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学术与纪小说的文体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Style of Ji Yun's Novels and the Academic of Qianlong and Jia Times
  • 作者:梁结玲
  • 英文作者:Liang Jieling;
  • 关键词: ; 小说文体 ; 《阅微草堂笔记》 ; 考据学
  • 中文刊名:ZHWL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 机构:玉林师范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0-28
  • 出版单位:中华文化论坛
  • 年:2018
  • 期:No.150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清代乾嘉时期的朴学与文学”(项目编号:16XZW002)
  • 语种:中文;
  • 页:ZHWL201810011
  • 页数:9
  • CN:10
  • ISSN:51-1504/G0
  • 分类号:73-81
摘要
书于考据学高峰期的《阅微草堂笔记》创新了笔记小说的文体,是"著书体"笔记小说的典范之作。纪的这部小说形式短小,叙述简洁,是汉魏六朝小说文体风格的继承;纪刻意追古,这与乾嘉学术的复古思潮息息相关。纪的小说借助花狐鬼魅探索自然、社会的真谛,著述倾向明显,这是受乾嘉学派反理学、探求新义理、尚博学的学术风气影响的结果。作为学人小说,纪的笔记小说拒绝通俗小说的言情倾向,小说重探讨情与理、情与法的关系,有不少"资考证""补史阙"的条目,这提高了小说的品位,体现了乾嘉学人的雅趣。
        
引文
(1)(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78页,第178页。
    (3)(4)(5)纪:《纪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92页,第375页。
    (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3页。
    (7)陈寿祺:《左海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1)洪亮吉:《北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60页。
    (2)沈德潜:《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86页。
    (3)(9)(10)纪:《纪文集》,第492页,第193页,第492页,第178页,第215页。
    (4)戴震:《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88页。
    (5)(6)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14-415页,第350页,第607页。
    (7)(8)章学诚:《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9-140页,第141页。
    (1)梁启超:《新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15页。
    (2)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800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78页。
    (4)日讲起居注官:《清实录·圣祖实录》(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552页。
    (5)纪:《纪文集》,第492页,第178页,第321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79页。
    (2)纪:《纪文集》,第492页。
    (3)(4)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629页,第492页。
    (5)戴震:《戴震集》,第275页。
    (1)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63页。
    (2)章学诚:《文史通义新编新注》,第133页。
    (3)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19页。
    (4)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2421页。
    (5)纪:《纪文集》,第556页。
    (6)林昌彝:《射射鹰楼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57页。
    (1)(2)纪:《纪文集》,第524页,第82页。
    (3)钱大昕:《潜研堂文集》,第272页。
    (4)(5)王利器编:《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6页,第226页。
    (6)俞樾:《春在堂随笔》,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3页。
    (1)纪:《纪文集》,第282页。
    (2)(3)(4)(5)(6)纪:《纪文集》,第282页,第96页,第318页,第305页,第255页。
    (1)(2)纪:《纪文集》,第63页,第57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8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