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变韵与事件结构的语法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flectional rhyme changean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event structure
  • 作者:张慧丽 ; 潘海华
  • 英文作者:ZHANG Huili;PAN Haihua;
  • 关键词:有界 ; 无界 ; 事件结构 ; 动词变韵 ; 语法化
  • 英文关键词:boundedness;;unboundedness;;event structure;;inflectional rhyme change;;grammaticalization
  • 中文刊名:YWZG
  • 英文刊名: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
  • 出版日期:2019-01-10
  • 出版单位:中国语文
  • 年:2019
  • 期:No.388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4ZDB102)的支持
  • 语种:中文;
  • 页:YWZG201901008
  • 页数:17
  • CN:01
  • ISSN:11-1053/H
  • 分类号:76-90+129-130
摘要
河南方言广泛存在用系统的动词屈折来表示语法意义的现象,学界称为"动词变韵"。本文从事件结构和句法结构的互动入手,综合考察河南方言动词变韵的分布和功能,并检讨动词变韵的"完成体"说。本文认为,整个动词短语有界才是动词变韵的必要条件,而后加数量成分、处所词、动词重叠等则是使动词短语有界化的手段,因而动词变韵应该从事件结构本身的"有界/无界"来解释,而与语法意义的"体"无关。动词变韵形成的早期可能是动词与某后缀的合音,但有的已经高度结构化、不可逆化,共时层面表现为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与补足语之间互动来分化有界与无界的一种语法化手段。
        In Henan dialects, systematic verb inflection, named as inflectional rhyme change, is widely applied for the indication of grammatical meaning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of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vent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examines the hypothesis that inflectional rhyme change can denote perfective aspect. It is proposed that inflectional rhyme change depends on the boundedness of the event rather than grammatical aspect. Besides, this inflectioral rhyme change may have derived from phonological merge but later evolv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oundedness and unboundedness together with verb complements.
引文
曹牧春 2007 《河北威县方言的D变韵》,《语言学论丛》第三十六辑,商务印书馆。
    陈平 1988 《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顾阳 2007 《时态、时制理论与汉语时间参照》,《语言科学》第4期。
    郭泽 2010 《辉县方言变声和变韵现象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贺巍 1965 《获嘉方言韵母变化的功用举例》,《中国语文》第4期。
    贺巍 1989 《获嘉方言研究》,商务印书馆。
    黄伯荣廖序东 2007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蓝生 2000 《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近代汉语研究探源》157-167页,商务印书馆。
    蒋严 潘海华 1998/2005 《形式语义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巧兰 2013 《河北赵县方言的D变音》,《语文研究》第3期。
    李仕春艾红娟 2009 《山东方言里的语法变调》,《方言》第4期。
    李学军 2016 《河南内黄方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勋宁 1988 《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5期。
    陆俭明 1999 《“着”(zhe)字补议》,《中国语文》第5期。
    马希文 1982 《关于动词“了”的弱化形式》,《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
    木村英树 1983 《关于补语性词尾“着/zhe/”和“了/le/”》,《语文研究》第2期。
    饶宏泉 2011 《汉语方言三种体标记的共用分布与特征互动》,《语言研究》第3期。
    沈家煊 1994 《语法化研究纵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 1995 《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 2004 《再谈“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商务印书馆。
    石毓智 1992 《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王晨 刘伟 2014 《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完成体标记“了”的研究》,《语言科学》第4期。
    王森 1998 《郑州荥阳(广武)方言的变韵》,《中国语文》第4期。
    王晓娜 2015 《现代汉语连动结构的再研究》,第十三届英国教学研究会论文,2015年7月,英国牛津大学。
    辛永芬 2006 《河南浚县方言的动词变韵》,《中国语文》第1期。
    辛永芬 2008 《豫北浚县方言的“嘞”》,《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许有江 2010 《动宾组合中的有界无界问题质疑》,《学术界》第9期。
    杨平 2009 《河南方言变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岳保红 2008 《淇县方言变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慧丽潘海华 2013 《郾城方言的动词变韵》,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1-117.
    赵清治 1998 《长葛方言的动词变韵》,《方言》第1期。
    赵日新 2012 《官话方言研究的意义》,《中华读书报》2月15日第15版。
    周长银 2010 《事件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研究》,《当代语言学》第1期。
    Basilico, David 2008 The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 of perfectivity. Lingua 118(11):1716-1739.
    Borer, Hagit 1996 Passive without theta grids. In Patrick Farrell and Steve Lapointe (eds.), Morphological Interfaces, 60-99. Standford: CSLI Publications.
    Borer, Hagit 2005 Structuring Sense. Vol. 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ünter, Radden 1996 Motion metaphorized: The case of coming and going. In Eugene Casa (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the Redwoods: The Expansion of a New Paradigm in Linguistics.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423-458.
    Jackendoff, Ray 1990 Semantic Structur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Krifka, Manfred 1989 Nominalreferenz und Zeitkonstitution. München: Wilhelm Fink.
    Krifka, Manfred 1998 The origins of telicity. In Susan Rothstein (ed.), Events and Grammar, 197-236. Dordrecht/Boston/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Langacker, Ronald W. 1987 Nouns and verbs, Language 63(1):53-94.
    Miller, George A. and Philip N. Johnson-Laird 1977 Language and Perception. Cambridge, Mass.: J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n, Haihua and Peppina Po-lun Lee 2004 The role of pragmatics in interpreting Chinese perfective markers -guo and -l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6(3):441-466.
    Ritter, Elizabeth and Sara Rosen 2000 Event structure and ergativity. In Carol Tenny and James Pustejovsky (eds.), Events as Grammatical Objects: The Converging Perspectives of Lexical Semantics and Syntax. Stanford, California: CSLI Publications. 187-238.
    Shen, Li 2004 Aspect agreement and light verbs in Chinese: A comparison with Japa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13:141-179.
    Smith, Carlota S. 1991/1997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Tai, James H-Y. (戴浩一) 1984 Verbs and times in Chinese: Vendler's four categories. Papers from the Parasession on Lexical Semantics,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289-296.
    Talmy, Leonard 2000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1 & 2.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Tenny, Carol L. 1987 Grammaticalizing Aspect and Affectedness. Ph.D. dissertation, MIT, Cambridge, Mass.
    Traugott, Elizabeth C. and Bernd Heine 1991 Introduction. In Elizabeth C. Traugott and Bernd Heine (eds.),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1.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Verkuyl, Henk J. 1972 On the Compositional Nature of the Aspects. Dordrecht: Reidel.
    Verkuyl, Henk J. 1993 A Theory of Aspectualit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mporal and Atemporal Structure.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eh, Meng 1993 The stative situation and the imperfective zhe in Mandari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 28(1):69-98.
    (1)本文使用研究动词变韵的传统方法,用动词上标“D”表示变韵动词,无上标“D”表示本韵动词。例如在郾城方言中本韵动词“买”读[IpaPanADDmA@IpaPanADDaA@IpaPanADDiA@33],变韵动词“买D”读[IpaPanADDmA@?33]。目前已有文献表明,河南方言动词变韵的语音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
    (2)相邻其他省区方言也有类似屈折现象,例如山东莒县(李仕春、艾红娟,2009)和河北威县(曹牧春,2007)、赵县(李巧兰,2013)等,但主要是通过声调变化。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河南方言的动词变韵现象。
    (3)河南方言中有两个“了”:一个是非轻声的“了”[liau],上声,具体调值不同方言略有差异,一个是轻声的“了”[·l?]。下文若不特别说明,“动词+了”均指“动词+了[·l?]”。
    (4)宾语是否能确定事件的有界性,关键是要看宾语名词能否为动作提供一个确定的量,从而为事件加一个边界。“前天我看~D电影”不好,但“前天我看~D两场电影”是好的。因为“电影”不能为动作“看”提供一个确定的量,而“两场电影”可以为“看”的动作提供一个确定的量,从而为事件加了边界。同理,“前天我看~D那场电影”“换~D那双胶鞋”也是好的,因为“那场电影”为动作“看”提供了确定的量,“那双胶鞋”为动作“换”提供了确定的量。当然,宾语自身有确定的量,但如果不能为动作提供确定的量,也不能变韵。例如“看~D两本书”可以说,“想~D两本书”不好。因为“两本书”可以为动作“看”提供一个确定的量,但不能为“想”提供一个确定的量。这样通过对动词和名词的双重制约,整个动宾短语表达有界性事件。因此,能变韵的基本上都是动作性强的“渐进性动词”(incremental theme verbs)(Krifka,1989,1998),这些动词的宾语才能影响到整个动词短语的有界性。动作性不强的单音节动词加名量宾语一般不变韵,但后面是动量/时量结构时可以变韵,因为这种情况下通过时间边界或者频次数量给事件加了一个边界。例如不说“想~D两人”,但可以说“想~D两天”“想~D 两回”。 同时,“VD+指示代词+名词”这样的结构还可以转指为已经完成的动作所涉及的名物,例如“看~D那场电影”可以指“看过的那场电影”,“换~D那双胶鞋”可以指“换了的那双胶鞋”;或动作完成后持续状态所涉及的名物,例如“翘~D那二郎腿”可以指“跷着的那个二郎腿”。
    (5)这种情况下,后面的光杆名词其实也可以省略。例如“我买~D了,你别买了”。VP已经通过焦点结构表达了有界事件,因而对补足成分不再要求。
    (6)“你听~D[·li]啥?”中这个弱读的流音可以判断是“的”,但“你听[·li]啥?”无法判断是“的”还是“哩”。关于“V~D+的”这一类,感谢《中国语文》匿名审稿专家指出原来分析的问题。
    (7)有的方言中没有明确说(5a、b)不能说,但从文献中所举的能够动词变韵的句式反推,也可以推出。
    (8)马希文(1982)提出,北京话里轻声的“了”有两种读音:[·le]和[·lou],二者语法功能不同。“了”[·lou]是动词“了”[liau~(214)]的轻声形式,其功能是在动词后做补语。即“画了[·lou]画”表达的是“画完画”这样有界事件的意义。郾城方言中也存在“吃了[liau~(33)]饭”这样的结构,这里的“了”是表结果性的,而不是表完成性的语法化的词尾。整个结构是一个VR结构,表达“吃完饭”这样的有界事件。与北京话“了”[·lou]的不同在于郾城方言的这个“了”[liau~(33)]没有轻读。即有界事件可以通过动词变韵来表达,也可以用“动词+了[liau~(33)]”来表达。这样的现象在河南方言中普遍存在。
    (9)根据我们的语感调查,虽然“去年张三盖了俩房子,盖了两年都没有盖好”这样的句子明确表达两个房子没有都盖好,但(12)中的句子,如果没有其他补充性的小句,表达的是“两个房子都盖完了”这样的终结性。“两个苹果”的句子也是同样的情况。
    (10)当然也可以通过“吃了[liau]苹果”“吃完苹果”这样的动补结构来表达有界事件,如表2A列所示。即表达有界事件的手段有多种,动词变韵是其中一种。
    (11)根据饶宏泉(2011),汉语方言中存在持续体和完成体标记的普遍兼用,但进行体和完成体使用相同标记的则为缺失。这种现象可能也体现了“持续”与“完成”在表达有界性上的一致性。
    (12)根据笔者与辛永芬、李学军等学者的讨论,不同方言区动词变韵的大致条件和功能是一致的。具体到个别动词、个别句式能不能变韵存在一些差异,这也许是因为不同社团人群对有界无界的对立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差异。
    (13)当然年龄差异很明显,很少外出的老年人使用变韵,年轻人很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变韵(变韵听起来比较土,地方标记明显)。老年人的言语中,在表示有界性事件时使用变韵动词,其他情况下使用不变韵动词,分野比较清楚。年轻人可能根本没有变韵动词,所有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本韵动词,但如果要使用变韵动词,只能在表示有界性事件的情况下,明确表示正在进行的句式中不变韵。即变韵动词是受限分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