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现代平等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Modern Equality Theory
  • 作者:金辛迪
  • 英文作者:Jin Xindi;Tsinghua University;
  • 关键词:近现代平等理论三阶段 ; 划分依据 ; 各阶段特征
  • 英文关键词:threestages;;development;;modern Equality Theory;;standard of division;;features of each stage
  • 中文刊名:SSJI
  • 英文刊名:Academics
  • 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学术界
  • 年:2019
  • 期:No.250
  • 语种:中文;
  • 页:SSJI201903019
  • 页数:11
  • CN:03
  • ISSN:34-1004/C
  • 分类号:169-178+234
摘要
目前,近现代平等理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权利平等的确立与实现。第二阶段为19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末,对经济平等的追求以及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成。第三阶段以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为发端进入当代,正义之平等重归理论视野并占据政治哲学分析的核心。将每一阶段的突出特征、理论代表人物与作品、对平等实践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期待形成一种健全的、综合的、宏观的近现代平等理论视野。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e basis for the division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quality Theor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was from mid-17 th to 18 th centuries,the establishment and realization of equal rights. The second stage was from the 19 thcentury to the end of 60 s of 20 th century,the pursuit of economic equal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lfare state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third stage entered the contemporary era with Rawls' s theory of Justice in 1971,which marked the return of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justice and equality,and occupied the core of political philosoph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each stage,the theoretical representative figures and works,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practice of equality,expecting to form a sound,comprehensive and macro perspective of Modern Equality Theory.
引文
[1]姚大志:《什么是社群主义》,《江海学刊》2017年第5期。
    [2]姚大志:《平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19页。
    [3][25][26][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80-481、484、364-365页。
    [4][21][52][53][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下卷,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18、525、511-553、511页。
    [5][英]亨利·萨姆纳·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97页。
    [6]高瑞泉:《平等观念史论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6页。
    [7][20][4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72、50页。
    [8]参见[美]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杨通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3-26页。
    [9][英]霍布斯:《利维坦》第一卷,刘胜军、胡婷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7页。
    [10][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526页。
    [11][12]参见[英]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翟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18-21页。
    [13]参见[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高修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54-56页。
    [1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18页。
    [15]参见[美]W·克里昂·斯考森:《飞跃5000年》,毛喻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5年,第26-41页。
    [16][17][18][1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曹冬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3、3、6、166页。
    [22]“蒸汽化”:1785年瓦特的第一台改良蒸汽机问世,之后随着瓦特进一步发明压力计、离心式调速器等,完成了对整个蒸汽机的改良。从英国开端,遍及整个欧洲及美国,蒸汽机先后在纺织、冶金、采矿、铁路交通、机械制造领域迅速普及,从而推动欧洲快速进入工业化革命时期。
    [23]“英雄般的”评价来源于罗尔斯,罗尔斯在《政治哲学史讲义》“马克思讲座”开篇就评价了:“鉴于马克思的生活处境,他作为一位理论经济学家和政治社会学家的成就是非凡的,事实上可以说是英雄般的”。
    [24][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136页。
    [28][35][美]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14、15页。
    [29][33][34][英]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北大出版社,2000年,第25、11、11页。
    [30]朱旭红:《论社会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对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的批判》,《浙江学刊》2012年第3期。
    [31][英]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四卷(下),奚瑞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364页。
    [32]在第二国际解体之前,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虽然存在一些认识分歧,如对待资本主义的方式是渐进改造还是武装夺取政权,但都属于社会主义内部分歧。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这种分歧因为一战而激化,1917年俄国革命胜利,主张必须通过武装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主义政党,更名为共产党,1919年在苏联领导下第三国际成立,又称共产国际,和社会民主主义正式分裂。
    [36][37]冉隆勃、黄跃秋:《英国的“福利国家”---其由来、发展与面临的问题》,《欧洲研究》1985年第4期。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摘自《保护关税派、自由贸易派和工人阶级》,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84页。
    [39]Derek Fraser,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84,pp.164-172.
    [40]《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6页。
    [42][英]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8页。
    [43][加]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88-89页。
    [44][48][49][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18、21-27、35页。
    [45][印]阿玛蒂亚·森:《再论不平等》,王利文、于占杰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99页。
    [46][47][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50][美]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1页。
    [51][英]G·A·柯亨:《拯救正义与平等》,陈伟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8-86页。
    [54][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3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