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思想对青绿山水色彩语言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文文
  • 中文刊名:ASMS
  • 英文刊名:iFine Art
  • 出版日期:2018-03-05
  • 出版单位:爱尚美术
  • 年:2018
  • 期:No.8
  • 语种:中文;
  • 页:ASMS201802007
  • 页数:6
  • CN:02
  • ISSN:37-1511/J
  • 分类号:75-80
摘要
<正>青绿山水是继中国人物画之后最早独立成科的山水绘画形式,以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作为界定时间,比在宋元之后被奉为主流的水墨山水画早一百多年被记录在册。山水画在此之前多以人物画背景或者是壁画中的经变故事背景图的形式出现。青绿山水从出现时一家独大的局面到被文人水墨画占据主导地位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与艺术审美形式、社会背景、文学信仰的变化都有很重要的联系。在古代封建王朝,儒道佛三教在朝代更替中扮演了很重要的
        
引文
(1)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邢义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5页。
    (2)潘天寿:《顾恺之》,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第28页。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222页。
    (4)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110页。
    (5)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六十一窟·五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6页。
    (6)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样式与风格历史的展开》,长沙: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7)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增订本),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50页。
    (8)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王文娟:《论儒学色彩观》,《美术观察》,2004年10月刊,第89~91页。
    (10)视觉、情感、象征三色之论述,可参看(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色彩的主观经验与客观原理》。
    (11)梁庆:《“金碧辉煌”的青绿和“温婉素雅”的黑白水墨——论儒道佛三家是如何影响中国隋唐至宋山水画的色彩面貌》,《大众文艺》,2011年第24期,第39页。
    (12)吕澎:《溪山清远——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历史与趣味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13)刘坤生:《老子解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14)孔丽波:《教化与自然——儒家和道家色彩观之比较论析》,《语文文刊》,2015年5月刊,第69~70页。
    (15)孙通海:《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8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