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市民电影:1930年代初期行将没落的中国主流电影特征——无声片《银幕艳史》(1931)简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ld Townspeople Film in 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Declining Mainstream Film in the Early 1930s—A Brief Analysis on Silent Film “Adventure of an Amorous Film-star”( 1931)
  • 作者:袁庆丰
  • 英文作者:YUAN Qing-feng;Institute of Film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关键词:旧市民电影 ; 新市民电影 ; 左翼电影 ; 新民族主义电影 ; 《银幕艳史》
  • 英文关键词:Old townspeople film;;new townspeople film;;left-wing film;;neo-nationalism film;;"Adventure of an Amorous Film-star"
  • 中文刊名:HSX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民国电影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4-09-15
  • 出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4
  • 期:v.36;No.212
  • 语种:中文;
  • 页:HSXX201405014
  • 页数:6
  • CN:05
  • ISSN:33-1347/C
  • 分类号:112-117
摘要
旧市民电影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左翼电影为代表的新电影出现之前中国电影主流的唯一代表,其文化传统性、道德教化性、低端娱乐性以及社会批判立场的保守性等方面的特征和体现,使得它在成为鸳鸯蝴蝶派文学电子影像版的同时,又是后来一切新电影形态生发和各自前行的基础。前两年才向民众公映的《银幕艳史》再一次证明,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出品的这部无声片是旧市民电影行列中的又一个新证据。
        The old townspeople film in the early 1930 s is the only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mainstream film befo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new film,marked by the left-wing film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tradition,moral education,low-end entertainment and conservative social critical position,and etc. enable it on the one hand to become the electronic image version of the literature of"Mandarin Duck and Butterfly School",on the other hand,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ll new film styles. "Adventure of An Amorous Film-Star",released in 1931 by Mingxing Film Company and open to the public a couple of years ago,proved to be a new evidence of being an old townspeople film.
引文
[1]程步高.我几年来导演的经过[G]//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1.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396.
    [2]凌鹤.世界名导演评传(中国之部)[G]//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3.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246.
    [3]宣景琳.我的银幕生活[G]//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4.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484.
    [4]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5]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J].明星,1935,1(3).
    [6]郑正秋.明星未来之长片正剧[J].晨星,1922,(创刊号).
    [7]袁庆丰.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读解[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8]张石川.敬告读者[J].晨星,1922,(创刊号).
    [9]范伯群.“电戏”的最初输入与中国早期影坛——为中国电影百年纪念而作[J].江苏大学学报,2005,(5):1-7.
    [10]袁庆丰.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生态的低俗性及其实证读解[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1]袁庆丰.黑夜到来之前的中国电影——1937年现存国产影片文本读解[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12]银幕艳史(前、后集)之前集本事[G]//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2039-2041.
    1参见张真《〈银幕艳史〉——女明星作为中国早期电影文化的现代性体现》,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61-70页。张真博士出席了2012年5月2日的公映并做了即席发言,她的更多意见参见氏著《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沙丹、高晓兰、高丹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
    2在对中国早期电影的研究中,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是史有定论的,但旧市民电影和新市民电影这两个概念,以及本文提及的新民族主义电影,只有我一个人在提出和论证。前几年,我曾经将联华影业公司1936年出品的有声片《浪淘沙》定性为自成一体的“新浪潮电影”,见拙作《新浪潮——19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历史性闪存——〈浪淘沙〉:电影现代性的高端版本和反主旋律的批判立场》,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第1期。现在看来,这种划分有误,《浪淘沙》应被视为左翼-国防电影。对此观点予以修正的文章我已经写好了两篇,但迄今尚无机会发表,敬请等待。
    3参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37-338页。就是新、旧文学互动借鉴,新文学吸收了旧文学的东西,譬如表现技巧,旧文学也吸收了新文学的东西,譬如思想理念。20世纪40年代,雅俗共流到了一个新的阶段,30年代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老海派,被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新海派取代——张氏小说带有非常鲜明的传统小说特征,成为雅俗文学从互渗、互动直至共流的一个有力证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