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型孝敬馈赠:佤族敬老宴的人类学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白志红 ; 陈明君
  • 关键词:佤族 ; 敬老宴 ; 孝敬馈赠 ; 互惠
  • 中文刊名:YSHX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 机构: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5-11-20
  • 出版单位:云南社会科学
  • 年:2015
  • 期:No.208
  • 基金: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高地建设规划项目“佤族老人生活的民族志研究”(项目号:X3112038);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高地建设规划项目“沧源县立新民族志”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YSHX201506019
  • 页数:8
  • CN:06
  • ISSN:53-1001/C
  • 分类号:108-114+121
摘要
"敬老宴"是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部分佤族村寨盛行的传统习俗,被众多学者誉为佤族尊老敬老的美德。沧源县某镇新村的田野调查资料表明,敬老宴对于佤族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在敬老宴中父母子女间的互惠观念、送礼者与受礼者的地位及礼物流动的方向等理论问题,其在理论上扩充了孝敬馈赠研究。而互惠型孝敬馈赠这一理论概念,展现了孝敬馈赠类型的多样性。
        
引文
1佤族村民经常举办的叫魂仪式在很多情况下也与本文所讨论的敬老宴类似,但叫魂与敬老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仪式。叫魂的目的是把自己丢失的魂叫回来,敬老宴的目的是获得“本”(即父母的祝福和保佑)。当地人在叫魂之前,也会为父母设敬老宴,以求得父母对该次叫魂仪式的同意和支持。
    2 例如,有学者将敬老宴用汉字记音为“木考括”(详见魏其祥、肖达铎:《敬老宴(佤族)》,《山茶》1986年第3期,第33-35页),这与新村的发音相去甚远。
    3 村民们说:“佤族都做敬老宴”(佤族,女,30岁);“班洪班老的佤族不做敬老宴,因为他们信佛教,跟我们信的不同”(佤族,女,33岁);“我们老家岩帅以前做敬老宴,现在年轻人都相信科学了,就不做了”(佤族,男,49岁)。
    1沧源单甲和岩帅两地佤族分别用“别果”或“别咩庚”来代表“做饭给父母吃”;用“入面”或“面戎纵”来表示“做饭给去世的父母吃”,前者表示已故父母“死得好”,后者表示已故父母“死得不好”。
    2姚顺增:《云南少数民族价值观的历史与发展》,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61页;熊坤新:《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道德在道德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问题》,《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第25-34页。
    3魏其祥、肖达铎:《敬老宴(佤族)》,《山茶》1986年第3期,第33-35页。
    4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佤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5“逢重大节日,由家庭中的第二代人为全家备好丰盛的饭菜,饭前常领子女向老人磕头,由老人进行祷告后方可用餐。祷告的内容主要是祈求老天爷降福于家人子孙。”详见李兵:《佤族——沧源勐董镇帕良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6-167页。
    6例如,魏其祥、肖达铎:《敬老宴(佤族)》,《山茶》1986年第3期,第33-35页;艾兵有、孙玉荣、范益民:《佤族孝道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美德建设的启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24-27页。
    7这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佤族社会调查报告。
    1杀鸡时,取鸡舌头给做客家中的男性老人看卦。若舌根相对内合,表示这家人在来年和睦团结,做事顺利;若舌根朝左右两边岔开,则暗示着这家人在来年有口舌,意见不和,做事不顺。发生这种情况后,要么听之任之,要么另外再做一次规模较小的仪式,或再杀一只鸡看卦,直到看到吉卦为止。
    1当地几乎所有仪式的聚餐都要有烤猪肝这道菜,大多情况下只有受邀的老人才可享用。
    2沧源县班考佤族称“由米昂酸”,意为“做给阴灵吃饭”。见肖玢:《佤族丧俗》,云南省民族研究生编辑:《民族调查研究》1985年1、2期合刊,第74-76页。在佤族的传统观念中,亡魂能给活人以祸福,必须小心谨慎地祭奉。参见魏德明:《邦腊佤族葬俗中的宗教特点》,云南省民族研究院编:《民族调查研究》1986年第2期,第41-46页。
    1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2期,第91-93页。
    2[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21页。
    3布朗发现,平日里安达曼岛人之间的礼物馈赠是相互的,而婚礼上的礼物的馈赠是单方面的,人们并不期望得到回馈,因为礼物要表达的不是送礼者的个人友谊,而是全体的社会性的好意和认可。
    4[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6页。
    5[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邹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页。
    6据说,最早有关“本”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一个流传在沧源佤族地区的民间故事是:过去佤族有弃老的习俗,有两兄弟因生活困难,抛弃其父亲,结果遭到山神和灶神的报复,人们为求得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平安健康,便求神明宽恕,神明的代言人“摩”便告诉当地人,要爱老、敬老,并教他们通过设敬老宴来获得父母的祝福和保佑。详见魏其祥、肖达铎:《敬老宴(佤族)》,《山茶》1986年第3期,第33-35页。更多有关佤族及各民族弃老习俗和传说,见李道和:《弃老型故事即佤族异文研究》,杜巍等编:《文化·宗教·民族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48 -267页。
    1而那些故意不做或拒绝敬老宴规则的年轻人和老人明白无误地中断自己与子女(父母)之间“既定关系的再生产”([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77页)。
    2[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3利他先于利己的原则立场的确体现在当地佤族的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习惯法中,也是规范个人行为选择的基本道德原则。
    4[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75,186-192页。
    5因此,一般情况下子女结婚后第一年内,父母会明确提出让新婚后的子女回家做敬老宴,之后便全靠子女的自觉。通常老人会通过讲述其他兄弟姐妹(或邻居友人)做敬老宴的方式来暗示子女,如某某的儿子因没有给自己父母做饭,结婚多年无法生育,后来回来给父母做饭,一年之内就有小孩了。
    6[法]马塞尔·莫斯:《论馈赠——传统社会的礼物交往形式及其功能》,卢汇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 页;[美]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5 页。
    7[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8难怪有学者感叹“佤族的孝道观教育就是通过这样的敬老活动体现出来的”。熊坤新:《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道德在道德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问题》,《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第25-34页。
    1莫斯和萨林斯都认为受礼者的地位低于送礼者,然而他们研究的大多是群体之间或家庭外部的礼物交换([美]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239页)。阎云翔则发现,在孝敬馈赠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永远是受礼者,而不是送礼者”(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6页)。
    2陈爸爸所说的帮助既有实物的帮助,也有非物资的帮助,如照看家屋、土地、子女等。
    3有关新一代年轻人观念的改变,参见宋丽娜:《农民的“观念沟”——从孝道衰落说起》,《古今农业》2007年第2期,第10-13页。
    4见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04-256页;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第108-113页。
    1[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5页。
    2[美]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生存与反叛》,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年,《前言》第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