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与生成——先锋小说的发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余竹平
  • 关键词:先锋小说 ; 心理机制 ; 召唤 ; 现代阐释学
  • 中文刊名:DDWT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 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01
  • 出版单位:当代文坛
  • 年:2019
  • 期:No.244
  • 基金:河南师范大学博士启动课题资助,项目编号:qd18109
  • 语种:中文;
  • 页:DDWT201902024
  • 页数:7
  • CN:02
  • ISSN:51-1076/I
  • 分类号:175-181
摘要
在先锋小说发生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为激活当代作家生存感受的特殊意义值得关注,但先锋小说并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经验的横向植入。我们更应看到作家基于个体独异的生命体验和心理机制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解的差异性和不同的选择面向,更应该关注作家个体精神现象的复杂性,从中挖掘出精神变迁之于文学变迁的意义。同时还要看到批评对先锋小说发生的推动和规训,从而对先锋小说的发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引文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②余华:《我的“一点点”:关于 〈星星〉 及其它》,《北京文学》1985年第5期。③许晓煜:《谈话即道路:对二十一位中国艺术家的采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④叶立文、余华:《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第4期。⑤⑥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第5期。⑦吴亮:《向先锋派致敬》,《上海文论》1989年1期。⑧朱伟:《关于余华(评论)》,《钟山》1989年第4期。⑨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第160页。⑩郭友亮、孙波主编:《王蒙文集第8卷·王蒙、王干对话录》,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38页,第540页。余华:《作家与现实》,《作家》1997年第7期。余华、李哲峰:《余华访谈录》,《博览群书》1997年第2期。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作家出版社,2014年版,第37页。汪晖:《无边的写作:〈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序》,《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3期。格非:《幻想的魔力》,《文艺报》?2015年6月8日。王蒙:《青春的推敲——读三篇青年写青年的短篇小说》,《文艺报》1987年第28期。曾镇南:《〈现实一种〉 及其他:略论余华的小说》,《北方文学》1988年第2期。樊星:《人性恶的证明:余华小说论(1984-1988)》,《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89年第8期。张颐武:《“人”的危机:读余华的小说》,《读书》1988年第12期。张颐武:《人:困惑与追问之中——实验小说的意义》,《文艺争鸣》1988年第5期。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李陀:《阅读的颠覆——论余华的小说》,《文艺报》1988年9月24日。李陀:《雪崩何处?——为余华的小说集 〈十八岁出门远行〉写的一篇序》,《文论报》1989年第5期。莫言:《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王德威:《伤痕即景暴力奇观》,《读书》1998年第5期。朱栋霖、朱晓进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8页。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第1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余华:《余华小说与世纪末意识 (代序)》,载余华:《余华作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7页。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