金斯等编译:《莱奥纳多·布鲁尼的人文主义:著作选》(Gordon Griffiths,James Hankins,David Thompson,transl.&intro.,The Humanism of Leonardo Bruni:Selected Texts),《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研究论丛》1987年版,第48页。
    (1)詹姆士·韩金斯:《排他性共和主义与非君主制共和国》(James Hankins,“Exclusivist Republicanism and the Non-monarchical Republic”),《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2010年第4期,第452-482页。
    (2)詹姆士·韩金斯著,曹钦译:《马基雅维利与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政治思想史》2013年第3期,第83页。
    (3)马基雅维利著,潘汉典译:《君主论》,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页。
    (4)詹姆士·韩金斯:《马基雅维利与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第84页。
    (5)詹姆士·韩金斯:《马基雅维利与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第81页。
    (6)詹姆士·韩金斯:《排他性共和主义与非君主制共和国》,第455页。
    (7)弗朗切斯科·帕特里齐:《论君王教育》(Francesco Patrizi,De regno et regis institutione)第1卷,第7-8页;詹姆士·韩金斯:《人文主义与现代政治思想》(James Hankins,“Humanism and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吉尔·柯瑞耶编:《剑桥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指南》(Jill Kraye,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enaissance Humanism),剑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140页。
    (1)帕特里齐的声名虽然在当代鲜有问津,但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知名度却远甚于马基雅维利。帕特里齐的政治著作在十五六世纪多达37个印刷本,并被译成多种语言,是大学课堂里的通用教材,帕特里齐的政治主张迎合且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文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可视为人文主义者主流思想。詹姆士·韩金斯:《当代共和主义与共和史》(James Hankins,“Modern Republicanism and the History of Republics”),斯特法诺·卡洛蒂、维多利亚·P.孔帕尼编:《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现代思想的起源》(Stefano Caroti and Vittoria P.Compagni,eds.,Umanesimo e Rinascimento alle Origini del Pensiero Moderno),列奥S.奥斯基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112页。
    (2)弗朗切斯科·帕特里齐:《论共和教育》(Francesco Patrizi,De institutione reipublicae)第1卷,第1页;詹姆士·韩金斯:《当代共和主义与共和史》,第114页。
    (3)弗朗切斯科·菲勒尔福:《书信集》(Francesco Filelfo,Epistularum familiarium libriⅩⅩⅩⅦ),第44页;詹姆士·韩金斯:《人文主义与现代政治思想》,第140页。
    (4)巴达萨·卡斯蒂里奥内:《廷臣论》(Baldassar Castiglione,The Book of the Courtier),诺顿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16、231、240页。
    (5)克里斯托弗·兰迪诺:《论真正的高尚》(Cristoforo Landino,“On True Nobility”),阿尔伯特·拉比尔编译:《智慧、善与权力: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关于高尚的争辩》(Albert Rabil,ed.and transl.,Knowledge,Goodness and Power:The Debate over Nobility among Quattrocento Italian Humanists),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研究论丛1991年版,第210页。
    (6)莱奥纳多·布鲁尼:《佛罗伦萨城颂》(Leonardo Brun,i“Panegyric to the City of Florence”),本杰明·G.科尔、罗纳尔多·G.威特编译:《世俗共和国》(Benjamin G.Kohl and Ronald G.Witt,eds.,The Earthly Republic),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4页。
    (7)劳洛·马丁内斯:《佛罗伦萨人文主义者的社会环境(1390-1460年)》(Lauro Martines,The Social World of the Florentine Humanists 1390-1460),多伦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1)阿拉曼诺·里努齐尼:《斥责洛伦佐政权》(Alamanno Rinuccin,i“A Condemnation of Lorenzo's Regime”),斯特法诺·U.巴达萨里、阿里艾勒·塞伯编:《15世纪佛罗伦萨的形象:文学、历史、艺术著作选》(Stefano U.Baldassarri and Arielle Saiber,eds.,Images of Quattrocento Florence:Selected Writings in Literature,History,and Art),耶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2)里努齐尼本人迫不得已选择退出政坛,他拒绝为美第奇政府效力,其对话体著作《论自由》(On Liberty)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谴责美第奇家族篡夺了统治权力,施行暴君专制;第二,赞美先前佛罗伦萨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追思过去美好的自由生活;第三,呼吁人民坚守自由原则,勇敢地反抗暴君。《论自由》创作于1479年,正是帕齐阴谋发生后的次年,里努齐尼一来是为表明自己选择隐退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旨在告诫身边朋友和他人不要沦为美第奇的走卒,成为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敌人。
    (3)阿拉曼诺·里努齐尼:《斥责洛伦佐政权》,第106页。
    (4)阿拉曼诺·里努齐尼:《斥责洛伦佐政权》,第104页。
    (5)詹姆士·韩金斯:《当代共和主义与共和史》,第121-122页。
    (1)詹姆士·韩金斯:《马基雅维利与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第86页。
    (2)詹姆士·韩金斯:《马基雅维利与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第86页。
    (3)哈维·曼斯菲尔德著,宗成河等译:《马基雅维利的Virtue》,《共和主义:古典与现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4)劳洛·马丁内斯:《佛罗伦萨人文主义者的社会环境,1390-1460》,第99页。
    (1)劳洛·马丁内斯:《佛罗伦萨人文主义者的社会环境(1390-1460年)》,第87,117-130页。
    (2)格里菲茨、韩金斯等编译:《莱奥纳多·布鲁尼的人文主义:著作选》,第41页。
    (3)详见拙文:《论布鲁尼市民人文主义思想的两面性:以〈佛罗伦萨城市颂〉为例》,《政治思想史》2014年第2期,第53页。
    (4)莱奥纳多·布鲁尼,詹姆士·韩金斯编译:《佛罗伦萨人民史》(Leonardo Bruni,History of the Florentine People)第3卷,哈佛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5)马泰奥·帕尔米耶里:《论公民生活》(Matteo Palmieri,Vita Civile)第3卷,桑索尼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136-137页。
    (1)詹姆士·韩金斯:《马基雅维利与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第88页。
    (2)巴托罗缪·斯卡拉:《防范反对佛罗伦萨之人》(Bartolomeo Scala,“Defense Against the Detractors of Florence”),瑞内·沃金斯编:《论文与对话》(ReneéNeu Watkins,ed.,Essays and Dialogu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4-256页。
    (3)尼克莱·鲁宾斯坦:《佛罗伦萨的自由》,第3-26页。
    (1)这是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流行的一句谚语,可参考杰罗德·西格尔《是“公民人文主义”还是西塞罗式修辞?彼特拉克和布鲁尼的文化》(Jerrold E.Seige,l“‘Civic Humanism’or Ciceronian Rhetoric?The Culture of Petrarch and Bruni”),《过去与现在》(Past and Present)第34期,1966年,第24页。
    (2)莱奥纳多·布鲁尼:《佛罗伦萨城颂》,第136、149页。
    (3)莱奥纳多·布鲁尼:《佛罗伦萨人民史》第2卷,第327页。
    (1)阿拉曼诺·里努齐尼:《斥责洛伦佐政权》,第109-110页。
    (2)莱奥纳多·布鲁尼:《佛罗伦萨城颂》,第150页。
    (3)例如,1375年至1406年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文书长的著名人文主义者科鲁乔·萨卢塔蒂(Coluccio Salutati,1331-1406年)也用“自由”来诠释佛罗伦萨的对外战争,他将佛罗伦萨与格里高利十一世(Gregory XI)之间的“八圣人之战”(Otto Santi)视为抵御外敌的正义之战,而非针对教廷本身,是“自由之民对抗暴君的永恒战斗”;佛罗伦萨与米兰公爵詹加莱亚佐·维斯孔蒂(Gian Galeazzo Visconti)之间的较量也是一场自由保卫战,“佛罗伦萨是所有人民的自由的捍卫者,因为在捍卫他人自由的同时也更容易捍卫佛罗伦萨自身的自由”。弗朗切斯科·诺瓦蒂编:《科鲁乔·萨卢塔蒂书信集》(Francesco Novati ed.,Epistolario di Coluccio Salutati),意大利历史学会1891年版,第194页;汉斯·巴龙:《文艺复兴时期为自由的战斗:15世纪初期的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米兰》(Hans Baron,“A Struggle for Liberty in the Renaissance:Florence,Venice,and Milan in the Early Quattrocento”),《美国历史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953年第2期,第271-272页。
    (4)迈克·洪克维斯特:《公民人文主义的两种神话》(Mikael H9rnqvis,t“The Two Myths of Civic Humanism”),詹姆士·韩金斯编:《文艺复兴时期公民人文主义:重估与反思》,第109页。
    (5)莱奥纳多·布鲁尼:《佛罗伦萨城颂》,第165-166页。
    (6)费德里科·卡博德:《是否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Federico Chabod,“Was There a Renaissance State?”),亨茨·鲁巴兹编:《现代国家的发展》(Heinz Lubasz,ed.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麦克米兰出版公司1964年版,第26-42页。
    (7)菲利普·佩蒂特:《一种共和主义的万民法》(Philip Petti,t“A Republican Law of Peoples”),《欧洲政治理论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2010年第1期,第70-9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