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绿色建筑设计——回应气候的形式空间设计策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Basic Green Building Design Climate-Responsive Design Strategies for Form and Space
  • 作者:傅筱 ; 陆蕾 ; 施琳
  • 英文作者:FU Xiao;LU Lei;SHI Lin;
  • 中文刊名:JZXB
  • 英文刊名:Architectural Journal
  • 机构: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集筑建筑工作室;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建筑学报
  • 年:2019
  • 期:No.604
  •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资助项目(2017YFC0702502)
  • 语种:中文;
  • 页:JZXB201901021
  • 页数:5
  • CN:01
  • ISSN:11-1930/TU
  • 分类号:106-110
摘要
<正>1基本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源起今天绿色建筑已经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概念,然而在实际项目中将"绿色"落实至形式空间的设计操作之中以提升建筑综合品质,实非易事。在中国,建筑师很少主动运用"绿色"帮助创作,而是设计完成后交给专门的技术人员计算热工性能指标,通过后补指标确定外围
        
引文
[1]江亿.魏星.中国应当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建筑节能之路-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J].建筑技艺,2011(11):46-49.
    [2]徐一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量性建筑围护结构回应气候状况调查研究[D].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8:59-60.
    [3]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1-33.
    [4]朱谭.中国庭院式住宅-气候如何影响建筑类型[J].建筑细部(生物气候学建筑),2017(04):546.
    [5]彭琛,江亿,姜克隽,等.中国建筑能耗总量上限的确定[J].建设科技,2015(14):27-35.
    1)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并非只是建筑业的概念,它涵盖了与建筑生产相关的所有行业的资源整合,因此合理的绿色供应链的建立才能为真正的绿色建筑提供基础性的保障,目前中国的绿色供应链正处于起步阶段,2017年我国公布了15个首批绿色供应链企业名单。由此可见,绿色建筑的实现是全社会资源整合的结果,但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建筑师能够切实把控的仍然是基本的形式和空间。
    2)集筑建筑工作室在“减少空调使用的住宅”中完成了较为深入的气候性能模拟研究和设计,但由于省道通过该村落导致全村拆迁,项目最终没能实施。
    3)Fluent Airpak是面向工程师、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专业领域工程师的专业人工环境系统分析软件,它可以精确地模拟所研究对象内的空气流动、传热和污染等物理现象。Daysim是一款可以在Windows和Linux两种操作系统下运行的全年动态光环境评估和模拟软件。
    4)我国中南部冬冷夏热地区,建筑朝向南偏东西超过一定幅度时(回龙山幼儿园南偏西20o),将在过渡季节获得过多的太阳热辐射,从而导致春夏之交提前开空调,夏秋之交延迟关闭空调,造成舒适度降低并浪费能源。
    5)参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6)2002年由全球50多家跨国公司、国际建筑师协会,以及众多知名建筑事务所与建筑研究机构代表发起的主动式建筑(Active House)认证体系值得关注。主动式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全寿命周期内,在关注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与建筑的健康性和舒适性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良好生活为目标的一种建筑理念,强调软性设计对节能的贡献,反对超出合理范围的建筑节能。需要指明的是,主动式建筑仍然是一种认证标准,其能源主张不可能适应中国所有建设状况。中国目前不是获得认证的建筑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缺少基本的绿色意识,造成绿色成为独立于建筑设计之外的一种设计。基本的绿色建筑设计强调将绿色作为建筑师自然运用的基本设计策略整合进建筑创作之中,而非只是对应标准或者认证体系的设计。
    7)彭琛、江亿、姜克隽在“中国建筑能耗总量上限的确定”一文中指出,“我国不能延续发达国家依靠提高能效实现节能的道路,室内环境营造或者其他用能需求的增加,使得通过提高能效而控制能耗难以实现。现有研究指出,我国建筑节能应以实际能耗数据为导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发展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路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