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性、都市乡民与包容性城市建设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thnicity,Urban Villagers and Inclusive Urban Construction
  • 作者:王兴周
  • 英文作者:Wang Xingzhou;
  • 关键词:族群性 ; 城市化 ; 都市乡民 ; 族群性强度 ; 宽容
  • 英文关键词:ethnicity;;urbanization;;urban villagers;;ethnic intensity;;inclusiveness
  • 中文刊名:MZYJ
  • 英文刊名:Ethno-National Studies
  • 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1-25
  • 出版单位:民族研究
  • 年:2017
  • 期:No.225
  • 语种:中文;
  • 页:MZYJ201701002
  • 页数:14
  • CN:01
  • ISSN:11-1217/C
  • 分类号:11-23+126
摘要
城市化给农村人提供了凸现"族群性"的机会,族群性是"都市乡民"群体生成的主要逻辑线索。进入省内本地城市的农村人属于低族群性强度群体;跨省流动进入城市的汉族农村人属于中族群性强度群体;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属于高族群性强度群体。族群性与城市性互动的过程就是族群性的再造、重生过程,也是族群性丰富城市性的过程,族群性可以成为都市发展的独特资源。宽容性是包容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城市性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城市宽容社会提供了条件和有利基础,但城市的宽容氛围不会自动形成,有赖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努力。
        Urbanization provides a chance for villagers to highlight their ethnicity,which is main logic thread of the growth of urban villagers community.Villagers who move to cities inside the province belong to low-level ethnic intensity group;Han villagers who move to cities outside the province belong to middle-level ethnic intensity group;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who move to cities belong to high-level ethnic intensity group.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thnicity and urbanity is the process of recreation and rebirth of ethnicity and also the process of enrichment of urbanity with ethnicity,which may become unique resource of urban development.Inclusion is foundation and key of inclusive urban construction.Urbanit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vide condition and beneficial foundation for inclusive society of Chinese cities.However,the inclusive atmosphere of city cannot automatically come into being.The emergence of the inclusive atmosphere relies on joint efforts of various social forces.
引文
(1)甘斯的《都市乡民》一书是对波士顿“西区”进行参与观察研究的成果。西区是一个典型的都市乡村。一方面,西区拥有典型的都市环境。人口密度很大,人口异质性很强,具有很好的匿名环境。另一方面,西区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同一族群内部的西区人很多互相熟识,族群会自发处理很多共同问题和困难;在族群之间,共同的居住环境和共同利益(还有与地主的长期联合斗争)塑造了足够的团结性,使大家可以保持友好精神。对于绝大多数西区人来说,西区生活与乡村生活、小城镇生活、郊区生活没有不同。参见Herbert J.Gans,The Urban Villagers:Group and Class in the Life of Italian-Americans,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2,pp.3-17。
    (2)参见国家统计局:《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2年2月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2月28日发布)。
    (1)参见王兴周:《珠江三角洲新市民的乡民性与人的城市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2)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3)参见[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182页。
    (4)参见Barry V.Johnston and William C.Yoels,“On Linking Cultural and Structural Models of Ethnicity:A Synthesis of Schooler and Yancey,Ericksen,and Juliani,”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3,No.3,1977。
    (5)ethnicity是在20世纪50-60年代才出现的一个新词,20世纪80年代中传入中国大陆以后因其多义而出现“族性”、“族群性”、“民族性”、“种族性”、“族裔性”、“民族认同”、“民族意识”、“民族关系”、“族群本质”、“族群属性”等众多汉语译法。参见丁瑶:《“族性”一词在中国的运用》,《民族论坛》2013年第9期。
    (6)(8)参见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7)参见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9)参见王希恩:《族性及族性张扬——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试解》,《世界民族》2005年第4期。
    (1)参见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2)参见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参见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4)参见Gregory E.Guldin,“On Ethnicity in Hong Kong,”Current Anthropology,Vol.19,No.1,1978。
    (5)参见肖艳平:《从“客家民系”到“客家族群”——客家研究概念之转变》,《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6)参见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粤东地区潮客村落的比较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7)参见王晓路:《种族/族性》,《外国文学》2002年第6期。
    (8)参见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9)参见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0)参见满珂:《人类学的族群研究:概念与实质探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11)沃斯(Louis Wirth)认为,以种族、民族差异为内容的都市人口异质性与城市规模呈正相关。根据沃斯的分析,在当时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美国,百万及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的居民中外国出生的移民及其子女占到约三分之二,这个比例随城市人口数量递减,到农村地区就只有大约六分之一;大城市吸引的黑人和其他少数种族群体也比中小规模的城镇多得多。参见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4,No.1,1938。
    (1)王琛发现,在深圳的流动苗族生意人就将“民族身份”作为一种经商策略,彰显民族身份来获得符号的资本转化,他们把民族服装作为一种边界符号,将自己与主体民族(汉族)区别开来,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与行商空间。他们穿民族服装,起初是因为民族习惯。但当他们发现“穿民族服装东西好卖”这个市场逻辑后,民族服装就被他们有意识地当成一种标识而加以强化和展示了。对民族身份的利用是不少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文化策略。参见王琛:《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对一个苗族流动群体的个案研究》,《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何明、木薇以昆明布依巷为例研究了城市族群流动与族群边界的建构过程。他们发现,布依巷在布依族眼中是他们在昆明的“家”。当他们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都市时,这里是无偿寄居的“招待所”;当他们遭遇困难无处可去时,这里是得到收留和帮助的“庇护所”;当他们渴望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时,这里是“会所”;当他们的传统节日来临时,这里是共同欢度的场所。参见何明、木薇:《城市族群流动与族群边界的建构——以昆明市布依巷为例》,《民族研究》2013年第5期。
    (2)参见Leo Driedger,“Toward a Perspective on Canadian Pluralism:Ethnic Identity in Winnipeg,”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Cahiers canadiens de sociologie,Vol.2,No.1,1977。
    (3)参见徐杰舜:《论族群与民族》,《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4)参见翟时雨:《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页。
    (5)参见崔志远:《中国区域文化考论》,《燕赵学术》2007年第1期。
    (1)费歇尔这一中性的概念避免了将亚文化与反常和失范联系在一起,从而将城市定义为亚文化价值体系的拼图,而不是反常紊乱的社会。
    (2)参见Claude S.Fischer,“Toward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0,No.6,1975。
    (3)(5)参见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6年4月28日发布)。
    (4)“城式化”是辜胜阻先生根据沃斯的城市性理论提出来的一个概念,重点突出“城市生活方式化”这一内涵。“城式化”指的是乡村居民在生活方式方面达到或接近城市水平,由城市的扩散效应实现,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特征(包括规范、价值观、生活观念、发明、创新等等)向非城镇地区扩散。参见辜胜阻:《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对策》,《人口研究》1991年第5期。
    (1)参见周大鸣、杨小柳:《珠江流域的族群与文化略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2)(3)参见乔晓春、黄衍华:《中国跨省流动人口状况——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人口与发展》2013年第1期。
    (4)参见胡武贤、游艳玲、罗天莹:《珠三角农民工同乡聚居及其生成机制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5)参见王代林:《“四川村”“村民”的异乡心声》,《四川日报》2008年3月4日。
    (6)参见曹军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7)参见郑信哲:《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问题》,《兰州学刊》2015年第7期。
    (1)参见盘小梅、汪鲸:《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进程——以广东珠三角城市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2)参见李林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支持》,《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3)参见黎明泽:《浅论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社会认同“内卷化”——以沿海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例》,《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4)参见刘东旭:《流动的族群与族界——从东莞彝人群体看当下城市民族关系》,《文化纵横》2012年第1期。
    (5)转引自Leo Driedger,“Toward a Perspective on Canadian Pluralism:Ethnic Identity in Winnipeg,”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Cahiers canadiens de sociologie,Vol.2,No.1,1977。
    (6)参见Claude S.Fischer,“Toward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0,No.6,1975。
    (7)不包括禁忌性习惯,如穆斯林的饮食习惯。
    (1)参见Claude S.Fischer,“Toward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0,No.6,1975。
    (2)参见Leo Driedger,“Toward a Perspective on Canadian Pluralism:Ethnic Identity in Winnipeg,”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Cahiers canadiens de sociologie,Vol.2,No.1,1977。
    (3)参见周大鸣、李陶红:《中国都市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反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4)参见何一民:《民族性与边疆性:新疆城市发展的特点》,《民族学刊》2015年第2期。
    (5)参见陈纪:《互动与调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路径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
    (1)参见刘昱彤、唐梅:《论族群认同在城市民族社区发展中的作用——以沈阳西塔为例》,《民族论坛》2011年第6期。
    (2)参见Herbert J.Gans,The Urban Villagers:Group and Class in the Life of Italian-Americans。
    (3)参见Michael J.Eula,Between Peasant and Urban Villager Italian-Americans of New Jersey and New York,1880-1980:The Structures of Counter-Discourse,New York:Peter Lang,1993。
    (4)参见Leo Driedger,“Toward a Perspective on Canadian Pluralism:Ethnic Identity in Winnipeg,”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Cahiers canadiens de sociologie,Vol.2,No.1,1977。
    (5)参见Erman Tahire,“Becoming‘Urban’or Remaining‘Rural’:The Views of Turkish Rural-to-Urban Migrants on the‘Integration’Ques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ddle East Studies,Vol.30,No.4,1998。
    (6)参见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1)参见陈纪:《西方族群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综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2)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2(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3)参见裴丽、姚荣:《包容性发展与城市市民幸福指数——城市建设的新思路》,《经济导刊》2011年第10期。
    (4)该年度出现过一篇文章:《包容性的城市:面向所有人的城市》,《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第19期。作者未署名。
    (5)参见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The American Joural of Sociology,Vol.44,No.1,1938。
    (1)参见Samuel A.Stouffer,Communism,Conformity and Civil Liberties,New York:Doubleday&Co.,1955。
    (2)参见Claude S.Fischer,“A Research Note on Urbanism and Toleranc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6,No.5,1971。
    (3)NORC(The 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的GSS(General Social Surveys)数据是指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4)参见Thomas C.Wilson,“Urbanism and Tolerance:A Test of some Hypotheses Drawn from Wirth and Stouffer,”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0,No.1,1985。
    (5)参见Steven A.Tuch,“Urbanism,Region,and Tolerance Revisited:The Case of Racial Prejudi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2,No.4,1987。
    (6)参见Abrahamson Mark and Valerie J.Carter,“Tolerance,Urbanism and Reg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1,No.2,1986。
    (7)参见Thomas C.Wilson,“Urbanism,Migration,and Tolerance:A Reassess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6,No.1,1991。
    (1)参见伍雄武:《对多样性的宽容——论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之一》,《思想战线》2005年第6期。
    (2)参见张禹东:《宽容:一种生存方式——以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实践为例》,《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
    (3)参见解琦:《城市宽容度促进创意产业集聚——以巴黎玛黑区为例》,《天津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4)参见李培挺:《宽容:世界城市精神的基础理念——兼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5)参见冯建军:《宽容:当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6期。
    (6)《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俞正声作出批示》,新华网,2016年1月6日。
    (1)参见罗建文、赵嫦娥:《论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宽容精神》,《探索》2012年第5期。
    (2)参见王连伟、王丽霞:《包容性发展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3)参见[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69-37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