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共通感的公共诉求:寻求现代中国美学的心性秩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ublic Appeal of Aesthetic Common Sense:Seeking the Order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 作者:李河成
  • 英文作者:Li Hecheng;
  • 关键词:审美共通感 ; 公共性 ; 符码 ; 现代中国美学
  • 中文刊名:DLXS
  • 英文刊名: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 出版日期:2017-03-01
  • 出版单位:东南学术
  • 年:2017
  • 期:No.258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4CZX054);;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 语种:中文;
  • 页:DLXS201702021
  • 页数:11
  • CN:02
  • ISSN:35-1197/C
  • 分类号:205-214+253
摘要
"审美共通感的公共诉求"从心性-秩序的交融层面切入现代中国美学史与政治学史相结合的现代性研究,是继"启蒙""革命"等专题研究之后的深化。论题反观现代中国美学史中"共同体"转型之后的主体概念,提炼文化统合中的审美范型-符码,追诉现代中国的感通心性,以作为回应程序宪政学的"合理化"(公域)困境和主体间原子化(私域)弊端的理据。论题立基"孔子"等观念单元的数据统计,提取"尊孔-倒孔"的符码演变,以表征主体心性秩序的公共转型;"公议"的小说以诗艺行动展现"公性情"并现出革命符码制作技术的限度;"典型"的公共行动论着力分疏"典型"符码与国家秩序间的张力,希冀以德性/政治"行动"的"典型"学来超拔诗艺的"性格"论;公共艺术从心性的感通层面塑造或表征社会治理的公信秩序。学案中呈现的"摩罗诗力"、孔子符码、典型等审美范型是主体获致公共的美学创生;同时也存在总体性意识形态规训、利用审美共通感的社会面相:现代中国美学的公共性处于"政艺合一"的诉求或"政-艺分离"的反思当中。
        " Public appeal of aesthetic common sense" is to study the modernity by combination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and history of political science from the mind- order perspective. It is a deepened research in the wake of monographic studies on " enlightenment" or " revolution". This thesis takes a look at the concept of subject after the transition of the " community" in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 history and extracts the aesthetic paradigm- code from cultural integration as a theoretical basis to respond to the dilemma of " rationalization"( public sphere) of procedural constitutionalism and malpractice of inter- subject atomization( private sphere).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from the unit of concept like " Confucius",the thesis extracts the evolution of the " respecting Confucius- overthrowing Confucius" code to symbolize the public transition of subject mind order. The novels for " public discussion" present " public temperament" by the action of poetic art and reveal the limit of technology of producing revolutionary codes. The " typical" theory of public action endeavors to make clear the tensile forces between " typical" codes and national order in hopes of promoting the " character" theory of poetic art by means of " typical" doctrine of moral / political " action". Public art shapes or symbolizes the order of public credibility from the aspect of communication of mind. In learning cases,the aesthetic paradigms such as " Satanic power of poetry",Confucius code or different models are public aesthetic creations achieved by the subjects. 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also social aspects of disciplines for ideology of totality or use of aesthetic common sense: the publicity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is an appeal for the " integration of politics and art" or a reflection on the " politics- art separation".
引文
(1)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7-88、103、145、179-180页。
    (2)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6页。马丁·海德格尔:《诗人何为?》,《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98页。
    (1)参见邓正来、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215页。
    (2)彼得·德鲁克:《功能社会:德鲁克自选集》,曾琳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61-95页。
    (1)黄健敏:《生活中的公共艺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孙振华:《在艺术的背后》,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孙振华:《公共艺术与权力》,《雕塑》1999年第1期。时向东:《北京公共艺术研究》,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其社会场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江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小说的说书场、作“新闻纸”的时效立场等等开辟了公共舆论的空间(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三章;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8页),但小说公共性的生发处于小说功利性与审美性的吊诡之间。
    (1)朱存明:《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潘智彪:《诗何以群:在审美文化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行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朱鹏飞:《崇高的迷失与重生:新中国审美文化史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2)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刘锋杰:《试构“文学政治学”》,《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刘锋杰:《从“从属论”到“想象论”---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新思考》,《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周景耀、刘锋杰:《文学与政治:可以“想象”与超越偏见》,《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范永康:《试论“诗性政治”概念及其美学特征》,《理论导刊》2009年第12期。……
    (3)张旭春:《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骆冬青:《小说叙事的公共性与政治美学意蕴》,《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骆冬青:《叙事智慧与政治意识---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政治透视》,《小说评论》2008年第4期;骆冬青:《叙述的权力:先锋小说的政治美学阐释》,《南京师大学报》2006年第3期;骆冬青:《“小说为国民之魂”---论晚清“小说学”的奠立与政治教化的关系》,《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4期。
    (5)董志刚:《审美化的政治话语---夏夫兹博里的美学解读》,《哲学动态》2010年第4期;张政文:《席勒美学:一种重建的政治哲学现代性话语》,《文艺研究》2006年第12期;范昀:《审美与公共性:重审十八世纪欧洲启蒙美学的价值》,《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Yi-Huah Jiang,‘Thinking without a Bannister:An Interpretation of Hannah Arendt’s Aesthetic Politics,Ph.D.Dissertation(Yale University.1993).Yi-Huah Jiang:Politics Aestheticized:An Interpretation of Hannah Arendt’s of Politics Action,《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第六卷第一期,台湾“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应奇:《政治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绝境---康德与阿伦特未成文的政治哲学》,《哲学研究》2003年第4期。徐贲:《文学的公共性与作家的社会行动》,《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徐贲:《戏剧与公共生活---哈维尔的悲剧想象和公共政治》,《文艺争鸣》2012年第3期。
    (6)赵勇:《文学活动的转型与文学公共性的消失---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反思》,《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
    (7)张旭东参证黑格尔有关精神-风尚-制度的论述,观照到新文化启蒙以来文化-政治相互排斥、分裂的历史。
    (1)Yipeng Shen,Public Discourses of Contemporary China---The Narration of the Nation in Popular Literatures,Film,and Television(Palgrave Macmillan,2015).Yomi Braester,Witness Against History:Literature,Film,and Public Discours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Stanford:Stanford UP,2003).Stephanie Donald,Public Secrets,Public Spaces:Cinema and Civility in China(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2000).Ban Wang,The Sublime Figure of History:Aesthetics and Politic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Stanford:Stanford U.Press,1997).Thomas J.Berghuis,Performance Art in China(Timezone 8,2006).……
    (2)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
    (3)李河成:《公利性公共与公议性公共:“公共”话语研究的两个要点及其范式转型》,《东岳论丛》2016年第10期。
    (1)李河成:《审美共通感的政治哲学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伽达默尔:《诠释学I: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9-66页。
    (2)如亚里士多德基于common sense的“明智”(《论灵魂》425a14-16、《论记忆》450a9、《尼各马可伦理学》1142a25-31)、康德的审美共通感等等。
    (1)朱光潜:《美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交美学的底》,《哲学研究》1961年第2期。
    (2)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全集》(卷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8页。
    (3)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75页。
    (4)冯至:《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战国策》第17期,1942年7月20日。
    (5)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6)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59页。
    (7)章炳麟着重论述了情感(美育)对德智体的推进地位。参见其《留学的目的和方法》《经的大意》《我的平生与办事方法》,《章太炎的白话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69页。朱光潜:《谈美》,《朱光潜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