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生态系统发展精要与政策含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Platform Ecosystem's Essence of Development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 作者:钱平凡 ; 钱鹏展
  • 英文作者:QIAN Ping-fan;QIAN Peng-zhan;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conomy Research,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关键词:平台生态系统 ; 珊瑚礁 ; 价值共创 ; 多利益相关者治理 ; 政策含义
  • 英文关键词:platform ecosystem;;coral reef;;value co-creation;;the multi-stakeholder's management;;policy implications
  • 中文刊名:CQG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 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 出版日期:2017-02-20
  • 出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年:2017
  • 期:v.31;No.349
  • 语种:中文;
  • 页:CQGS201702001
  • 页数:9
  • CN:02
  • ISSN:50-1205/T
  • 分类号:7-15
摘要
平台日益成为重要的经济模式;平台是以生态系统的形式存在与运行的;平台生态系统是平台利益相关者及相关事物构成的整体,其发展好坏决定了平台模式的成败。平台生态系统发展可从珊瑚礁演变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平台生态系统发展起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生于利益相关者联系,成于利益相关者互动,需要平台吸引力和资源集结力共同作用。平台生态系统发展依赖利益相关者共创价值和共同演化,需要实施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而互联网平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揭示了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成效与机制。平台生态系统发展有着一定的政策含义:一是树立平台生态系统整体意识,二是制定平台生态系统特定政策,三是强化平台生态系统多方利益相关者治理,四是针对平台不同利益相关者实施分类与精准管理。
        Platfor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conomic model which exists and functions as ecosystem.As an integral whole,platform ecosystem is made up by stakeholders and other related interest groups,whose development will decide whether a platform success or not.The evolution of reefs can draw ligh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latform ecosystem's development.The conception of platform ecosystem arises from stakeholders' analysis.It further forms by stakeholders' connection and boomed via their interaction.The platform attraction force and resource gathering force also play an essential role.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platform depends on the value-sharing and coevolution of stakeholders,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multi-stakeholder 's governance,whose effect and mechanism can be revealed by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latform ecosystem.The development of platform ecosystem has certain policy implications:Firstly,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consciousness within the platform ecosystem.Secondly,platform policy need to be speciallyformulated.Thirdly,the multi-stakeholders ' governance need to be strengthened.Lastly,classification and precise management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need to be implemented.
引文
[1]钱平凡,钱鹏展.分享经济:助推经济发展的新的老模式[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157号),2016.
    [2]PARKER G G,ALSTYNE M W V,CHOUDARY S P.Platform Revolution[M].New York:W.W.Norton&Company,Inc,2016.
    [3]SIMON P.The age of the plateform:how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 have redefined business[M].Nevada:Motion Publishing,LLC.,2011.
    [4]GAWER A.Bridging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ical platforms: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Research Policy,2014,43:1239-1249.
    [5]钱平凡,温琳.产业平台化发展精要及其政策含义[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238号),2013.
    [6]TIEANA A.Platform ecosystems:Aligning architecture,governance,and strategy[Z].Elsevier,2014,
    [7]EVANS S D,SCHMALENSEE R.Matchmakers:the new economics of multisided platforms[M].Brigh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16.
    [8]FREEMAN E R.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kder approach[M].Camebridge:Came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9]ISAACSON W.Steve Jobs[M].New York:Little,Brown,2011.
    [10]MOORE J F.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3):75-86.
    [11]MOORE J F.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6.
    [12]IANSITI M,LEVIEN R.The keystone advantage:what the new dynamics of business ecosystems mean for stategy,innovation,and sustainability[M].Brighton: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4.
    [13]MILLS S,SOULE M E,DOAK D F.The Keyston-Species concept i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J].Bio Science,1993,42(4):219-224.
    [14]约翰·波拉克.创新的本能:类比思维的力量[M].青立花,胡红玲,陆小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5]MUEGGE S.Plateform,communities,and business ecosystems:lessons learned about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in an interconnected word[J].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view,2013,37(3):171-179.
    [16]MOORE J F.Business ecosystems and the view from the firm[J].The Antitrust Bulletin,2006,51(1):31.
    [17]MOORE J F.Shared purpose:A thousand business ecosystems,a worldwide connected community,and the future.[M].Charleston:Create 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2015.
    [18]DARWIN V.The Origin of Species and The Voyage of the Beagle[M].Washington:Vintage Books,2009.
    [19]MOJETTA A.The Coral Ree[M].Liverpool:White Star S.p.A.,2005.
    [20]JOHNSON S.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novation[M].London:Riverhead Books,2011.
    [21]WALKER P,WOOD E.The coral reef[M].New York:Facts On File,Inc.,2005.
    [22]PRAHALAD C K,RAMASWAMY V.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Co-creating unique value with customers[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4.
    [23]RAMASWAMY V,OZCAN K.The co-creation paradigm[M].Palo Alto:Standford Business Books,2014.
    [24]GLADWELL M.The tipping point:How littlt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M].Back Bay Books,2000.
    [25]EVANS S D,SCHMALENSEE R.Catalyst code[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7.
    [26]钱平凡.煤炭交易中心属性界定与政策建议[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236号),2012.
    [27]钱平凡,温琳.资源集结力:支撑平台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67号),2014.
    [28]REEVES N,HAANAES K,SINHA J.Your strategy needs a strategy:How to choose and execute the right approach[M].Bos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15.
    [29]EHRLICH R P,RAVEN P H.Butterflies and plants:A study in coevolution[J].Evolution,1964,18:586-608.
    [30]WILLIAMSON E O.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Detroit:The Free Press,1985.
    [31]WILLIAMSON E O.The mechanisms of governan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2]OSTROM E.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33]OLSON M.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M].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
    [34]SCHIFFER E,HARTWICH F,MONGE M.Who has influence in multistakeholder governance systems?:Using the net-map method to analyze social networking in watershed management in norther ghana.dission paper 964.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10.
    [35]鲁传.网络空间治理与多种益攸关方理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
    [36]钱平凡.组织转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有趣的论文,但不要把‘平台’这个词放在标题中,没人知道它的意思’这是MIT的一位教授于2000年看完安姗贝拉·加威尔(Annabelle Gawer)博士毕业论文的第一反应……如果现在还有人劝加威尔女士少用该词的理由却相反:用得太多了。”(2016年5月21日出版的《经济学人》刊载“商圈反击”一文,以这段文字开头。)
    (2)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脸谱(Facebook)2004年还只是哈佛大学学生间联系的工具,现在除中国大陆外的全球每月活跃用户数量高达17.9亿人,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4。
    (3)截至2016年9月20日,全球市值最高的五大公司以美元计分别是苹果(6 092亿)、谷歌(5 434亿)、微软(4 488亿)、亚马逊(3 969亿)和脸谱(3 683亿)公司,全是平台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埃克森美孚、强生、通用以及AT&T等位居第六至十席。
    (4)平台生态系统是能够正面或负面影响其参与者产生价值的平台创造价值的企业、机构和其他环境因素。例如,一条易于通达的道路,以及远离其他竞争性的购买中心、独立大型百货商场、购物街,以及购物中心,对于零售店的价值很大[7]。
    (1)生态系统(Ecosystem)于1935年由英国生态学家亚瑟·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Tanstey)首次提出并界定:所有物质和有机元素共存,并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共同运转。
    (2)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任何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8]。
    (3)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是位完美主义者,不仅致力于完美硬件开发与生产,而且高度崇尚一体化的封闭生产方式。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 hone时,完美的硬件惊艳世界,但其应用程序(APP)只有十几个,既没有外部人员开发的应用程序,而且乔布斯也拒绝向外部开发人开放,理由是担心外部人员会把iP hone搞得乱七八糟的,让iP hone感染病毒,或者破坏其完整性。在iP hone推出前,董事会成员亚瑟·莱文森和一些人主张开放iP hone应用程序,但乔布斯拒绝讨论此事;iP hone推出后,经过几次争论,乔布斯态度开放了一些。后来,乔布斯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即允许外部开发人员编写应用程序,但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接受苹果公司的测试和批准,并且只能通过iT unes商店出售APP。该方法既能获得授权众多软件开发者所带来的优势,又能保持足够的控制,可以保护iP hone的完整性和用户体验的简单性。2008年7月,iP hone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开放[9]。
    (4)苹果在2016年6月14日召开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016)大会上公布了其生态系统相关数字:苹果App Store已经问世8年,目前里面的应用已经超过了200万;目前App Store中应用的累计下载次数已经超过了1 300亿;苹果向开发者累计支付超过500亿美元;Cloud Drive上已经存储了100亿个文件。
    (1)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一个由互动性组织与个体构成的经济群落(Community),是为顾客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商业组织。生态系统成员包括顾客,以及供应商、主导型生产企业、竞争者等利益相关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成员共同演化着自身的能力与角色,朝着由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设定的方向而各自调整。随着时间的变迁,那些居于领导地位的公司可能会改变,但生态系统领袖的功能是由社区来评价,因为社区可以使全体成员朝着共享的愿景校正各自的投资,发挥相互支持的作用。
    (2)关键企业(Keystone player)是商业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企业,象沃尔玛和微软就在各自的商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企业的角色。在生物学生态系统中,海獭就在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物种(Keystone species)角色[12]。
    (3)约翰·波拉克在《捷径》(Shortcut)一书(中文被译为《创新的本能:类比思维的力量》)中,用大量例子说明类比的力量,他认为类比的本质是一种模型,可以无限的形式呈现,往往超越言语的境界。为了达到类比的效果,要唤起比较、主张等同、揭示潜力并做出隐论的能力,使类比成为格外强大的工具。另外,类似要满足5个条件:一是用熟悉的事物解释不熟悉的事物;二是强调相似性,隐藏差异性;三是识别有用的抽象概念;四是讲述连贯的故事;五是唤起情感共鸣[14]。
    (4)组织研究爱用类比或隐喻法(Metaphor),把组织比作机器、有机物、大脑等。类比和隐喻略有差异,前者强调类比对象更类似,摩尔用隐喻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概念,而扬西蒂和莱维恩用类比研究商业生态系统。
    (5)加威尔主张从组织视角研究平台和平台生态系统,认为平台是新型组织形态[4];Muegge把平台视为连接事物的组织(organization of things),商业生态系统视为连接经济性行为者的组织(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ors)[15];摩尔极力主张,应把商业生态系统视为等同于市场与企业的第三类组织形态[16-17]。
    (6)达尔文1837年根据礁体的起源、形成、礁体与岸线的关系,将珊瑚礁(Coral reef)分成3种类型:一是裙礁(Fringing reef),二是堡礁(Barrier reef),三是环礁(Atoll reef);并指出,堡礁和环礁没有本质上区别,都有向外和向上生长的特性,当礁湖内小岛还在时为堡礁,当礁湖内小岛完全下沉到海平面以下时就成为环礁[18]。后来,有学者在认同达尔文分类的同时,认为堡礁可向各个方向生长,具有平台属性,故称堡礁为平台礁(Platform reef)[19]。
    (7)约翰逊在《伟大创意的诞生:创新自然史》中,讨论了7种创新模式,其中第七种是基于平台的创新模式。为了讲清平台特性,他从达尔文所观察与研究的珊瑚礁的形成讲起,并认为一座珊瑚礁就是一个平台:沙堤、岩面、暗礁的裂缝,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物种的栖息地,成为了一座具有无限多样性的海底都市[20]。
    (8)达尔文1836年在观察珊瑚礁时,提出“珊瑚在陆地下沉时期向上生长理论”和“珊瑚礁形成的性质受到地壳运动的性质所支配理论”,以及珊瑚礁的形成机理[18]。
    (9)造礁珊瑚的珊瑚虫的共生体虫黄藻在20世纪40年代被日本生物学家发现并命名;直到50年代末,由于许多生物学家相继成功地把虫黄藻从珊瑚虫体内分离出来,虫黄藻的发现才被正式确认;而虫黄藻作为珊瑚虫的营养源直到70年代才得以证实。
    (10)虫黄藻居于造礁珊瑚虫细胞之中,被称为内共生体。虽然透过珊瑚虫母体向后代传播虫黄藻(珊瑚幼虫内含虫黄藻),存在一定的垂直传播,但大多数证据显示,珊瑚幼虫经过浮游沉积下来后,会自行吸收共生藻。也就是说,珊瑚幼虫(将长成珊瑚群落的第一条珊瑚虫)附着固定物后不久,便会透过吞噬作用将周遭的虫黄藻吸进细胞,构成内共生体。
    (1)珊瑚生物在海洋中处处可见,但珊瑚礁的建设者只能生活在一个相当狭小的环境中。能够造礁的珊瑚虫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求了,这些条件包括海水的盐度、水温、深度、水流速度,以及水中的营养。海水的平均盐度是35‰,而造礁珊瑚虫比较偏好盐度为34‰的海水。造礁珊瑚主要生活在温暖的海水中,最佳生存温度为24℃,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西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海域。造礁珊瑚依赖珊瑚虫和虫黄藻的共同努力,虫黄藻需要阳光才能发生光合作用,才能为珊瑚虫提供养份,并赋予珊瑚缤纷的色彩。虫黄藻生长要求有充分的光照,因此珊瑚大多生长在水深30米以内清澈的浅海。另外,珊瑚礁还需要海底持续下沉,才能生长出高大的珊瑚。
    (2)在造礁珊瑚最初成长的6个阶段,当造礁珊瑚幼虫(Larva)又称为浮浪幼体(Planula)在海底漂流时,一旦遇到合适的固定物,立即在其偏平面粘上并将自己的嘴转向朝上,以便捕食和接受阳光,完成从幼虫转向珊瑚虫(Polyp)的转化;几乎是同时,新珊瑚虫的基细胞立即开始分泌最初层的含钙物质,将自己固定在固定物上;另外,绝大多数浮浪幼体都落在既有珊瑚礁上并立即粘上,依赖现有珊瑚礁生长并参与珊瑚礁建设[19]。固定物的性质决定了珊瑚礁发展的前景,粘在逐渐下沉海底的固定物,能生长出几百米高、几百平方公里、形状各异的珊瑚礁;粘在隆起海底的珊瑚能成长,但随着海底隆起,珊瑚礁顶部会超出海平面,这些珊瑚会死亡;粘在海底沉船,只能生长出有限高度与现状的珊瑚礁。
    (3)珊瑚礁是众多单体珊瑚连成的群体,每个珊瑚虫都在不停地分泌着杯形骨骼,把自己安全地包围起来。在这过程中,珊瑚虫需要的能量与氧气,一方面自己在海洋中获取,但更大部分来源于体内共生的虫黄藻。虫黄藻居于珊瑚虫细胞内,本身不能被珊瑚虫直接吸收,但其光合作用产物给珊瑚虫提供了大部分所需要的氧气和能量,另外虫黄藻还会帮助珊瑚虫形成石灰质骨骼;与此同时,珊瑚虫除了为虫黄藻提供有阳光的居所外,亦排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等物质,帮助虫黄藻生长;两者构成紧密型的共生互利关系。
    (4)大约20年前,美国卡里生态系统研究所(Cary Institute of Ecosystem Studies)的科学家Clive Jones认定,生态学需要另一个术语来表述一种非常特殊的关键物种:实际创造了栖息地的物种如海狸等,这样的物种应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Ecosystem engineer)[20]。我们认为,用平台生态系统工程师称呼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特殊关键物种珊瑚虫与虫黄藻,既形象又妥帖。
    (5)珊瑚虫并不能独立建造珊瑚礁,最主要的帮助者是藻类。藻类是珊瑚礁生长的最基本要素。珊瑚藻类生长在珊瑚礁表面,可以形成如石头一样坚硬的薄层。它们参与了相当数量碳酸钙的沉积,甚至有时比珊瑚虫还要多,对珊瑚礁成长具有极大贡献。珊瑚藻还作为黏合剂帮助珊瑚固定沉积物。一些其他生物也形成碳酸钙沉积物帮助珊瑚礁成长。有孔虫、蜗牛、蛤等软体动物的贝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海胆、苔藓动物、甲壳动物、海绵和细菌等也都在帮助结合碳酸盐沉积物。所以说,珊瑚礁是众多物种群体合作的产物。
    (6)珊瑚礁中生活着数千种珊瑚、海绵、多毛类、瓣鳃类、马蹄类、宝贝、海龟、甲壳动物、海胆、海星、海参、珊瑚藻和鱼类等,共同构成生物多样性极高的顶级生物群落。珊瑚礁是数以千计生物的家园、托儿所、食物提供地、避难所,这里不仅有珊瑚虫与虫黄藻的内共生体,还有海葵与小丑鱼等多类共生关系;这里更多的是食物链上的共同演化关系,礁内物种生存竞争激烈,仅造礁珊瑚就有350多种,它们为了空间与阳光激烈竞争。
    (7)与顾客共同创造独特价值(Co-creating unique value with customers)而不仅仅是为顾客创造价值(Creating value for customers)是“核心竞争力理论”始创人之一的普拉哈拉德新世纪以来大力倡导的价值创造新理念,作为未来竞争的核心理念[22]。2010年普拉哈拉德去世后,其合作伙伴Ramaswamy积极探索价值共创行动模式,并将共创价值上升到范式转变,认为在日益互联的时代,企业组织不能再单独设计产品和服务,必须与顾客、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大多数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结成友好关系,通过参与平台而成为共创者(Co-creators),并为共创性企业、经济和社会提供了蓝图[23]。我们认为,这种基于利益相关者思考、与客户(用户)共创价值的理念,适合平台的价值创造定位,可作为平台生态系统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临界数量(Critical mass)本意为临界质量,指引爆原子弹所需要裂变材料的最小质量。埃文斯与施马兰西用临界数量强调平台上互动群体达到某数量时,产生类似原子弹爆炸中的链式反应,平台网络效应强劲,参与群体显著增加[7]。这个临界数量也就是制造流行的引爆点(Tipping Point)[24]。
    (2)埃文斯与施马兰西强调,当平台互动群体达到临界数量时,平台将被引燃(ignition),呈现自我强化式增长,或爆炸性增长(explosive growth);否则,平台会陷入困境,甚至内爆(Implode)[7]。
    (3)埃文斯与施马兰西把平台看作促进相关群体互动的催化剂或触媒(Catalyst),并提出平台成功必须发起“三大行动”和实施“六大核心要素”的平台框架,其第三核心要素是“为成功而设计平台”,并提出四大平台设计任务[25]。
    (4)煤炭交易中心设立需要坚实的支撑,如产地型煤炭交易中心不仅需要煤源丰富而且还需要煤炭物流便利;煤炭交易中心业务多样,应在不同煤炭供需格局下重点推出不同的交易业务,不仅解决煤炭交易痛点,而且提升交易价值[26]。
    (5)资源集结力(The Capability of Resource Assembling,简称CRA)中的assemble(集结)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相类似资源,颇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另外,生态学中的群落构建(Community Assembly)意指,有选择地增加生态系统中的新动植物种,实现生物群落的自组织。
    (6)招牌(Marquee)用来描述那些对平台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关键客户,可以像广告牌或旗帜那样吸引其他用户跟随参与。招牌战略是指想方设法把那些关键客户招请至平台,如煤炭交易中心邀请世界煤业老大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参与交易,属于这种策略。
    (7)交易型平台又称双边或多边市场,一边用户的参与会吸引另一边用户的参与,问题是先有哪边的用户参与?这是平台经典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Chicken&Egg Problems),往往通过刺激一边参与而吸引另一边参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8)利益相关者对平台的影响有正面与负面影响,过滤(Filter)与清除对平台造成负面影响的利益相关者是平台运营者的重要责任,类似阻止自然生态中有害物种出现和清理有害物种,促进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苹果公司对APP对接实施严格的审查(Censor)制度,严禁任何诋毁他人的应用程序,不论是具有政治争议性的,还是被苹果审查员视为含有淫秽内容的;因严格的过滤审查制度,苹果被称为其平台的保姆[9]。Parker等对平台运营商的过滤责任高度重视,视过滤为平台核心互动的三要素之一,即参与、价值单位与过滤三要素共同构成平台的核心互动[2]。
    (1)在平台战略中,平台运营商被称为平台建设者,其核心职能是协调平台生态系统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利益,又被称为协调者(Orchestrator)[28]。
    (2)共同演化(Coevolution)或共演化,或协同演化,是生物学家Ehrlich和Raven于1964年提出的概念,他们根据对蝴蝶与其寄主植物关系的研究,提出共同演化理论,即植物与植食性昆虫的演化过程是相互依赖、相互适应的[29]。
    (3)提供自主权是指如何在平台所有者和参与者之间分配决策权,明确各自的职权与责任;创造激励主要是定价政策与结构,包括决定补贴平台的哪方;确保整体性是平台所有者决定对参与者采用何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控制机制,如过滤机制和绩效评价标准等。
    (4)多利益相关者方法(Multi-stakeholder approach)是指主要利益相关者行动起来的一套方法与程序,旨在促进更好的决策与更有效的执行,确保主要行动者关于特定决策的观点被听到,并通过对话和共识建设而被整合到决策的各个阶段。
    (5)基石型(Keystone)企业是在平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优秀协调者角色,它着力调整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各种联系,致力于增进整个生态系统健康,它确保其生态系统实实在在地提高功效,并同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共同高效地分享这些好处,即为其生态系统创造价值并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共享价值;坐收其利型(Landlords)企业是那些不通过纵向一体化以控制某一生态系统或其中某业务域,但又从中攫取尽可能多价值的企业,它们通过寻求和占据生态系统中的中枢位置,并利用所占有的关键位置而获利,无视及至主动破坏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健康;支配型(Dominators)企业是通过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来管理和控制某一生态系统或其中某一业务域,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占据很关键的位置并竭力掌控着其生态系统,基本上不给其他企业留下共同发展的机会。
    (6)《经济学人》(2014年1月18-24日)载文称,互联网是所有电子平台之母。
    (7)互联网治理(Internet governance)由国际电信联盟(ITU)于1998年正式提出的概念,2005年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WGIG)将其界定为“政府、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在发挥各自角色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和应用一致的原则、规范、规则、共同制定政策,以及发展和开展各类项目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1998年10月,美国政府把互联网的管理权授予新创立于美国洛杉矶的私营公司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开始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技术协调组织负责管理全球互联网的域名系统,并负责维护互联网运行的稳定性。
    (8)多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Multistakeholdergovernance model)是一种治理结构,致力于把利益相关者聚集起来并共同参与到对话、决策和解决某共同问题或实现某共同目标的行动中。ICANN明确表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有权参与互联网治理,但前提是必须经过ICANN所建立的组织架构和选拨程序;反对政府及政府间组织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该模式强调包括国家、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同治理。
    (1)基于共识的互动模式一般采用自下而上、公开透明的方式,需要在多个行动体之间达成共识,这种治理模式一般有固定的程序,如共识之前、理解决议、解决关切和结束选择4个过程。其中,共识之前主要指决定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目的、价值观、权威,决定共识的定义和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标准;理解决议包括陈述和澄清决议,陈述所有的反对和关切;解决关切要求在群体目标和价值之下表达关切、进行讨论的互动过程,随后再次寻求共识;结束选择包括延长讨论时间,或者寻求调解收回草案,或者拒绝对多数来通过决议,或者将少数群体从群体中开除。因此,以共识为基础的决策过程费时费力,容易议而不决,一旦达成共识,则能够快速落实。这种互动模式有效性高,但参与决定的门槛高,决策时间长。
    (2)图中6大类的每部分都有数量不同的各类机构,共同构成复杂的互联网平台生态系统(Internet Society,2014:Internet Ecosystem:Naming and addressing,shared global services and operations,and standards development)。另外,各组成部分是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多利益相关者治理,故又被称为多利益相关者治理生态系统。
    (3)整体方法(Holistic approach)是把相关事物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明晰个体间联系与互动关系,在关系中确定个体的价值,个体的变动会导致整体的变动[3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