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产品二重性、环境污染与经济地理均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uality of Resource Products,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Equilibrium
  • 作者:何雄浪 ; 曾道智
  • 英文作者:He Xionglang;Zeng Daozhi;
  • 关键词:资源产品二重性 ; 环境污染 ; 经济地理均衡 ; 对称结构 ; 新经济地理学
  • 中文刊名:XNZ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 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6-22
  • 出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年:2018
  • 期:v.39;No.323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本地市场、溢出效应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升级研究”(15BJL101)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NZS201807017
  • 页数:12
  • CN:07
  • ISSN:51-1671/C
  • 分类号:115-126
摘要
本文不仅考虑地方环境污染,同时也考虑环境污染的跨界影响,不再把区域视为没有空间维度的"点",认为每个区域包括城市与农村地区,产业集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不仅存在本地影响,同时也存在跨界影响,每个地区有三个生产部门,不仅生产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同时也生产资源产品,资源产品的使用具有功能上的二重性,资源产品既能用于生产,也能用于消费。由此,本文将这些新的内容融入到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所得到的研究结论增强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
        
引文
[1]Brakman,S.,Garretsen,H.,Gigengack,R.et al.Negative feedbacks in the economy and industrial locat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6(4).
    [2]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3]Brakman,S.H.,Garretsen,C.,van Marrewijk,C.et al.The return of Zipf:towards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ank-size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9(1).
    [4]Elbers,C.,Withagen,C.A.Environmental policy,population dynamics and agglomeration[J].The B.E.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Policy,2004(2).
    [5]van Marrewijk,C.Geographical economics and the role of pollution on location[J].The ICF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2005(3).
    [6]Lange,A.,Quaas,M.F.Economic geography and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 agglomeration[J].The B.E.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Policy,2007(1).
    [7]Zeng,D.-Z.,Zhao,L.-X.Pollution havensandindustrial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9(58).
    [8]Neary,P.J.Of hype and hyperbolas:introducing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1(39).
    [9]Mc Cann,P.Transport costs and new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5(5).
    [10]Matsuyama,K.Beyond icebergs:towards a theory of biased globalization[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7(74).
    [11]Behrens,K.,Lamorgese,A.R.,Ottaviano,G.I.P.et al.Beyond the home market effect:market size and specialization in a multi-country world[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9(79).
    (1)本文中,凡是加有“*”的变量表示对应的南部的经济变量。
    (2)由于大多数模型不存在显性解,数字模拟是新经济地理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大多数建立在数字模拟的基础上,但这并不妨碍本文得出结论的科学性,欢迎持不同意见的专家举出反面证据来验证本文结论存在片面性的嫌疑。考虑到论文篇幅,在数字模拟图示中,本文一般不给出其它外生变量的特定取值,有兴趣的读者可联系作者索取。
    (3)精确到两位小数,下同,本文中有特殊精度要求的地方除外。
    (4)如果在整个产业空间范围内,保证资本家的效用(净收入)大于零,则要求μ>0.0155。
    (5)考虑到论文篇幅,本文后面略去稳定性分析的数字模拟图示,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向作者索取本文详文。
    (6)当sn=1时,V*=3.05×10-9>0。
    (7)为了分析问题的简便,我们一般不考虑不等式取“=”的情况,显然,这不会对我们的分析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8)考虑到论文篇幅,本文略去贸易自由度变化与产业空间均衡结构关系的数字模拟图示。
    (9)我们称相对远离中心—外围结构的一般非对称结构均衡为低一般非对称结构均衡,相对靠近中心—外围结构的一般非对称均衡为高一般非对称结构均衡。下同。
    (10)当μ>0.55时,由设定的参数值可以得到,经济系统产业空间的演变范围不会在整个产业空间范围内变动,由此,当我们讨论突破点、持续点与经济地理均衡的关系时,我们须有μ!0.55。本文中其它类似的地方,我们不再作相应说明。
    (11)当1.54395<ψ<1.59804时,为了图示效果明显,我们进一步通过图15表示B、S与ψ的变化关系。
    (12)考虑到论文篇幅,同时也考虑到关于贸易自由度变化与产业空间均衡结构关系方面得出的结论与前面类似,本文略去跨界污染程度、资源产品支出份额、本地技术溢出效应、跨界技术溢出效应、资源产品价格、自然资源部门环境污染系数、工业部门环境污染系数、环境污染影响消费者效用系数、普通劳动数量与企业使用资源禀赋强度这些因素变化与突破点、持续点变化的关系分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