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代政体学说的终结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End of Ancient Western Theory of the Forms of Government
  • 作者:刘训练
  • 英文作者:Liu Xunlian;
  • 关键词:政体 ; 主权 ; 共和 ; 代表制民主 ; 立宪
  • 英文关键词:forms of government;;sovereignty;;republic;;representative democracy;;constitutionalism
  • 中文刊名:POLI
  • 英文刊名: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 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出版日期:2017-10-18
  • 出版单位:政治学研究
  • 年:2017
  • 期:No.136
  • 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POLI201705004
  • 页数:13
  • CN:05
  • ISSN:11-1396/D
  • 分类号:25-36+127
摘要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西方古代政体学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但其内涵和诸要素却一再变异和重组,直至19世纪在某种意义上宣告终结。从马基雅维利开始,以统治者的人数作为依据的政体分类越来越只具有形式意义,政治体善恶优劣的标准被置于他处:在博丹和霍布斯那里,是它能否更好地维护主权;在马基雅维利、孟德斯鸠、卢梭和康德那里,则是它的统治方式是否合乎法治与分权制衡等规范。古代政体学说所坚持的德性原则逐渐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原则。古代政体学说中的贵族政体、混合政体等要素逐渐融入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形态即代表制民主和立宪民主当中,代表制民主和立宪民主成为西方现代唯一正当的政治形态。
        With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society,the ancient western theory of the forms of government still existed,but its connotation and elements were continuously mutated and reorganized.In a certain sense,it had withered in the 19thcentury.From Machiavelli onwards,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forms of government(whether the traditional trichotomy or the more recent dichotomy)based on the number of rulers became more and more unimportant.Some other elements became the criteria of juding the merits of the various forms of government.For Bodin and Hobbes,to the criterion was the maintenance of the sovereignty,while for Machiavelli,Montesquieu,Rousseau and Kant,the criterion was the compatibility with standards like the rule of law,the separation of powers,and checks and balances.The principle of virtue,which was persisted in the ancient political theory,was gradually abandoned and replaced by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Aristocratic system,the mixed system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ancient political theory hav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main form of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namely,representative and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The representative and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has become the only legitimate political form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countries.
引文
(1)参见拙文《西方古典政体学说及其影响与意义》,《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2期。
    (2)因为笔者另有专文处理“共和”的概念史,所以本文将只在其演变的关键点上指出其含义的变化,而不详加阐述。参见拙著《共和主义》第1章,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正是由于中文“政体”所对应的那些外文概念(politeia,constitution,regime,government,state,polity,form of government)的涵义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我们也就无法通过进一步的细分来对译这些概念,只能笼统地称之为“政体”。
    (2)参见Leo Strauss,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pp.139~143。
    (3)柏拉图指出,哲人王统治可以有两个名称,即君主制和贵族制(《理想国》,445c-e;柏拉图:《理想国》,第175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亚里士多德也指出,最佳政体包括了贵族制和君主制(《政治学》,1289a 30~3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78~179页,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4)(5)(6)Leo Strauss,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p.142,p.191,p.193.
    (1)参见芬纳:《统治史》(卷二),第7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韩金斯:《排他性共和主义与非君主制共和国》,《政治思想史》,2016年第3期。
    (1)马基雅维利原著的引文,由笔者依据曼斯菲尔德等人英译本译出(《君主论》,简称P,The Prince,translated by Harvey C.Mansfiel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2d ed;《李维史论》,简称D,Discourses on Livy,translated by Harvey C.Mansfield and Nathan Tarcov,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同时参照意大利“国家版”(Roma,Salerno)。引用时随文注明卷次、章节以及英译本的段落号。
    (2)(5)韩金斯:《排他性共和主义与非君主制共和国》,《政治思想史》,2016年第3期。
    (3)在《李维史论》的有些地方,马基雅维利遵循李维的用法,将塔克文被驱逐前的王政时代也算作“罗马共和国”的范畴(比如,D I23.1)。
    (4)这也是对笔者先前《“共和”考辨》一文中的观点的修正,参见拙文《“共和”考辨》,《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韩金斯:《马基雅维利与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政治思想史》,2013年第3期。
    (2)详见拙文《马基雅维利的政体学说新探》,《第三届全国文艺复兴思想论坛会议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历史学院,2015年10月。
    (3)博丹:《国家六论》,II 1,引文见《主权论》,第14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参见博丹:《国家六论》,II 1;《主权论》,第152页以下。
    (1)参见韩潮:《博丹对混合政体学说的批评》,《政治思想史》,2014年第4期。
    (2)关于公民的生活方式、政治的生活方式、自由的生活方式包括共和国与王国两种形式,参见DI9.2,DI10T,DI10.1,DI25。
    (3)参见陈涛:《国家与政体---霍布斯论政体》,《政治思想史》,2015年第3期,引语见第107页。
    (4)《利维坦》译文采自黎思复、黎延弼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论公民》译文采自应星、冯克利译本(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但核心概念和关键段落依据原著有改动。
    (5)霍布斯:《利维坦》,第142~143页。参见《利维坦》,XLVI 35,第552~553页;《论公民》,VII 2,第77页。
    (1)参见霍布斯:《论公民》,第77~78页(译文有改动);也参见《利维坦》,XLVI 35,第553页。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译文采自许明龙译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随文标注章节和页码。
    (1)Ellen Meiksins Wood,Liberty and Property:A Social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from Renaissance to Enlightenment,Verso,2012,p.179.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1009页。
    (3)参见施特劳斯:《从德性到自由》,第516页以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2)(3)(4)(5)卢梭:《社会契约论》,第88~90页,第90~93页,第93~102页,第87、163页,第91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参见谈火生:《“直接民主”抑或“代议民主”?---卢梭民主理论初探》,《政治思想史》,2012年第1期。
    (1)卢梭:《社会契约论》,第51页,尤其注意注释6。
    (2)卢梭:《社会契约论》,第105、106页。
    (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105、107~109页,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译文依据英译本有调整,参见Toward Perpetual Peace and Other Writings on Politics,Peace,and History,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
    (4)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第176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不过,就像下文将要指出的,在“共和”被赋予以法治、权力的分离与制衡等崭新的含义之后不久,作为专制之对立面的“共和”概念随即就被“立宪”(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or constitutionalism)以及改造后的“民主”所替代。从19世纪开始,“共和”再次回到现代早期二分法中的含义,用来指非君主制。
    (1)代表制民主和立宪民主的兴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无法详尽展开,笔者将另外撰文专论。
    (2)参见芬纳:《统治史》(第三卷),第552~55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韩潮:《博丹对混合政体学说的批评》,第44页注释1,《政治思想史》,2014年第4期。
    (1)黑格尔:《黑格尔政治著作选》,第29~30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G.W.F.Hegel,Political Writings,translated by H.B.Nisbe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77;参见《黑格尔政治著作选》,第89~90页。
    (3)参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124~12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