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降、天降与天谴:天灾观念源流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mperor Di,Heaven and Condemn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Natural Disaster
  • 作者:闵祥鹏
  • 英文作者:Min Xiangpeng;
  • 关键词:先秦 ; 汉唐 ; 天灾 ; 天谴 ; 天人观念
  • 中文刊名:WORL
  • 英文刊名: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 机构: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中心;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06-15
  • 出版单位:世界宗教研究
  • 年:2018
  • 期:No.171
  • 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编号:2018-CX-015)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ORL201803008
  • 页数:12
  • CN:03
  • ISSN:11-1299/B
  • 分类号:59-70
摘要
天灾观是中国传统社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教灾难观念。但在殷商卜辞中却未发现任何"天"与"灾"连用的卜辞,灾也未能从具象的专指名词转变为完全抽象的泛指概念。周代以后,天降之灾的表述频频出现,表明"天灾"作为整体概念已形成,其所涵盖的内容也与汉唐以后基本相同。周代天灾观的形成,不仅体现了周人对上天神秘感的尊崇以及对天道规则的思考,也是阶层分化、国家出现后王权独尊社会体制的必然要求。天灾成为构建神权至上与天人感应理念的现实佐证,上天信仰则为解释水、旱等外部灾难提供了神学依据,二者互为表里。汉代以后,灾异天谴与修德应天逐渐构架起一整套蕴含神学色彩的理论体系。天灾由展示神权威严的现实表征,演变为制约皇权的重要方式,成为约束君主权力、整肃政治秩序与规范伦理道德的自然征兆与逻辑起点。帝降、天降与天谴,从自然崇拜、神灵信仰到宗教哲学三个维度体现出宗教灾难认知的逐步演变。
        
引文
(1)“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概念,“天”的空间性增加了直观感。尤其是水、旱等灾害较多以外力形式出现,因此这种直观表现使普通民众将灾害视为天灾。
    (2)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暨南大学出版社,1939年版影印本,第1页。
    (3)[法]艾田蒲:《中国之欧洲》(上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90页。
    (1)黄泽苍:《中国天灾问题》,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73页。
    (2)伊藤计:《董仲舒の灾异说──高庙园炎对という上奏文を中心にして》,《集刊东洋学》41卷,1979年。日原利国:《灾异と谶纬──汉代思想へのアプローチ》,《东方学》43卷,1972年;收入氏著《汉代思想の研究》,东京:研文出版,1986年。泽田多喜男:《董仲舒天谴说の形成と性格》,《文化》31卷3号,1968年。岩本宪司:《灾异说の构造解析-何休の场合》,大阪大学中国学会编《中国研究集刊》17号,1995年。釜田启市:《〈汉书·五行志〉灾异理论の再検讨》,大阪大学中国学会编《中国研究集刊》18号,1996年;《前汉灾异说研究史》,大阪大学中国学会编《中国研究集刊》25号,1999年。黄肇基:《汉代公羊学灾异理论研究》,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王保顶:《汉代儒学灾异观及其现代意义》,《安徽史学》1997年1期。黄朴民:《何休阴阳灾异思想析论》,《中国史研究》1999年1期;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陈侃理:《谶纬与灾异论》,《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4)余永梁:《殷虚文字续考》,《国学论丛》1928年第4期,第6页;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2《甲骨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1页;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3年,第3200页。
    (5)Sarah Allan,On the Identity of Shang Di上帝and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a Celestial Mandate(Tian Ming天命),Early China,2007,Vol.31,p.1.
    (6)H.G.Creel,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p.493.
    (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2页。
    (1)“帝”字的意义学者有多种解释:一是帝谓天帝。《周礼》大宗伯职,天神有昊天上帝及五帝;二是禘祭之禘。象架木或束木燔以祭天之形,为禘之初文;三是象花蒂之形,“寓生殖崇拜之义”,殷人所尊的帝的初意即为宇宙万物的始祖,是宇宙万物的生殖之神。盖帝乃蒂之初字。蒂为花之主,故引申而为人之主;四是以为象太阳之形,寓日神崇拜之义;五是生物之始,与天合德,故帝足以配天,虞夏禘黄帝,殷周禘喾,禘其祖之所出,故禘字从帝也。谓现实政权之代表,死后提升为灵魂世界之最高主宰,让其权力于嗣王、嗣王得称为天子,惟天子才有资格祭天,商周社会所有祭祀活动,无非昭示其世袭君权出诸神授;六是人君,第三期卜辞以后,殷王多以“帝”代“王”的称号,如帝甲、文武帝,可见殷人主喜好夸耀权力,上比于天的心态。总之,其主要为人主或为天神之意。(清)孙诒让:《孙氏契文举例》,蟫隐庐印行,1927年;叶玉森:《说契》,《学衡》1924年第31期;王国维讲授,刘盼遂记《说文练习笔记》,《国学论丛》第二卷第二号,商务印书馆,1930年;叶玉森:《殷墟书契前编集释》卷一,大东书局督印叶葓渔先生遗著同人会,1934年;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严一萍:《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考释》,艺文印书馆,1978年;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一,上海书店,1985年;杨树达:《卜辞求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卷上,中华书局,1962年;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张桂光:《殷周“帝”“天”观念考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连劭名:《甲骨文“玉”及相关问题》,《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释稿》,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戴家祥主编,潘悠等编纂《金文大字典》,学林出版社,1995年。
    (2)胡厚宣:《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下),《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第109页。
    (3)自然灾害与自然现象有着明显区别,邹逸麟先生则指出:“所谓灾害,是指当自然界的变异对人类社会造成不可承受的损失时,才称之谓灾害。干旱、洪涝、地震、海啸,如果发生在荒无人烟的地区,也就不称其为灾害。”参见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编《自然灾害与中国历史社会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4)胡厚宣:《殷卜辞中的上帝与王帝》(上),《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第31页。
    (1)(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华书局,2015年,第39页。
    (2)该字在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广韵》:音馋,鳥物也。陈梦家、陈邦怀、杨树达、于省吾皆有论述,均认为其为灾害,只是胡厚宣、詹鄞鑫认为其应为具体灾害,比如鸟灾,而其他学者则认为是抽象的灾害。詹鄞鑫:《释》,《语言研究》1985年第1期,第181页。
    (3)胡厚宣:《殷卜辞中的上帝与王帝》(上),《历史研究》,第32页。
    (4)闵祥鹏:《历史语境中“灾害”界定的流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11期,第13页。
    (5)灾有“、、、、”等字形。其中灾字之、、三形,尤其显示出洪水滔天之势。罗振玉先生认为:“其作、等状者。象横流汜滥也。”王襄、商承祚、徐中舒等先生均赞同此说。另外有、等字形,“象水壅之形,川壅则为巛也”。叶玉森先生按古代洪水为,故契文“”象洪水。参见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卷中),中华书局,2006年,第403页;叶玉森:《述学:说契》,《学衡》1924年第31期,第11页;王襄:《古文流变臆说》(上编),新华书店,1961年,第29页。
    (6)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1230页。
    (1)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577页。
    (2)同上,第580页。
    (3)朱凤瀚:《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197页。
    (4)David N.Keightley,The Religious Commitment:Shang Theology and the Genesis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History of Religions,1978,No.17(3/4),pp.211-225.
    (5)R.K.Flad,Divination and Power:A Multiregional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acle Bone Divination in Early China,Current Anthropology:A World Journal of the Sciences of Man,2008,p.403.
    (1)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上),中华书局,1993年,第118页。
    (2)(汉)班固:《白虎通义》,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20页。
    (3)(汉)高诱注《战国策》第三册《魏策》,上海书店,1987年,第27页。
    (4)卦辞言“有眚”,爻辞言“有灾”兼言“有眚”。灾与眚,后果相同,其缘由有别。灾是外来之祸,眚是自致之过。六三失牛,祸自外来,是灾,不是眚。上九轻举妄行,祸是自己造成的,最须警惕戒慎。参见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05页。
    (5)[英]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0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卷24,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刊本,第410页。
    (1)[英]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著,徐育新等译,汪培基校《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2)闵祥鹏:《郊庙歌辞与唐代国家祈福禳灾观念》,《浙江学刊》2014年第4期,第26页。
    (3)(清)孙星衍撰,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卷4,中华书局,1986年,第212页。
    (4)同上,卷25,第506页。
    (5)(汉)韩婴著,许维遹校注《韩诗外传集释》卷5,中华书局,1980年,第197页。
    (6)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27页。
    (7)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第158-159页。
    (8)David W.Pankenier,The Cosmo-Political Background of Heaven's Mandate,Early China,1995,Vol.20,pp.121-176.
    (9)(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3,第336-339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卷32,第153页。
    (2)(汉)高诱注,(清)毕沅校,余翔标点《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34-135页。
    (3)Paul Carus,Chinese Philosophy,The Monis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96,Vol.6,No.2,p.237.
    (4)Sarah Allan,On the Identity of Shang Di上帝and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a Celestial Mandate(Tian Ming天命),Early China,2007,Vol.31,p.1.
    (5)(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498页。
    (6)闵祥鹏:《柳宗元与中唐的灾害新思维》,《中州学刊》2011年第4期,第170-173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卷32,第562页。
    (8)(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220页。
    (1)王震中:《商周之变与从帝向天帝同一性转变的缘由》,《历史研究》2017年第5期,第10页。
    (2)《春秋繁露义证》,第319页。
    (3)(宋)李昉:《太平御览》卷76“皇王部一·叙皇王上”,中华书局,1966年,第356页。
    (4)同上,第354页。
    (5)(汉)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第116页。
    (6)伊藤计:《董仲舒の灾异说──高庙园炎对という上奏文を中心にして》,《集刊东洋学》41卷,1979年,第21页。
    (7)(汉)班固:《汉书》卷85“谷永传”,第3450页。
    (8)《春秋繁露义证》,第259页。
    (9)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645页。
    (10)(汉)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第2498页。
    (11)(唐)张楚:《文辞雅丽策》,《文苑英华》卷485,中华书局,1966年,第2474页。
    (1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30“郎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054页。
    (13)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卷19,中华书局,1987年,第538页。
    (1)(汉)扬雄撰,李轨注,宋咸、吴祕、司马光重注《扬子法言》卷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96册,北京出版社,2012年,第349-350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29“河渠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9页。
    (3)(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1690页。
    (4)同上,第1691页。
    (5)(汉)班固:《汉书》卷27“五行志”,第1479页。
    (6)(唐)房玄龄:《晋书》卷27“五行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803页。
    (7)[英]弗雷泽著,阎云祥、龚小夏译《魔鬼的律师:为迷信辩护》,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4页。
    (8)(宋)李昉:《太平御览》卷76“皇王部一·叙皇王上”,第355页。
    (9)(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67页。
    (10)(汉)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第307页。
    (1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30“郎顗传”,1074页。
    (1)(唐)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62,中华书局,1979年,第1308页。
    (2)(汉)班固:《汉书》卷4“文帝纪”,第128页。
    (3)《汉书》卷75“李寻传”,第3193页。
    (4)(宋)王若钦:《册府元龟》卷106“帝王部·惠民二”,中华书局,1960年,第1267页。
    (5)(唐)刘昫:《旧唐书》卷36《天文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4页。
    (6)John S.Major,The Meaning of Hsing-te,Chinese Ideas about Nature and Society:Studies in Honor of Derk Bodde,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p.283.
    (7)(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109“政事·禁约下”,中华书局,1959年,第567页。
    (1)吴进安:《孔子之仁与墨子兼爱比较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第11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