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重建鄂豫皖解放区时期的正风肃纪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唐锡康 ; 唐金培
  • 关键词:鄂豫皖解放区 ; 刘邓大军 ; 正风肃纪
  • 中文刊名:ZZ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2;No.260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FDJ002);;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资助项目
  • 语种:中文;
  • 页:ZZDX201902018
  • 页数:6
  • CN:02
  • ISSN:41-1027/C
  • 分类号:108-113
摘要
刘邓大军之所以能够在大别山地区站住脚并重建鄂豫皖解放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铁的纪律和良好的作风。在重建鄂豫皖解放区的过程中,以刘伯承、邓小平为代表的晋冀鲁豫野战军领导人不仅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而且针对纪律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在这一过程中,刘伯承、邓小平等表现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和强烈的担当精神、严格执行纪律的模范作用和时刻关心群众疾苦的爱民情怀、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和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
        
引文
[1]杨国宇,陈斐琴,王伟,李鞍明.刘邓大军风云录(上)[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2]葛红国,裴志海.悲壮大别山——刘邓大军在1947年的那个寒冬[J].中国作家,2006,(7).
    [3]中共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4]胡遵远.驰骋江淮逐鹿中原——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J].江淮文史,2017,(4).
    [5]杨国宇,陈斐琴.刘邓大军南征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6]王玉彬,王苏红.大势中原[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7]葛红国,裴志海.大别山岁月:刘邓大军在1947年的那个寒冬[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
    [8]刘邓大军图文志编辑出版发行委员会.天下之脊:刘邓大军征程志略:第4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邓小平自述[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10]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根据地工作的来往电文选载(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九四八年六月)[J].党的文献,1994,(4).
    [11]杨国宇,等.刘伯承军事生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12]刘华清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13]邓小平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4]刘邓司令部发言人.鄂豫皖前线两月来形势[J].群众, 1947,(41).
    [1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6]中共河南党史研究室.中原解放区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17]中共河南省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原解放区(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18]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N].解放军报,1963-04-10.
    [19]杨国宇,陈斐琴.二十八年间——从师政委到总书记(续篇)[M].北京:北京学习出版社,1991.
    [20]古越.邓小平兵法[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21]刘金田.邓小平的历程(上)[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
    [22]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3]刘伯承回忆录:第1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4]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3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