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衡定线性时间观与循环时间观之争——一种基于哲学、历史与宗教的交互性文化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considering the Argument Between Linear and Cyclical Concept of Time
  • 作者:陈群志
  • 英文作者:Chen Qunzhi;
  • 关键词:线性时间观 ; 循环时间观 ; 时间哲学 ; 历史哲学
  • 英文关键词:Linear Concept of Time;;Cyclical Concept of Time;;Philosophy of Time;;Philosophy of History
  • 中文刊名:SHK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系;
  • 出版日期:2018-07-10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
  • 年:2018
  • 期:No.455
  • 语种:中文;
  • 页:SHKX201807013
  • 页数:16
  • CN:07
  • ISSN:31-1112/C
  • 分类号:125-140
摘要
线性时间观与循环时间观之争由来已久。自古代的奥古斯丁到当代的卡尔·洛维特,有关两种时间观的辩驳就没有停歇过,只因时间观念决定着人的宇宙观、宗教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争论的基础来源于奥古斯丁所作的区分:古希腊持有循环时间观,基督教持有线性时间观。然而,问题的关键却没这么简单,因为古希腊的时间观并非绝对的"循环论",基督教的时间观亦非绝对的"线性论"。这要求我们重新辨明时间概念之争的来源及其特性,找到能够据以判决的事实根据,权衡其中的合理与不合理因素,并最终确定奥古斯丁的区分无法成立。因此,后人在此基础上的论述恐怕也得大打折扣。
        The argument between linear time view and cyclical time view is a long-standing issue.From Augustine in ancient times to Carl L?with in contemporary,debating about time is linear or cyclical has been going on,because the concept of time determine people's outlook of the world,religion,history and life.The precondition of the argument come from Augustine's differentiating:the ancient Greeks have a cyclical time view,and Christian have a linear time view.However,the crux of problem is not so simple,the former is not absolute"cyclical theory",and the latter is not absolute"linear theory".This requires us to identify the origin of debating between two time and their own different features,which can find the judgment based on facts,weigh the reasonable and unreasonable factors,and finally confirm that Augustine's differentiating cannot be established.On this basis,therefore,I'm afraid that the argument of others will also be very unreliable.
引文
(1)参见[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田薇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0-26页。
    (2)参见[英]李约瑟《文明的滴定》,张卜天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266-279页。
    (3)参见Henri-Charles Puech,“La gnose et le temps”,Eranos-Jahrbücher,XX,1952,pp.57-114.
    (4)参见O.Cullmann,Christ and Time:The Primitive Christian Conception of Time and History,trans.,F.V.Filson,London:SCM Press Ltd,1962,pp.51-60.
    (5)参见[罗马尼亚]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
    (6)参见[英]威特罗《时间的本质》,文荆江、邝桃生译,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
    (7)参见[法]帕塔罗《基督教的时间观》,载路易·加迪等《文化与时间》,郑乐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0-233页。
    (1)参见[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庞玉洁、李学智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33页。
    (2)参见[英]哈萨德《导论:关于时间的社会学研究》,载约翰·哈萨德编《时间社会学》,朱红文、李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6页。
    (3)参见张春申《基督教信仰中的末世论》,光启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9页。
    (4)参见安延明《历史循环理论的两种模式》,《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
    (5)参见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8页。
    (6)参见妥建清《犹太-基督教的时间-历史观念辨析》,《哲学研究》2015年第3期。
    (7)参见[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册,吴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16-150页。
    (8)[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册,第132页。
    (9)参见[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203页。
    (10)参见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52页。
    (11)[法]帕塔罗:《基督教的时间观》,载《文化与时间》,第230页。
    (1)[英]劳埃德:《希腊思想中的时间观》,载路易·加迪等《文化与时间》,第144页。
    (2)[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01页。
    (3)参见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1页。
    (4)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蒂迈欧篇》,载《柏拉图全集》第3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
    (5)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28页。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137页。
    (1)参见吴国盛《时间的观念》,第53页。
    (2)M.Eliade,Le Mythe de l’éternel retour:archétypes et répétition,Pairs:Librairie Gallimard,1949;中译见M.Eliade:《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杨儒宾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年版。本文所引均出自中译本。
    (3)伊利亚德的论述也是李约瑟、古列维奇、哈萨德等学者把古希腊的时间观解释为“循环论”的重要依据。
    (4)Eliade:《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审话》,第76页。
    (5)学者丁山(1901-1952)曾指出,洪水神话为传说人类史的共有开端。参见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9-180页;《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223页。
    (6)参见Eliade《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审话》,第77页。
    (7)G.J.Whitrow,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Time,2nd 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p.55.
    (8)参见[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28-29页。
    (1)参见[罗马尼亚]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第2卷,晏可佳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593页。
    (2)叶秀山:《永恒的活火:古希腊哲学新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3)参见[古希腊]柏拉图《克拉德鲁篇》,载《柏拉图全集》第2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及其他》,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7页。
    (5)叶秀山:《永恒的活火》,第80页。
    (6)参见叶秀山《永恒的活火》,第81页。
    (7)[古希腊]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徐开来、溥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2页。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及其他》,第78页。
    (9)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6页。
    (10)参见[古希腊]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393-403页。
    (11)参见R.Sorabji,Time,Creation and the Continuum:Theories in Antiquity and the Early Middle Ages,London:Duckworth,1983,p.183.
    (12)参见[德]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0页。
    (1)参见[英]劳埃德《希腊思想中的时间观》,载《文化与时间》,第154页。
    (2)参见[古希腊]柏拉图《斐德罗篇》,载《柏拉图全集》第2卷,第159-163页。
    (3)参见《奥义书》,黄宝生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57-58页、第109、182-183页。
    (4)参见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孙智燊译,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07-116页。
    (5)参见[挪]伯曼《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吴勇立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203页。
    (6)参见Cullmann,Christ and Time,pp.17-33.
    (7)参见[古希腊]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42页。
    (1)[挪]伯曼:《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第183页、第279-280页。
    (2)参见[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21页。
    (3)本文所引《圣经·创世记》均使用冯象译本,参见《摩西五经》,冯象译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4)参见斐洛《论〈创世记〉---寓意的解释》,王晓朝、戴伟清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7页。
    (5)参见安德列·内埃《犹太文化中的时间观和历史观》,载路易·加迪等《文化与时间》,第196页。
    (6)参见奥古斯丁《忏悔录》,第241页。
    (7)[法]雅各·艾德门:《旧约神学》,宋泉盛译,东南亚神学院协会1992年版,第165页。
    (8)参见辅仁神学著作编译会《神学辞典》,光启文化事业出版2012年版,第193-198页。
    (1)参见张春申《基督教信仰中的末世论》,第7-8页。
    (2)参见妥建清《犹太-基督教的时间-历史观念辨析》,第88页。
    (3)参见赵敦华《圣经历史哲学》上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4页。
    (4)[法]帕塔罗:《基督教的时间观》,载《文化与时间》,第228页。
    (5)[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平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6)[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25页。
    (7)[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225-226页。
    (8)Cullmann,Christ and Time,p.18.
    (9)参见[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228-230页。
    (1)参见[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第241页;Cullmann,Christ and Time,pp.69-80.
    (2)参见Cullmann,Christ and Time,pp.67,81.
    (3)参见[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22页。
    (4)[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第51页。
    (5)[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第53页。
    (6)参见Cullmann,Christ and Time,pp.81-93;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22页。
    (7)参见[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229页。
    (8)[法]勒高夫:《历史与记忆》,方仁杰、倪复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页。
    (9)参见[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30页。
    (1)参见[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册,第225-329页;《上帝之城》下册,第1-122页;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第333-335页;[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211页;[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37页。
    (2)参见Cullmann,Christ and Time,p.82.
    (3)参见[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205页。
    (4)Puech,“Gnosis and Time”,in Joseph Campbell,ed.,Man and Time:Paper from the Eranos Yearbooks,R.Manheim and R.F.C.Hull,trans.,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58,p.49.
    (5)参见Eliade《宇宙与历史》,第129页。
    (6)参见张春申《基督教信仰中的末世论》,第114-115页。
    (1)[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21页。
    (2)参见B.Filipcova and J.Filipee,“Society and Concepts of Time”,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986,vol.107,pp.19-32.
    (3)参见[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226页。
    (4)参见[法]帕塔罗《基督教的时间观》,载《文化与时间》,第238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137页。
    (2)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128页注释(2)。
    (3)[挪]伯曼:《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第164-165页。
    (4)Eliade:《宇宙与历史》,第75页。
    (5)参见[古希腊]柏拉图《蒂迈欧篇》,载《柏拉图全集》第3卷,第288页。
    (6)Puech,“Gnosis and Time”,in Joseph Campbell,ed.,Man and Time:Paper from the Eranos Yearbooks,p.40.
    (1)[古罗马]普罗提诺:《九章集》下册,石敏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2-623页。
    (2)参见[古罗马]普罗提诺《九章集》上册,第431-432页。
    (3)《智慧书》,冯象译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第433-434页。
    (4)参见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第51-52页。
    (5)[古罗马]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册,第132页。
    (6)W.Telfer,ed.,Cyril of Jerusalem and Nemesius of Emesa,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2006,pp.408-409.
    (7)参见[英]威特罗《时间的本质》,第7页;吴国盛《时间的观念》,第58页。
    (8)参见Puech,“Gnosis and Time”,in Joseph Campbell,ed.,Man and Time:Paper from the Eranos Yearbooks,pp.40-41.
    (9)[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196页。
    (1)参见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第55页。
    (2)参见[德]潘能伯格《神学与哲学》,李秋零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39页。
    (3)参见Eliade《宇宙与历史》,第95页。
    (4)参见[德]勒高夫《历史与记忆》,第174页。
    (5)参见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第491页。
    (6)参见[罗马尼亚]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第35-39页。
    (7)参见Eliade《宇宙与历史》,第129-130页。
    (8)[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196页。
    (9)参见Eliade《宇宙与历史》,第131页。
    (10)参见[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64页。
    (11)参见L.Thorndike,A History of Magic and Experimental Science during the First Thirteen Centuries of Our Era,vol.2,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7,pp.203,370,418,589,710,745,895;[英]李约瑟《时间与东方人》,载《文明的滴定》,第276页。
    (1)参见P.Duhem,Le Système du Monde:Histoire des Doctrines Cosmologiques de PlatonàCopernic,vol.5,Paris:Librairie Scientifique A.Hermann Et Fils,1917,p.223ff;Thorndike,A History of Magic and Experimental Science during the First Thirteen Centuries of Our Era,vol.1,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9,pp.455-461;P.Sorokin,Social and Cultural Dynamics,Boston:Porter Sargent Publisher,pp.370-371,377-384;Eliade《宇宙与历史》,第130页。
    (2)参见陈群志《历史时间与时间历史---基于雅克·勒高夫史学时间观的双重视角》,《世界历史》2015年第6期。
    (3)参见[德]勒高夫《历史与记忆》,第174页。
    (4)参见[苏]古列维奇《时间:文化史的一个课题》,载路易·加迪等《文化与时间》,第327页;《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64-165页。
    (5)参见[德]勒高夫《历史与记忆》,第160-162页。
    (6)[苏]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第123页。
    (7)参见Sorabji,Time,Creation and the Continuum,pp.186-187.
    (8)吴飞:《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第491页。
    (1)参见[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75-125页。
    (2)参见[英]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19页。
    (3)参见W.R.Inge,The Idea of Progress,Oxford:Clarendon Press,1920;J.B.Bury,The Idea of Progress:An Inquiry into Its Origin and Growth,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Inc,1932;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76-78页;Eliade《宇宙与历史》,第131页。
    (4)参见[德]尼采《瞧,这个人》,孙周兴译,载《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428页;[德]海德格尔《尼采》上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3-496页。
    (5)参见[德]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第256页。
    (6)参见Eliade《宇宙与历史》,第127-145页。
    (7)参见[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卷,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3-111页。
    (8)参见[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册,郭小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9-25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