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昙寺瞿昙殿图像程序溯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Origins of The Iconographic Program of The Wall Paintings in Qutan Hall of Qutan Monastery
  • 作者:廖旸
  • 英文作者:Liao Yang
  • 关键词:瞿昙寺 ; 元大都 ; 皇家寺院 ; 太原崇善寺 ; 华严宗 ; 图像程序
  • 英文关键词:Qutan Monastery;Dadu city of the Yuan dynasty;royal monasteries;the Huayan School;iconographic program
  • 中文刊名:GGBW
  • 英文刊名:Palace Museum Journal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2-11-30
  • 出版单位:故宫博物院院刊
  • 年:2012
  • 期:No.164
  • 基金:西藏项目“明代西北地区藏传佛教寺窟壁画与汉藏文化交流”(课题编号XZ1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GBW201206006
  • 页数:27
  • CN:06
  • ISSN:11-1202/G2
  • 分类号:95-120+161
摘要
青海乐都瞿昙寺瞿昙殿是河湟洮岷地区在明初营建并绘塑的一座藏传佛教殿堂,规模不大但布局周密,显示出它背后存在着强大而成熟的文化传统。其双五部图像对置及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相结合的图像程序,可以追溯到元大都的皇家寺院,显示出汉藏文化交融中华严宗发挥了特殊影响。而从皇都到深山,藏僧朝礼圣地五台山道路上的太原可能起到了居间的纽带作用,地方性的政治文化中心值得关注。
        Qutan Hall,a Tibetan Buddhist temple standing around the Hehuang and Taomin region,was built inside Qutan Monastery of Ledu county,Qinghai Provi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ing Dynasty.The moderate but elaborate layout of the hall marks the ever influential and mature cultural heritage it was built upon in history.The main iconographic program----two sets of five deities from five families that are kept opposite to each other on either sidewall,and the images of Sudhana Visiting The Various Spiritual Guides----can trace back to the royal monasteries in Dadu(now Beijing) of the Yuan Dynasty,which suggests the Huayan School of the Buddhism played an unusual role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Han and Tibetan Chinese.The paper holds that,when it comes to the origins of the wall paintings inside here,much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local centers of politics and culture with the city of Taiyuan as an example,which stands along the pilgrimage for Tibetan monks to Mount Wutai to connect the imperial capital and a remote monastery like Qutan Monastery.
引文
1关于瞿昙寺历史与艺术概貌,参见张驭寰、杜仙洲:《青海乐都瞿昙寺调查报告》,《文物》1964年第5期,页46-53;谢佐:《瞿昙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格桑本主编,青海省文化厅编著:《瞿昙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年;谢继胜等:《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第五章第三至四节(廖旸撰)页421-465,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
    1现殿前抱厦为清乾隆四十七年(1728)添建。原建筑面阔进深比为1:1.3,稍显扁平,这可能是雏形期尚不完善的特点。参见吴葱、程静微:《明初安多藏区藏传佛教汉式佛殿形制初探》,《甘肃科技》第21卷第12期(2005年12月),页171-178。
    2佛教密宗金刚界诸尊分属佛、莲华、金刚、宝、羯磨五部,各有部主、部母、菩萨、身相、台座、种子、三昧耶,对应五方、五智、五大等。
    3瞿昙殿壁画的描述参见谢继胜、廖旸:《青海乐都瞿昙寺瞿昙殿壁画内容辨识》,《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页191-202。
    1西藏艺术中文殊菩萨的身相严格遵守仪轨的规定,常见的有黄文殊(vjam dbyangs ser po)、白文殊(vjam dbyangs dkar po)、红黄文殊(vjam dbyangs dmar ser,即五字文殊vjam dbyangs a ra pa tsa na)、黑文殊(vjam dbyangs nag po)等等,除身相而外,持物、修法等亦各不相同。
    2对善财故事画的概括性研究可参见Jan Fontain:The Pilgrimage of Sudhana:A Study of Gandavyūha Illustrations in China,Japan and Java,Mouton,1967;廖旸:《妙意童真末后收五十三门一关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概览》,载王晓丽等主编:《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3辑,页158-2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见罗凌:《〈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作者考略》,《图书与情报》2005年第3期;同氏:《无尽居士张商英研究》页228229,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关于该书不同版本的考订,可参见椎名宏雄:《〈仏国禅師文殊指南図讃〉の諸本》,鎌田茂雄博士古希記念会编:《華厳学論集》页467-484,大蔵出版株式会社,1997年。··
    1类似作品也见于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藏Nasli and Alice Heeramaneck收集品,第M.71.1.1f号,5.1×55.3厘米,馆方断代为1150-1175年。画面表现善财求法于一位夜神。
    2佛经中“童子(”梵kumāra)原意并非儿童,而是发心求道、尚未剃度的男童或青少年,至于具体的年龄段,不同文本有不同理解,但至迟在盛中唐时期已把善财童子理解为总角小儿。参见前揭廖旸:《妙意童真末后收五十三门一关钮》,页170172。
    3宇井伯寿等编:《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上)》页11,台北:华宇出版社,世界佛学名著译丛29。
    4见(元)释庆吉祥等集:《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第二,《大正新修昭和法宝总目录》第2卷,页190。对于该经录的研究可参见黄明信:《汉藏大藏经目录异同研究——〈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及其藏译本笺证》,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年。其中关于华严部的笺证见页46。
    5蒲文成译:《布顿佛教史》页149,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该书写成于1322年,此说亦为松巴堪布·益西班觉(1704-1788)《如意宝树史》等著作所沿用。
    6Amy Heller:“The Lhasa gtsug lag khang:Observations on the Ancient Wood Carvings,”Tibet Journal vol.XXIX,no.3(Autumn2004).
    1目前来看,放射性碳同位素年代测试的结果也支持大昭寺主体建筑及装饰木雕构件的年代在松赞干布时期的观点。见AndréAlexander,The Temples of Lhasa,Serindia,2005,p.54.
    2Ernst Steinkellner:Sudhana’s Miraculous Journey in the Temple of Ta pho:The Inscriptional Text of the Tibetan Gand44avyūhasūtra Edited with Introductory Remarks,Serie Orientale Roma LXXXVI,Rome:IsMEO,1995;Idem:A Short Guide to the Sudhana Frieze in the Temple of Ta pho.Publish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Monastery’s Millennium,Vienna:Arbeitskreis für Tibetische und Buddhistische Studien,Universit t Wien,1996;Idem:“Notes on the Function of Two11th-century Inscriptional Sūtra Texts in Tabo:Ga avyūhasūtra and K itigarbhasūtra”,in C.A.Scherrer-Schaub and E.Steinkellner(eds.):Tabo Studies II.Manuscripts,Texts,Inscriptions,and the Arts,In Roma,Serie Orientale Roma LXXXVII,1999,pp.243-274.
    1Ernst Steinkellner:Sudhana’s Miraculous Journey in the Temple of Ta pho,p.7.同氏特别指出,在现存源自藏西的Phug brag版甘珠尔中并不能找到《入法界品》(p.8,fn.27),但可以肯定,根据最早的藏文佛典目录——约812年编成的《丹噶目录》,塔布寺题记文本渊源于9世纪早期的藏译本,而且可能是814至815年前后厘定译语之前的底本(pp.17,19)。
    2例如故事临近结束时,善财到苏摩那城(梵Sumanāmukha)再度求教于文殊,画面中的建筑、人物等场景与文本完全无关,见OP.cit.,pp.22and102.
    3例见Deborah E.Klimburg-Salter and Christian Luczanits:Tabo.A lamp for the Kingdom:Early Indo Tibetan Buddhist Art in the Western Himalaya,Skira,1997,p.105;Dorothy Wong:“The Huayan/Kegon/Hwǒa m Paintings in East Asia”,in Reflecting Mirrors:Perspectives on Huayan Buddhism,ed.by Imre Hamar,Wiesbaden:Harrasovitz Verlag,2007,pp.353-354.
    4关于婆罗浮屠修建的时间与缘起,目前没有找到直接的文献记载。提到这一古迹的爪哇古文献Nāgarakěrtāgama已迟至1365年。
    5十地(梵da abhūmi)是菩萨证得菩提之前修行过程中的十个阶段,《华严经·十地品》详细说之。
    6详见Jan Fontain:op.cit.,pp.116-174;L.O.Gómez and H.W.Woodward,Jr.eds.:Barabud4ur: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a Buddhist Monument,Berkeley,1981,pp.1-14.
    1见Raoul Birnbaum:Studies on the Mysteries of Ma ju rī:A Group of East Asian Mand44alas and Their Traditional Symbolism,Boulder,CO: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1983,pp.28-29.
    2见Klimburg-Salter:op.cit.,pp.91and105.
    3见法尊译述:《阿底峡尊者传》,载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2“密宗教史”,页三三八,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4见Klimburg-Salter:op.cit.,p.62.
    5持此说者如古正美:《武则天的〈华严经〉佛王传统与佛王形象》,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7卷,页279-32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同氏:《从南天乌荼王进献的〈华严经〉说起——南天及南海的〈华严经〉佛王传统与密教观音佛王传统》,《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年7月),页159-201。
    6见Georgios T.Halkias:“Tibetan Buddhism Registered:A Catalogue from the Imperial Court of’Phang Thang”,The Eastern Buddhist,New Series,vol.36,nos.1-2,p.78.
    7Deborah Klimburg-Salter:“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Indo-Tibetan painting.Four preaching scenes from the life of the Buddha,Tabo mid11th century”,in:B.Kellner,H.Krasser,H.Lasic,M.T.Much,H.Tauscher(eds.):Pramān4akīrtih4.Papers Dedicated to Ernst Steinkellner on the Occasion of his70th Birthday,Wiener Studien zur Tibetologie und Buddhismuskunde70.1and70.2.Wien,2007,pp.438439.
    1全称bDag po chen po nang chen kun dgav vphags pa,1357年生。
    2梵Amoghadar in,藏mThong ba don ldan,又译“不空见佛”,为三十五佛之一。但疑这里指释迦牟尼,与后文的燃灯、弥勒构成三世佛的组合。可参见如下记载:“自土狗年(1418)三月三十日起,饶丹衮桑帕聘请三十七名裁缝用二十七天缝制了利见佛的缎制佛像,佛像正中是高达八十肘的释迦佛,眷属为双二胜,作伴的客位神像是:燃灯佛、弥勒佛、十六罗汉。”载觉囊达热那他(佘万治译,阿旺校订):《后藏志》页27-28,西藏历史文库,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
    3见《后藏志》页26。相应的藏文原文为:de nyid kyi dgung lo so bzhi zhes pa lcags pho rta la vdi nyid kyi thugs dam du rgyal mkhar rtsevi gtsug lag khang bsam vphel rin po chevi gling bzhengs shing grub par mdzad/……khyams la bris pa sku chen mo mthong ba don ldan/vdas pavi sangs rgyas mar me mdzad/ma byon byams pa/bde ba can gyi zhing bkod/mngon dgavi zhing bkod sangs rgyas sman bla/thub dbang gnas brtan/mdzad pa bcu gnyis/skyes rabs/gzhon nu nor bzang gi bla ma bsten pavi tshul sgrol ma/rnam rgyal/sgo bsrungs rgyal chen bzhi sogs la vkhor tshogs ji vos pa sgrub thabs dang mdo rgyud las bshad pa dang mthun pa(Jo nang Tāra na tha:Myang yul stod smad bar gsum gyi ngo mtshar gtam gyi legs bshad mkhas pavi vjug ngogs zhes bya ba bzhugs so,页48-49,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
    4Giuseppe Tucci:Indo-Tibetica vol.III.1“Templi del Tibet Occidentale e il loro Simbolismo Artistico.Spiti e Kunavar”,Roma,1935,pp.75-77.汉译本见魏正中、萨尔吉主编:《梵天佛地》第三卷“西藏西部的寺院及其艺术象征”第一册“斯比蒂与库那瓦”页53-54,上海古籍出版社、意大利亚非研究院,2010年。
    5关于该故事文本辗转流传情况的概述,可参见Padmanabh S.Jaini:“The Story of Sudhana and Manoharā:An Analysis of the Texts and the Borobudur Reliefs”,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29,no.3(1966),pp.533-558.藏文《狮子师本生鬘·紧那罗女与诺桑》和《菩萨本生如意藤·诺桑明言》情节接近而文体不同,后者改编成的《诺桑法王》(Chos rgyal Nor bzang)为八大藏戏之一,极受西藏民间欢迎。参见郑筱筠:《藏族〈诺桑王子〉故事的印度渊源考》,《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刘守华:《一个佛经故事的传译与蜕化——也说〈善财与悦意〉和〈诺桑王子〉》,《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尽管没有展开深入论述,熊文彬已提出这一点:“1397年吉祥江孜如意宝寺的建成—定影响到饶丹贡桑帕对白居寺的修建,从大殿的布局来看同白居寺大殿的布局近似(”《江孜法王与白居寺的创立》,载陈庆英主编:《藏族历史宗教研究》第一辑,页168,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
    2根据《鼓山为霖和尚餐香录》卷上“小参”可知其人王梅,乃太封君王继本之子(《卍新纂续藏》卷七二,页620)。其家富收藏,还“藏元人钱舜举所画《鬼子母揭钵图》,极其精妙(”《鼓山为霖和尚餐香录》卷下“题跋·题揭钵图”,《卍新纂续藏》卷七二,页629)。
    3(清)为霖:《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卷四“记·鼓山诸祖道影记”,《卍新纂续藏》卷七二,页669-670。
    4目前仅能找到一位与西藏艺术有关的同名人物,但二者显非一人:“清海仿乌斯藏紫金十八真者像卷,磁青纸本,纵九寸二分,横一丈二尺七寸四分。描金,布景、人物。卷末下方泥金楷书款题:‘嘉庆丁卯(1807)解制日,仿乌斯藏紫金十八真者像。楚郡海画。’印二:‘海’、‘有发僧’,均白文。(”古物陈列所:《内务部古物陈列所书画目录》页730-731,徐娟主编:《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1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影印自1925年北京京华印书局代印本)
    5藏文作bavu gwong sde或jo khang rin chen vod vbar.修建于永乐十六年(1418),此殿由明成祖赐名,并赐金铜像供奉于殿内。
    2藏文Chos kyi vod ze(r“法光”)。畏兀儿译师、高僧,曾任国师,对蒙古语语言发展亦有很大贡献。“八哈失”为蒙古语bag i的音译,指老师。
    3佚名:《元代画塑记·佛像》页一五,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标点有改动。
    4《宋高僧传》,《大正藏》卷50,页887。
    5此据青州博物馆藏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香炉座铭文。
    6《元代画塑记》页一三至一四。原文但称“新建寺”,根据年代判断应指1308至1312年间修建的大崇恩福元寺。
    7汉传佛教中对星曜的崇拜可参见廖旸:《炽盛光佛再考》,载《艺术史研究》第五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同氏:《炽盛光佛构图中星曜的演变》,《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该题材在其他宗教中同样有体现,如元大都的白云观有刘元造十一曜像,“奇妙为世所称道”,见(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七《刘正奉塑记》。
    8(元)程钜夫:《雪楼集》卷七,《凉国敏慧公神道碑》。
    9《元代画塑记·佛像》页二九。元规划设计大都时选定了一个中心,在此建中心台,其东十五步(约合23米)建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改建为钟楼。
    10《元代画塑记·佛像》页二三。“佛五尊”未必等同于五佛,也可以是一佛二菩萨二弟子或其他形式的一铺五尊。不过参考“各带须弥座及光焰”的补充描述,如果尊格不等,菩萨、弟子、护法神的坐具背光等一般应与主尊有别,因此存在为五佛的可能性。
    1《元代画塑记》页二一至二二,叙及兴和路寺西南角楼、延华阁下徽青(清)亭两处的马哈哥剌佛及伴绕神圣时对十五尊的构成有简单记载,即主尊一、左右佛母二、伴绕神十二圣。主从十五尊与瞿昙寺保存状况较好的大鼓楼底层宝帐怙主壁画完全一致。兴和路寺西南角楼除塑马哈哥剌及伴神外还画十护神,在瞿昙殿十护神表现在宝帐怙主图像下方。
    2此殿修建时间不详,成宗即位时(1297)大宴于此(《元史》卷一五三《列传第四十·石天麟·石珪》),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至大四年(1311),两帝先后崩于此殿,见《元史》卷二一《本纪第二十一·成宗四》、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武宗二》。在至正时,玉德殿曾作为殿试题目,如苏泰撰《殿试玉德殿赋》,黎应物撰《玉德殿赋》(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五十九册卷一八一九,江苏古籍出版社,页五八七至五八八,1999年),参见萧启庆:《元至正前期进士辑录》,《燕京学报》新十期,页18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至正元年(1341)正月,上都宫学学舍从宫门外迁至玉德殿西殿,参见(元)周伯琦:《奉诏以玉德殿西室为宫学诗》;《元故资政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周府君墓铭》,《宋学士文集》卷第六十四“芝园续集卷第四”。殿试命题或与此相关。该殿建筑形制与内部陈列的特点,散见于元人诗文。如张昱《辇下曲》:“玉德殿当清灏西,蹲龙碧瓦接榱题。(”《张光弼诗集》卷之三“七言绝句”)萧洵:“……玉德殿,殿楹栱皆贴白玉龙云花片,中设白玉金花山字屏台,上置玉床。”)《故宫遗录》页七四,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萧洵的记述中已难把握陈设佛像的空间与气息,疑元晚期(尤其是改设宫学前后)此殿不再供佛。
    3参照文意和下文,疑此“佛”字为衍文。
    4《元代画塑记》页三二。玉德殿置铜铸佛像事简单记载于《元史》卷二十七《本纪第二七·英宗一》同日条下,可资印证。
    5如天历二年(1329)五月,在玉德殿及大天源延圣寺作佛事(《元史》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文宗二”)。
    6(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一“宫阙制度”。
    7(元)姚燧:《崇恩福元寺碑》,《全元文》第九册卷三一〇,页五二一。
    8其前殿除三世佛而外还奉文殊、金刚首(手,梵Vajrapān4i)二大士像,见(元)虞集:《大承天护圣寺碑》,《全元文》第二十七册卷八六八,页一八四。《四部丛刊》本《道园学古录》作“文殊金刚并二大士之像”。
    1D.C.Bhattacharyya关注过这种现象,见“The Five Protective Goddesses of Buddhism,”in Aspects of Indian Art:Papers Presented in a Symposium at 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October1970,ed.P.Pal,Leiden:E.J.Brill,1972,p.88.文中未展开详细论述。
    2例如古格故城坛城殿正壁(西壁)主要壁面所绘五佛并附藏文题名,见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古格故城》上册页50-51,下册图版[三八:2]至[四一],文物出版社,1991年。类似形象描述可见于[日]逸見梅栄:《新裝中國喇嘛教美術大観》“諸尊身容表”页34-35,東京美術,昭和五十六年。
    3根据建造年代来看,延祐四年正值大永福寺新建(参见[表二])。另外,这段文字前面为八月十一日奏议青塔寺(即大永福寺)山门和后殿塑像,按文意来看应继续记载青塔寺事。见《元代画塑记》页一七。
    1《元代画塑记》页一九。
    2华严学者主张:“观世音菩萨、文殊、普贤,此三法是古今三世一切佛之共行,十方共同。文殊主法身妙慧之理,普贤明智身知根成万行之门,观世音明大慈悲处生死。三人之法成一人之德,号毗卢遮那。一切众生总依此三法。号之为佛”。((唐)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卷第二一,《大正藏》卷三六,页863)另参见黄韵如:《唐代天龙山第9窟——“观音华严三圣”像起源初探》,载李振刚主编:《2004年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页455-467,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蓝慧龄:《华严三大士研究》,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元)赵孟頫:《大元大普庆寺碑铭》,《全元文》第十九册卷五九九,页二八九。
    4藏传佛教中有事部三怙主(即观音、文殊、金刚手),其组成与三大士部分重合。有趣的是,明永乐年间内府抄写的《大乘经咒》(台北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均有类似收藏)中将三怙主称为“三大士”,或许三怙主和三大士产生某种程度的混同,致使具有浓厚藏传佛教色彩的京城寺院很容易接受三大士这个题材。参见罗文华:《故宫藏明内府金藏经》,《紫禁城》2003年第3期,页34-39。
    5参见Douglas Osto:“‘Proto-Tantric’Elements in the Gand44avyūha-sūtra”,Journal of Religious History vol.33,no.2(June2009),pp.165177.
    6参见温玉成:《豫北佛教文物丛考》(修订稿),载同氏:《中国佛教与考古》,页413-415,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黄春和:《元代大圣寿万安寺知拣事迹考》,《北京文博》2001年第4期。2001年5月25日出土其舍利石函,盝顶函盖阴刻“特赐光禄大夫大司徒领诸/路释教都总统住持大圣寿万/安寺都坛主拣公舍利灵塔/大元皇庆元年七月日志”字样。
    1陈高华注意到大都皇家佛寺有由宝集寺僧人住持的现象,但归之为律宗,见《元代大都的皇家佛寺》,《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2期,页6。律宗说不确。关于宝集寺僧在元代的情况竺沙雅章考证详密,见《燕京大都の華厳宗——宝集寺と崇国寺の僧たち——》,《大谷大學史學論究》第6号(2000年3月)。
    2参见王毅:《西藏文物见闻记(二)》,《文物》1960年第8/9合期,页65;宿白:《赵城金藏和弘法藏——释藏杂记之一》,《现代佛学》1964年第2期,页13-22。
    3《元史》卷二七《本纪第二十七·英宗》。玉德殿两侧有东西香殿,此外宫垣西北隅亦有香殿,似以玉德殿之香殿较优。“香殿”之名令人联想到净香殿(梵gandhola),即相对于经堂而言的佛堂、内殿。“西番波若经”指藏文《般若经》,此经(尤其是八千颂般若)在藏地十分流行。在萨迦北寺乌孜大殿(dbu rtse lha khang chen po)出土有汉藏双语墨书写经如《大乘妙法莲华经》“陀罗尼品第二十六”,见张建林、田有前:《西藏萨迦寺考古发掘与调查》,载国家文物局主编:《2007中国重要考古发现》页169,文物出版社,2008年。
    4参见宿白:《西藏日喀则地区寺庙调查记》,载同氏:《藏传佛教寺院考古》页117注25,文物出版社,1996年。不过没有进一步证据表明该寺已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5见《顺天府志》卷七转引,此据(元)熊梦祥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页七一至七二,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6华严宗除了五祖和宋释净源(1011-1088)所倡七祖而外,亦有十祖之说,日本华严宗僧人凝然(1240-1321)列普贤、文殊在马鸣之前,列世亲在龙树之后。宝集寺僧在叙述宗原脉络时不举宗密,或因其学说主张稍异于他师。
    7(元)阎复:《大元重修释源大白马寺赐田功德之碑》,辑自《河朔访古记》,《全元文》第九册卷二九六,页二七三。
    1同上,页二七三至二七四。
    2参见释法洪:《龙川和尚舍利塔志》(大德七年、1303),拓片发表于徐治亚、张剑:《元代龙川和尚墓的发现和白马寺内的有关石刻》,《文物》1983年第3期,页95图二;赵振华:《元朝白马寺释源宗主塔铭考》,《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3期,页66-75;崔红芬:《僧人“慧觉”考略——兼谈西夏的华严信仰》,《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4期,页47-57;朱丽霞:《白马寺与元朝帝师关系述略》,《西藏研究》2008年第2期,页59-64。
    3(元)程钜夫:《奉圣州法云寺柔和尚塔铭》(延祐二年),《全元文》第十六册卷五四三,页五〇八。
    4事见印吉祥(释慧印):《大元华严寺重修大唐华严新旧两经疏主翻经大教授充上都僧统清凉国师妙觉塔记》(至元九年、1272),《全元文》第二十二册卷七〇〇,页四〇七至四〇八。
    5参见陈高华:《元代大都的皇家佛寺》,《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2期,页2-6;[日]中村淳(宝力格译):《元大都敕建寺院概述》,《蒙古学信息》2003年第1期,页25-35;熊文彬:《元代藏汉艺术交流》页57-75,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此据陈高华前引文,页6。有记载称临济宗中峰明本传人善达密的里于元统二年(1334)前后住持大普庆寺,见(明)释心泰编:《佛法金汤编》(1393年刊)卷第一六,《卍新纂续藏》卷八七,页442。此人事迹不详,另一记载则提到他是大庆寿寺住持,见释文琇(1345-1418)集:《增集续传灯录》卷六,《卍新纂续藏》卷八三,页342。似以后说较优,因大庆寿寺向来为临济正宗。
    7参见许正弘:《元·高丽僧义璇生平事迹考》,《中华佛学研究》第11期(2010年),页45-75。
    8上揭许正弘:《元·高丽僧义璇生平事迹考》,页62。
    9晚期大都皇家寺院住持名录可参见至正十六年(1356)《劝请万空广公长老疏》(《安阳县志》金石录卷十二,载《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二八]页536,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延圣寺住持宝林,福元寺住持颐庵,宝集寺住持则堂,普庆寺住持云峰,……庆寿寺住持凤岩显仪,……万安寺释教都坛主。”其中则堂即从至正三年起住持的晋宁则堂仪公(《宗原堂记》),显仪至迟于至正十三年已任住持(《顺天府志》卷七)。此二僧分别继承了教禅传统。其他住持僧待考。11331年免司徒、坛主,1332年复授司徒印,仅称其为“万安寺僧”,不知是否仍任住持。
    2参见释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卷四九,页731。
    3延祐三年(1316)十一月,“大万宁寺住持僧米普云济以所佩国公印移文有司,紊乱官政,勅禁止之(”《元史》卷二五《本纪·仁宗》),推测释了性已于此前卸任住持。米普云济之师承宗派待考。
    4熊文彬认为其创建年代早于阴土猪年(大德三年、1299),见《元代皇室成员施刊的藏文佛经》,《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页98。
    5事迹详见(元)许有壬:《敕赐故光禄大夫大司徒释源宗主洪公碑铭》,《全元文》第三十八册卷一一九五,页三三八至三四一。
    6此据其舍利石函,见刘之光主编:《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藏石刻目》页29-30,今日中国出版社,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丛书(二),1996年。
    7参见虞集:《大承天护圣寺碑》,《道园学古录》卷二五。
    8后至元元年(1335)《皇元真定府龙兴寺重修大悲阁碑》中称其为“荣禄大夫、大司徒、住持大承天护圣寺、广慧妙辩树宗弘教大师宝峰慧印”。事迹可见五台山南山寺(原大万圣祐国寺)存后至元五年释法洪撰《印公碑铭》,《五台山碑文匾额楹联诗赋选》,页82-86。
    1《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即称知拣为“圣寿万安寺都总统佛觉普安大师沙门拣吉祥”。加号吉祥的情况参见(元)胡祗遹:《磁州嘉福寺贤公讲主碑》,《全元文》第五册卷一五七,页四三七;(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第九“僧称吉祥”,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第七集,页二五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2《清凉国师妙觉塔记》,页四〇七。
    3事迹见《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卷四九,页732;(明)释如惺撰:《大明高僧传》卷二《解义第二之二·京都庆寿寺沙门释达益巴传八》,《大正藏》卷五〇,页907。
    4《元史》卷六〇《志第十二·地理三》。
    5(元)释法洪撰:《故释源宗主宗密圆融大师塔铭》,拓片见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洛阳市志》第15卷“白马寺龙门石窟志”,页101拓7-18,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6(元)商挺(1209-1288):《扶宗弘教大师奉诏修白马寺纪实》。至元三十年(1293)立石,碑存白马寺。
    7《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卷四九,页725。
    8《大正藏》卷四九,页734。
    9《大正藏》卷四九,页733。
    10释法洪:《故释源宗主宗密圆融大师塔铭》(延祐元年,1314年)。参见崔红芬:《僧人“慧觉”考略》,页48、51-52。
    11(元)许有壬:《敕赐故光禄大夫大司徒释源宗主洪公碑铭》,页三三九。
    1参见王颋:《释源经筵——〈重修大白马寺赐田功德碑〉考释》,载《西域南海史地研究》四集,文章来源于网络。
    2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可参见前揭熊文彬《元代藏汉艺术交流》一书,其中的引证极为丰富周密。
    3《佛祖历代通载》卷二二,《大正藏》卷四九,页723。
    4参见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页243-248,凤凰文库·宗教研究系列,凤凰出版社,2008年。
    5参见温玉成:《五台山与蒙元时代的佛教》,前揭《中国佛教与考古》页575-581;王颋:《五台山与元代的佛教崇奉》,载李治安主编:《元史论丛》第十辑,页351-362,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6(元)姚燧:《崇恩福元寺碑》,页五二一。
    7按照古建筑研究者目前的复原(参见[图十二:1]中的五座主要佛殿),似将“翼室”理解为四出抱厦,因此平面呈现为折角方形,在西藏的建筑和须弥座等器物中这相当典型。不过,翼室的设计或与藏式宗教建筑群中转经廊的概念有关。由于缺乏考古等实证,目前这种想法还只是粗浅的揣测。
    1《元代画塑记·佛像》页一三。
    2(元)姚燧:《普庆寺碑》,《全元文》第九册卷三一一,页五三〇。
    3《元代画塑记·杂器用》,页三六。
    4《元代画塑记·佛像》,页二三。
    5(明)朱奇源:《五十三参序》(成化十九年)。见崇善寺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册。
    6《少林住持仁山长老□公塔铭并序》(永乐四年,1406年。温玉成录文),见赵超主编:《新编续补历代高僧传》,页55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7张纪仲、安笈编著:《太原崇善寺文物图录》页44,山西省佛教文物丛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如元泰定二年(1325)释义山主浙江衢州大中祥符寺后,在东西庑画善财所参五十三善知识。见(元)黄溍:《衢州大中祥符寺记》,《全元文》第五十九册卷九五四,页三五〇。
    2《明史》卷三三〇《列传第二百十八·西域二·罕东》。
    3《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五·三至四”,台湾“中研院”校印红格本,页3300-3301。3300-3301。
    1萨尔吉:《意大利帕尔马中国艺术博物馆所藏藏文木刻本佛经》,《中国藏学》2008年第4期,页69-74。
    2该写本由张润平整理、刊布于岷县县委宣传部编:《人文岷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页73-84,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1性彻自称“雁门野衲了庵性彻洞然”。印经事参见《续清凉传》卷下后附文,《大正藏》卷51,页1134-1135;《补陀洛迦山传》后附文,《大正藏》卷51,页1140;周绍良考述较详,见周绍良:《绍良书话》页259-262,中华书局,2009年。从中可知性彻于洪武十七年礼普陀,二十七年礼五台,其余事迹不详。
    2《安多政教史》另一处记载为曲宗贝乔寺(Chos rdzong dpal mchog sde),一名贝藏寺(dPal tsang zi)。
    3对千钵文殊的探讨参见吕建福:《千钵文殊的产生及其影响》,《五台山研究》1994年第3期,页7-12;孙晓岗:《文殊菩萨图像学研究》页29-36,第一章第四节“密教艺术的千手千钵文殊”,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五台山显通寺千钵文殊殿内铜像据说也是明代作品。西夏时期图像上出现的从坐姿到立姿的改变或与藏传佛教在西夏的传播有关,因为藏地千手观音主要以立像的形式出现。
    4《元代画塑记·佛像》,页二九。
    1《元代画塑记·佛像》,页一七。
    2《甘肃永登鲁土司衙门报修档》页30题记图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设设计研究院,2000年。
    3罗文华、文明也注意到万岁殿的这一对千手菩萨,见《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属寺考察报告》,《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1期,页62。
    4根据壁面刻划的藏文题记,此窟为sgrol ma theg pa chen povi gling gi spyan ras gzigs kyi brag phug phyag stong spyan stong gi mchod khang“大乘度母洲千手千眼观音岩窟殿”。今第1窟被称为卓玛殿或卓玛洞,当与此“度母洲”有关。
    5从莫高窟画迹来看,千钵文殊与千手观音的位置并不固定,参见孙晓岗:《文殊菩萨图像学研究》,页30表二。可能由于汉地信仰中观音与西方净土关系密切,而殿堂大多坐北朝南,因此这个组合中观音逐渐出现在右尊的位置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