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后中国改编电影中的暴力记忆与暴力景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沈维琼
  • 关键词:改编电影 ; 暴力 ; 记忆 ; 景观
  • 中文刊名:SHIT
  • 英文刊名:Radio & TV Journal
  • 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09
  • 出版单位:视听
  • 年:2019
  • 期:No.141
  • 基金:“新疆当代文学文化景观研究”(17SDKD0102),2017年度新疆师范大学“十三五”校级重点学科招标课题
  • 语种:中文;
  • 页:SHIT201901046
  • 页数:3
  • CN:01
  • ISSN:45-1342/G2
  • 分类号:97-99
摘要
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与民族记忆总是和暴力、苦难、死亡紧密相连,鲁迅在现代文学开端的时候就以"示众"开启了对暴力历史与文化的精神性批判。中国电影在对现当代文学进行改编的时候,对极权制度、被屠杀的历史和死亡景观充分地视觉化,这些暴力化的记忆重述被直接转入电影的世界后,引发的是更为直观的死亡讲述,弥漫着集体的感官性迷恋,和小说母本的民族无意识批判有了差异。
        
引文
(1)(2)[美]汉娜·阿伦特.关于暴力的思考[A].[美]罗伯特·希尔福斯,芭芭拉·爱泼斯坦.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C].高宏,乐晓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4,56.
    (3)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135.
    (4)鲁迅等.中国著名短篇小说·世界著名短篇小说[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9.
    (5)杨小滨.历史与修辞[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32-33.
    (6)[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5.
    (7)严前海.欧美与中国电影中的“后屠杀”叙事[J].文艺研究,2010(1):103.
    (8)[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M].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43.
    (9)严前海.影视见证:意欲与肉身[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49.
    (10)[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5.
    (1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7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