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抗争研究:抗争剧目、基本假设与生成机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f Social Protest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in China:the protest repertoires,the basic hypothesis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 作者:韦长伟
  • 英文作者:WEI Chang-wei;School of Literature Law & Politics,CUMT;
  • 关键词:社会抗争 ; 强弱博弈 ; 集体行动 ; 弱势群体
  • 中文刊名:JYXK
  • 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 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6-01-25
  • 出版单位:晋阳学刊
  • 年:2016
  • 期:No.214
  •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抗争中的网络动员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4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公共冲突中的政府管理角色与角色功效研究”(项目编号:2014WB19)
  • 语种:中文;
  • 页:JYXK201601012
  • 页数:5
  • CN:01
  • ISSN:14-1057/C
  • 分类号:101-105
摘要
社会抗争是处于转型期中国社会无法避免的一种现象。随着集体行动在抗争过程中被公众认知为直接而有效的手段,社会抗争也越来越多地以各种形式的集体行动为主要剧目和表演手法。这源于最初在利益博弈格局中明显处于弱势的一方试图借助各种动员策略,聚合成集体行动以改变其不利处境。现实的社会抗争中,基于成本和风险的考量,集体行动普遍呈现为一种渐次升级的线性谱系。深层次上,利益受损是集体行动的原动力,地域共同体是集体行动动员的现实基础,收益预期是集体行动转向的催化剂,非制度化的处理为集体行动动员提供了机遇。
        
引文
[1]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M].李义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凯斯·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尹宏毅,郭彬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Bert Useem.Breakdown Theories of Collective Ac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24).
    [4]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6]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孙立平.中国已出现强弱分野的阶级对立[EB/OL].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shjgyfc/t20050425_5753.htm.
    [8]姚德薇.阶层分化与认同视野中的“无直接利益冲突”观察[J].学术界,2012(3).
    [9]卢洪友,等.土地财政根源:“竞争冲动”还是“无奈之举”?[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1).
    [10]沈明明,王裕华.中国农民经济纠纷解决偏好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1]冯仕政.“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组织内部集体抗争中的高风险人群[J].学海,2007(5).
    [12]Bert Klandermans.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otest[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7.
    [13]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4).
    [14]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J].开放时代,2008(3).
    [15]Bert Klandermans,Dirk Oegema.Potentials,Networks,Motivations,and Barriers:Steps Toward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Movement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7(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