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社区:移动新媒体时代的自我、他人与地方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rivate Community:Self,Others and Places in the Age of Mobile New Media
  • 作者:谢静
  • 英文作者:Xie Jing;
  • 关键词:地理媒介 ; 审美公共性 ; 具身中介化 ; 社区感 ; 地方拼贴
  • 英文关键词:geomedia;;aesthetic publicity;;embodied mediation;;sense of community;;place collage
  • 中文刊名:NJSH
  • 英文刊名: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南京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375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沟通城市:新媒介背景下中国城市传播状况调查和评估”(16JJD860001))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NJSH201901017
  • 页数:8
  • CN:01
  • ISSN:32-1302/C
  • 分类号:114-121
摘要
本文提出私社区概念,以描述移动新媒体时代的自我、他人与地方新关系。借助于当前独特的地理媒介,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构造了自我与地方、自我与他人的多重关系,展示出散布式、碎片化的社区形象,并且在社交网络中以多种方式连缀、拼贴。这种社区形态打破了传统社区统一、稳定的公共形象,体现了个体与公共的矛盾性共存,因而称其为私社区。与传统的依赖性、政治性社区不同,这种私社区主要呈现出审美的公共性。而地理媒介的具身中介化性质,耦合了身体、物质与符号,连接了具身与中介、物质与象征,由此创造了私社区新的社区感。地理媒介生成的私社区并未完全取代传统和现代社区,但是开启了一种新的社区生活,同时影响个人的主体性与社区的公共性。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private community to describe 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others and places in the age of mobile new media. Using the current unique geomedia techniques,people build themselves multip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 and place,self and others,presenting distributed and fragmented community images,which are stitched and collaged in various ways in social networks. This form of community breaks the unified and stable public image of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y,and identifies the contradictory coexistenc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public,so it is called a private community in this sense. Unlike traditional interdependent and political communities,this private community mainly renders an aesthetic publicity. The embodied mediation of geomedia,coupled with the body,matter and symbols,connects the body and the intermediary,substance and symbol,thus creating a new sense of community in the private community. The private community generated by geomedia does not completely replac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mmunities,but it opens up a new kind of community life,which affects the individual's subjectivity and community's public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引文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3、73页。
    (2)[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序曲第5页。
    (3)Glen E.Farrelly,Claiming Places:An Exploration of People’s Use of Locative Media and the Relationship to Sense of Place.Athesis submitted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Faculty of Inform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2017.
    (4)Latour,B.:Reassembling the Social: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5)[美]段义孚:《恋地情结》,志丞、刘苏译,商务艺术馆2008年版。
    (6)[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6页。
    (7)滕尼斯的Gemeinschaft概念包含了血缘、地缘、宗教等共同体形式,译为英文community也不止地缘共同体,不过,帕克等学者更多地从区域角度理解community,吴文藻等中国学者将其译成社区,也是承继了地域共同体的观念。
    (8)[德]格奥尔格·齐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9)[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戴扬、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1)Rheingold,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revised edition).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0.
    (12)[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13)M.Auge的概念,参见Cresswell,T:《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徐苔玲、王志弘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14)E.Relph的概念,参见Cresswell,T:《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徐苔玲、王志弘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15)[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17)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18)郑杭生、黄家亮:《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东岳论丛》2012年第1期。
    (19)转引自王小章《何谓社区与社区何为》,《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20)顾骏:《有限社区的理念与实践》,载田玉荣主编《非政府组织与社区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1)[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2)[美]理查德·森尼特:《公共领域的反思》,载[英]加里·布里奇、索菲·沃森编《城市概论》,陈剑峰等译,漓江出版社2015年版,第402-409页。
    (23)[美]艾莉斯·M.杨:《正义与差异政治》,李诚予、刘靖子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4页。
    (24)上海新村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建于1939年,代表着上海的新式里弄。所在地段曾经为法租界,现在隔壁就是美国领事馆,是城市区位最好、价格最贵的地段之一。
    (25)顾铮:《中国私摄影论》。《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26)林叶:《爱丽丝的棱镜》,原文刊载于《中国摄影报》2017年第62期8版,引自“中国摄影报”微信公号2017年8月18日,网址为: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 M5ODkzNDE0MQ==&mid=2651764801&idx=1&sn=ae2527ff3a58c4ec0eef5e84cc8060e7(2018年12月20日下载)。
    (27)Mc Quire,S.:Geomedia:Networked Cities and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Polity,2016.
    (28)Latour,B.:Reassembling the Social: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9)[英]尼古拉斯·盖恩、戴维·比尔:《新媒介:关键概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1页。
    (30)[美]唐·伊德:《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韩连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31)Farman,J.:Mobile Interface Theory:Embodied Space and Locative Media.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12,p.43.
    (32)[法]梅洛-庞蒂:《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44页。
    (33)[法]雅克·朗西埃,《图像的命运》,张新木、陆洵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6页。
    (34)Mc Quire,S.:Geomedia:Networked Cities and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Polity,2016.
    (35)(36)[美]凯瑟琳·海勒:《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刘宇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9、5页。
    (37)[意]罗西-布拉伊多蒂:《后人类》,宋根成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7页。
    (38)[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9)[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程相占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65页。
    (40)[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41)[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邓建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版。
    (42)[法]多米尼克·吴尔敦:《信息不等于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3)[法]让-吕克·南希:《无用的共通体》,郭建玲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作者中文版序第8-11页。
    (44)塞尔认为“传媒性意味着实在性的可通达性,实在性也蕴涵着传媒的可现实化。”塞尔:《实在的传媒和传媒的实在》,载克莱默尔主编《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实性表象和新传媒》,孙和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3页。
    (45)转引自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5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