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规划背景下居住社区更新提质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薛鸿博 ; 张帆
  • 关键词:存量规划 ; 居住社区更新 ; 公众参与 ; 大数据分析 ; 回龙观居住社区
  • 中文刊名:GHJS
  • 英文刊名:Beijing Planning Review
  • 机构: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北京规划建设
  • 年:2019
  • 期:No.184
  • 基金:“回龙观地区功能优化规划研究”项目;;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信息所
  • 语种:中文;
  • 页:GHJS201901033
  • 页数:6
  • CN:01
  • ISSN:11-2882/TU
  • 分类号:134-139
摘要
当前,北京城乡规划工作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型、扩张式以大规模建设为主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型、提升式以功能更新提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在扩张式的发展阶段,北京市建设了大量的居住社区,随着城市发展,许多居住社区显现出多种城市问题。昌平区回龙观居住社区,被媒体及大众称为"堵城""睡城",暴露出其现状存在交通拥堵及职住关系不相宜等问题。同时,回龙观居住社区又被称为"码农"聚集地,这也为其开展更新提质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回龙观居住社区为例,探讨存量规划背景下居住社区更新提质工作的开展思路及方法改进。首先,本研究认为作为规划工作者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居住社区存在的问题。规划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问题的暴露恰巧可能促成该居住社区的更新提质。其次,本研究认为,在居住社区更新提质研究过程中不可仅仅就社区谈社区,就问题谈问题。研究过程中既要有区域性的宏观了解,以防所提出的更新提质策略方向有偏颇;又要深入细节,以保障策略建议具有可实施性。最后,本研究认为,在存量规划背景下,对居住社区问题的研究,以往的工作方法仍可沿用,问题的解决或改善同样需要通过细致的现状及规划梳理,分析问题,判定问题确切性及严重程度,进而提出解决策略。同时,在新时代及存量规划的背景下,在工作过程中还要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发挥大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势,将其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结合,提高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及策略建议的合理性。
        
引文
1吴博峰.“首堵”期待智慧解构.中国消费者报[N].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5(09).
    2李爽.北京市自行车交通发展定位及规划对策[J].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5.
    3史亮,张鑫.大城市职住关系的问与策-交通出行视角下北京市职住关系分析[J].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3.
    1手机APP定位数据及地铁公交IC卡刷卡数据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所提供。
    2数据来源:回龙观居民通勤时间数据来自调查问卷,北京市平均出行时间数据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
    3数据来源:问卷调查及公交IC卡刷卡数据统计。
    4数据来源:矢量图纸统计。
    5数据来源:公交IC卡刷卡数。
    6数据来源:调查问卷统计。
    7数据来源:网络资料。
    8梳理工作截止到2017年底,各地块情况以最新实际情况为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