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的思索:广府民居研究笔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flections Arising from a Study of Folk Houses in the Canton Area
  • 作者:肖旻
  • 英文作者:Xiao Min;th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Building Science,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Culture Research Centr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关键词:民居 ; 方言 ; 广府 ; 地方性 ; 屋式
  • 英文关键词:folk house;;dialect;;Canton;;locality;;house form
  • 中文刊名:JZYA
  • 英文刊名:Heritage Architecture
  • 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版日期:2019-05-05
  • 出版单位:建筑遗产
  • 年:2019
  • 期:No.014
  • 语种:中文;
  • 页:JZYA201902007
  • 页数:7
  • CN:02
  • ISSN:10-1071/TU
  • 分类号:49-55
摘要
文章首先回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民居研究在内容上从住宅类型到乡村公共建筑、聚落层面的推进,在方向上从官式建筑研究到地方性乡土建筑研究的拓展,指出这一变化体现了一种从中心性议题到边缘的扩展。文章进而认为,借鉴了方言地理学方法的传统民居区划研究,存在一个从中心地典型建筑现象的研究扩展到边缘区域建筑现象的的研究进程。文章以广府民居研究为例,借助两篇关于"屋式"的地方历史文献的解读,对探索一种更贴近历史主体的地方性知识所需要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文章通过对单体与整体、形态与观念、形式与材料、广府与华南等系列话题的分析,指出现有理论话语在区划研究中的局限性,提出以问题线索为主导的专题性研究策略。
        Since the 1980 s,research into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houses has seen the expansion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from official building research to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research,embodying a kind of academic evolution from the centre to the margins.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zo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houses,which draws on the method of dialect geography,features a research process that has developed from studies of the centre to those of the edge.Taking the study of folk houses in the Canton area as an example,the article uses two local historical documents on house forms to reflect on research methods,arguing for a kind of local knowledge that is closer to historical subjectivity.Through an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topics mentioned in the two documents,such as unit and entity,form and concept,details and materials,and Canton and South China,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discourse,proposing a more flexible,open-ended approach based on specific research problems.
引文
[1]陆元鼎.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2]曾艳.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5.
    [3]彭丽君.基于文化地理学的肇庆市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5.
    [4]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5]邹齐.陆元鼎民居建筑学术历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6:50.
    [6]施坚雅.十九世纪中国的地区城市化[C]//施坚雅.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 2000:247.
    [7]肖旻.话语山水间:华南民居研究笔记[J].建筑学报, 2014(Z1):123-127.
    [8]黄占梅,等.民国桂平县志:二[M].程大璋,等纂//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广西府县志辑:56.南京:凤凰出版社, 2014:651-653.
    [9]冯江.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0]李海波.广府地区民居三间两廊形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3:12-13.
    [11]肖旻,林垚广.桥溪——华南乡土建筑研究报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1)对广府民居的研究,其对象多集中在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地域内。对于粤西、粤北等腹地民居的研究,尤其是基于民居特征分布的整体分析较少。近年发表的成果强调了文化地理学的方法,但基于建筑学本身的研究仍较多依赖于核心地域内民居研究的成果。见参考文献[2][3]。从民居到乡土建筑,从方言民系到风土谱系,概念的变化暗示了方法提升的潜力,也对民居调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2)陆元鼎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主持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与居住模式研究”(1993—1995)和“南方民系民居及其居住模式研究”(1997—1999),相关研究成果奠定了这一研究方法的演进。
    (1)此处参照施坚雅关于人文地理学中“地区”概念两个标准的讨论。
    (1)该章程完成的准确年代不详,有推测为道光年间完成。
    (2)本文不拟针对该文献做全面的研讨,相关讨论参见参考文献[9],第125页。
    (3)此处疑为三间头之误。
    (4)本文作者引用时作了节选并重新断句。
    (1)原文共十六条,本文作者引用时作了节选和断句。
    (2)“排屋”的现象并非新发现,作为建筑类型名称被学术论文使用近年才见到,但仍缺乏详细的研究。见参考文献[3],第2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