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季西宁两次冰雹天气特征和成因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2017年夏季西宁地区两次冰雹天气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两次冰雹天气影响系统分别是西北气流冷温槽型和蒙古低槽型,虽然影响系统不同,但都是由冷暖空气交汇造成的;(2)探空条件和物理量条件表明,两次冰雹天气的层结不稳定、垂直风切变较大、水汽充沛,并配合适宜的动力和热力条件;(3)雷达回波特征表明,两次冰雹天气的最大回波强度>55dBZ以上,最大回波强度对应的回波顶高也较高,垂直累计液态水含量在冰雹发生时有较大的跃增。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西宁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引文
[1]黄干淇,黄子航,龚沃超,等.2016年4月10日上思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37(4):58-61.
    [2]Yang Meng,WangH uanyi,Wang Wenbo,etc.Analysis on a Gale Hail Strong Convective Weather in Weifang Region of Shandong[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5,16(6):1267-1275.
    [3]韦伯龙,刘宏伟,张淑芳,等.2016年6月13日甘肃省河东地区冰雹天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91-195.
    [4]周长青,徐冬英.2016年春季湖南一次连续冰雹天气过程个例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38(4):22-26.
    [5]王海娥,余学英,沈洁.2012年夏季西宁地区两次冰雹天气的对比分析[J].青海气象,2014(,4):5-10.
    [6]李昌玉,何永晴,玉红英.多普勒雷达产品对西宁冰雹天气的应用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17(,2):59-62.
    [7]蓝渝,郑永光,毛冬艳,等.华北区域冰雹天气分型及云系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4,25(5):538-549.
    [8]张霞,周建群,申永辰,等.一次强冰雹过程的物理机制分析[J].气象,2005,31(4):13-17.
    [9]李严芳,廖卓兰.赣南4月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特征分析[J].2016,2:235-237.
    [10]李杰,吴剑坤,宋歌,等.2016年6月30日北京强冰雹天气分析[J].2017,41(5):51-57.
    [11]俞小鼎,姚秀萍,熊廷南.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M].气象出版社,2006.
    [12]白福宇,张运芝,杨明,等.盖州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8:219-2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