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半悼亡一半艳情:论曹楙坚的悼亡诗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彭国忠
  • 关键词:曹楙坚 ; 悼亡诗 ; 艳情诗 ; 寄托 ; 爱情
  • 中文刊名:SZ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8-01-20
  • 出版单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39;No.210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举视域中的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项目编号:13BZW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项目编号:14ZDB076)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ZDX201801019
  • 页数:9
  • CN:01
  • ISSN:32-1033/C
  • 分类号:160-168
摘要
曹楙坚的悼亡诗,形式上不采用"悼亡"之类题目,而是借用叙事性的题目,通过叙事以悼亡;或借用乐府古题或古诗中句子为题以悼亡。他善于在悼亡诗中熔铸梦境、神话传说和楚辞《招魂》模式,创造人、鬼、神、鸟兽并处的心灵世界,意境惝恍迷离;善于创造美好、美丽却遭受摧折的事物尤其是花草的意象,喜欢使用蜡烛、灯火、磷火等火意象和残花意象,以其比喻象征意义,表达对正值青春芳华的妻子夭逝的悼念。他的艳情诗有自己创作主张,既承认自己赏艳钟艳,有着明确的艳情诗创作意识,又认为艳情之作不妨"间有寄托"。故其悼亡诗中有艳情描写、艳情成分,而艳情诗中有其妻子的形象,及他与妻子的情感经历,包含着悼亡意味。一半悼亡一半艳情,曹楙坚对妻子的感情都是真实诚挚的,中国文学因此获得全新的爱情叙述。
        
引文
[1]曹楙坚.昙云阁诗集[M].清光绪三年曼陀罗馆刻本.
    [2]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2.
    [3]黄霖,陈维昭,周兴陆.世说新语汇校汇注汇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
    [4]崔豹.古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
    [7]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萧统.文选[M].吕延济,刘良,张铣,等,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9]唐圭璋.词话丛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1]董诰,等.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司马迁.史记[M].裴骃,集解.张守节,正义.司马贞,索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3]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永2),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5]李商隐.玉溪生诗笺注[M].冯浩,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6]陆机.陆机集校笺[M].杨明,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17]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8]虫天子.香艳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19]严首升.濑园诗文集[M].清顺治十四年刻增修本.
    [20]张溍.读书堂杜工部诗文集注解[M].聂巧平,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14.
    [21]江南女性别集(四编下册)[M].胡晓明,彭国忠,主编.程华平,本册主编.合肥:黄山书社,20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