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Realistic Character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New Age
  • 作者:孙士聪
  • 英文作者:Sun Shicong;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 新时代 ; 现实品格 ; 文艺实践
  • 中文刊名:WXPL
  • 英文刊名:Literary Review
  • 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5-15
  • 出版单位:文学评论
  • 年:2018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启示研究”(17FZW021)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XPL201803003
  • 页数:6
  • CN:03
  • ISSN:11-1037/I
  • 分类号:18-23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现实品格。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面临"被边缘化""不及物""休眠化""失语化""理论化""娱乐化"等种种遭际,某种程度上是其现实品格的自我遗忘而至"自我放逐"的表征。在文学实践面前故步自封于与现实化相对立的狭隘"学术化",既割裂了文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性,也使文学批评退缩为疏离于文学现实的"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批判种种"非现实化","文学的马克思主义"为其当代形式。回到马克思关于"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深刻思考,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语境,重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实品格,恰当其时。
        
引文
(1)参见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与出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孙文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问题意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吴义勤:《批评何为?---当前文学批评的两种症候》,《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郜元宝:《批评五嗌》,《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李艳丰:《文学批评要站好自己的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8日第A04版;时胜勋:《文学批评的现实性诉求及其困境》,《文艺评论》2016年第1期。
    (2)参见[美]哈尔·福斯特:《后批评》,费婷译,《东方艺术》2013年第9期。
    (3)[法]让-伊夫·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忠义译,第8-9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参见[英]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第4页,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参见王尧、林建法主编,郭冰茹编选:《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1949-2009)》卷一,“导言”第3-15页,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白烨:《文学批评的新境遇与新挑战》,《文艺研究》2009年第8期。
    (6)(7)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32-38页,第26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8)参见[美]雷纳·韦勒克:《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刘让言译,第1页,花城出版社1989年版。
    (9)参见[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第19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文森特·里奇:《文学批评:里奇文论精选》,王顺珠主编,第22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1)参见[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第41-42页,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史亮编:《新批评》,第3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爱德华·萨义德:《来自第三世界的痛苦报道:爱德华·萨义德文化随笔集》,陈文铁译,第227-22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14)参见[英]特里·伊格尔顿、[英]马修·博蒙特:《批评家的任务:与特里·伊格尔顿的对话》,王杰等译,第288-28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5)马克思:《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6)马克思:《马克思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10月19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28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7)[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等译,第4页,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8)[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等译,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9)“从冷战结束,也就是《交锋地带》出版之时,右翼的观点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中间派开始迎合他们,从全球来看,左翼则仍然处于大撤退之中。已经开始的学术回归的浪潮”,“习惯性地从各个方面对左翼形成了压力”。参见[英]佩里·安德森:《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袁银传等译,“前言”第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0)[美]爱德华·萨义德:《开端:意图与方法》,章乐天译,第47页,三联书店2014年版。
    (2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第3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2)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第8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31)参见鲁迅:《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56页,第55-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参见胡亚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探讨》,《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4期;季水河:《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与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审美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黄念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2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13-14页,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6)赖大仁:《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当代困境与理论反思》,《学术月刊》2016年第10期。
    (27)(3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31页,第29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8)马克思:《给父亲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15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9)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3-136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手稿片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68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2)[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第23页、第20页,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33)关于阿尔都塞的problématique中译问题,学界多有异议,本文采用“问题式”的译法,参见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第23-31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下),陈越编译,“编译后记”第459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4)马克思:《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35)参见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与出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7)[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等译,第29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8)尤西林:《以文学批评为枢纽的文学理论建构》,《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
    (39)恩格斯:《恩格斯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1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88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