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的意义生成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Reportage
  • 作者:刘叶郁
  • 英文作者:Liu Yeyu;
  • 关键词:报告文学 ; 意义 ; 意义生成 ; 社会价值
  • 中文刊名:DWXS
  • 英文刊名:Soochow Academic
  • 机构:上海体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3-15
  • 出版单位:东吴学术
  • 年:2018
  • 期:No.45
  •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媒介融合视阈下的非虚构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50012)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DWXS201802013
  • 页数:9
  • CN:02
  • ISSN:32-1815/C
  • 分类号:101-109
摘要
近年来伴随报告文学与非虚构的文体争论,再次将报告文学偏安一隅、文体退守的生存现状凸显出来。报告文学的作品数量繁荣不减,但社会影响力削弱,介入社会现实的力度减小,文本的批判性降低,独立审美价值缺乏等问题都影响文体的生存,因此亟需从理论上对报告文学进行"抢救性研究"。研究报告文学的意义生成是为了确定报告文学的文体价值,作为社会性文体、知识分子的写作方式,最突出的是其公共性价值。报告文学意义生成的要素及规律研究是为了确定报告文学价值的范畴,作家在创作之前应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明确其作品存在的意义,为其创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报告文学作品评论提供方向。
        
引文
(1) [法]布洛克(Marc Bloch):《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译,第8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第278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第265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第35、46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4) 赵勇:《在公共性与文学性之间——论赵瑜与他的报告文学写作》,《中国作家》2010。
    (5) 尹均生:《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第264页,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2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赵勇:《从知识分子文化到知道分子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当代文坛》2009年第2期。
    (3)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445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4) 王向民,孔萧:《媒体动员在制度变迁中的角色—以2011年以来的中国红十字会事件为例》,《晋阳学刊》2015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