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边界与文学/影像表述——以叶尔克西、万玛才旦、哈斯朝鲁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thnic Boundary and Literary/Visual Representation: Centered on Writings by Yerkex, Pad-ma-tseh-brtan, and Haschuluu
  • 作者:王艺涵
  • 英文作者:WANG Yihan;
  • 关键词:族群边界 ; 族群认知 ; 影像表述
  • 中文刊名:MZWX
  • 英文刊名: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 机构: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艺术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民族文学研究
  • 年:2019
  • 期:v.37;No.171
  • 语种:中文;
  • 页:MZWX201904007
  • 页数:8
  • CN:04
  • ISSN:11-1443/I
  • 分类号:78-85
摘要
对族群、族群认知和族群边界等相关问题的关注,表现出在多族群国家,族群问题既是一个理论与批评命题,也是一个经验性课题。文章以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藏族作家及导演万玛才旦和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等人的文学、影像作品为例,阐释文学/影像表述和族群边界及文化认知的关联。
        
引文
(1)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草原火母》,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2)同上,第245页。
    (1)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永生羊》,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2)同上,第3页。
    (3)同上,第9页。
    (1)万玛才旦:《嘛呢石,静静地敲》,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4年,第58页。
    (2)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65页。
    (1)万玛才旦:《嘛呢石,静静地敲》,第67页。
    (2)万玛才旦:《塔洛》,广州:花城出版社,2016年,第97页。
    (1)安德鲁·斯特拉森、帕梅拉·斯图瓦德:《人类学的四个讲座:谣言、想像、身体、历史》,梁永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2)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第62页。
    (1)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董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62页。
    (2)同上,第387页。
    (1)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李丽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72页。
    (2)同上,第10-11页。
    (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50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