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流域同心圆纹眼睛人面岩画文化内涵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晓勇
  •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 ; 同心圆纹眼睛 ; 人面岩画 ; 文化内涵
  • 中文刊名:MZYS
  • 英文刊名:National Arts
  • 机构:兰州大学;
  • 出版日期:2015-03-15
  • 出版单位:民族艺术
  • 年:2015
  • 期:No.123
  • 基金: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研究”(14YJC760053)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ZYS201502015
  • 页数:7
  • CN:02
  • ISSN:45-1052/J
  • 分类号:79-85
摘要
人面岩画在西辽河流域岩画系统中是独具特色的一类岩画,同心圆纹眼睛人面岩画类型在整个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中最具特殊性。同心圆纹眼睛人面岩画的制作突出对眼睛的特殊刻画,在西辽河流域的远古文化中也屡见不鲜,是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核心母题,且具有连续性与创造性。磨刻同心圆纹眼睛人面岩画是史前人类对巨石崇拜的表现形式,而对眼睛崇拜的独特艺术实践,是西辽河流域确实存在一种古老的"眼睛威力"的日神崇拜
        
引文
1 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7-42页。
    2 张亚莎《赤峰岩画在中国岩画研究格局中的地位与意义》,《岩画学论丛》(第1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10页。
    3 陈兆复《古代岩画》,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91页。
    4 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67页。
    5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翁牛特旗岩画调查的数据;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编《赤峰翁旗岩画调查报告》(内部资料),2013年。
    1 吴甲才《内蒙古翁牛特旗白庙子山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斗七星岩画》,《北方文物》2007年第4期。
    2 “巨薯石”,是白庙子山的一块巨石,因这块岩石形似一个巨大的红薯而得名,石头上的岩画非常密集,称为巨薯石岩画,经“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翁牛特旗岩画考察队”白庙子山调查组仔细辨析,确认上面密布着14个形态各异的眼睛人面岩画,岩石顶部还有19个排列似星象图的凹穴岩画。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翁牛特旗岩画调查的数据。
    3 Anati,The Civilisation Of Rocks,EDIZIONI DEL CENTRO,2008,p.261.转引自杨超、范荣南《追寻沙漠里的风:巴丹吉林岩画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32页。
    4 [意]埃曼努尔·阿纳蒂《艺术的起源》,刘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页。
    5 赵振才《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岩画古迹》,《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
    6 鄂·苏日台《从民俗学探索岩画起源》,《岩画》(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1 马昌仪、刘锡诚《石与石神》,学苑出版社,1994年,第8页。
    2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59页。
    3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5 [英]麦克斯·缪勒《比较神话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2页,第2页。
    6 盖山林《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131页。
    7 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92年,第65页。
    8 [法]葛兰言《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2页。
    1 转引自刘盼遂《说文练习笔记》,《国学论丛》第二卷第1期。
    2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208页。
    3 盖山林《阴山岩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8页。
    4 何新《诸神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15页。
    5 参见[英]J.E.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汪宁生译,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327-328页。
    6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中华书局,1980年,第1452页。
    7 郭沫若《殷契粹编》,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355页。
    8 [美]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汪涛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8页。
    9 13[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6-287页。
    10(清)马骕《绎史·一》,中华书局,2002年,第30页。
    11 12[德]W.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萧师毅、陈祥春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1页。
    14增田精一《世界博物馆全集·埃及国家博物馆》(卷17),台湾文化有限出版,1983年,第2页。
    1 吴甲才《红山岩画》,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06页。
    2 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2页。
    3 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4 [美]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4页。
    5 叶舒宪、萧兵《老子的文化解读:性与神话学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1页。
    6 Ginbuta,M.The language of the Goddess.San Francisco.San Francisco,1989.p.221-230.转引自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30页。
    7 [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8 Ernest H.Gombrich:The serp of order.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decorative art.Oxford,Phaidon,1979,p.264.
    9 孙晓勇《作为一种眼睛信仰的岩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0 [法]安德烈·勒鲁瓦-古昂《史前宗教》,俞灏敏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36页。
    1 A.M.Potts,The World’s Eye.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2,P.2.
    2 [德]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李以洪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
    3 [美]马丽加·金芭塔丝《活着的女神》,叶舒宪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8年,第21页。
    4 图片采自:古代蜻蜓眼纹饰的来源,中国琉璃网:http://www.liuliart.cn/Article/HTML/Article_1599.html.
    5 张亚莎《赤峰岩画在中国岩画研究格局中的地位与意义》,《岩画学论丛》第1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3页。
    6 孙守道、郭大顺《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文物》1986年第8期。
    7 苏布德《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年第2期。
    1 E.Gombrich,The Sensn of Order: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Decorative Art.Oxford,1979,p.224.
    2 [日]林巳奈夫《所谓饕餮纹表现的是什么》,《日本考古学研究者中国考古学研究论文集》,蔡凤书译,东方书店,1990年,第136页。
    3 [苏]M·马季耶《古埃及的张嘴睁眼仪式》,《宗教和无神论历史问题》1958年第5期;转引自[苏]A.A.福尔莫佐夫《苏联境内的原始艺术遗存》,路远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页。
    4 [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杨民等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0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