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对策存在问题及建议初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龚强 ; 李永强 ; 白仙富
  • 关键词:应急救援对策 ; 问题 ; 建议
  • 中文刊名:YJJY
  • 英文刊名:China Emergency Rescue
  • 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 出版日期:2017-01-20
  • 出版单位:中国应急救援
  • 年:2017
  • 期:No.61
  • 基金:地震行业科研工作专项:中国地震应急救援的区域差异性分析(201208018)
  • 语种:中文;
  • 页:YJJY201701007
  • 页数:4
  • CN:01
  • ISSN:11-5524/P
  • 分类号:33-36
摘要
为指导政府公共部门在震后能更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本文通过事例分析,指出中国当前地震应急救援对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该建立健全灾情信息获取制度和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联动协同、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决策手段和水平,并使其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等建议。
        
引文
[1]帅向华.地震应急信息管理技术研究和指挥首长信息查询系统实现[J].地震,2006,26(3):95-100.
    [2]国务院.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Z].2006.
    [3]罗平.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7.6级地震[J].地震研究,1989(01):65-66.
    [4]李永强,杨杰英等.1996年云南丽江7.0级地震人员死亡的社会学特征[J].震灾防御技术,2011(9):80-86.
    [5]中国地震局.新修订地震灾情速报工作规定[Z].2010年8月
    [6]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全国地震应急区域联动机制正在形成[Z].2007-02-06.
    [7]徐玖平.地震救援·恢复·重建的组织技术及理论模式[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10):110.
    [8]马宏生,邵志刚等.汶川8.0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状态研究[J].地震,2009,29(4):63-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