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与赴日留学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eiji Reform and Studying abroad in Japan
  • 作者:徐志民
  • 英文作者:Xu Zhimin;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关键词:明治维新 ; 留日学生 ; 示范效应 ; 忠君爱国 ; 日本学校
  • 英文关键词:Meiji Reform;;the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effect of being a model;;being loyal to the emperor and loving the country;;the Japanes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 中文刊名:HZ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07-12
  • 出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57;No.254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日本政府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研究”(14BZS086)
  • 语种:中文;
  • 页:HZSD201804022
  • 页数:8
  • CN:04
  • ISSN:42-1040/C
  • 分类号:162-169
摘要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聘请外籍专家、教师和派遣留学,积极学习西方,成效显著,不仅成为洋务派反驳顽固派阻挠留学的例证与榜样,而且为甲午战后中国人赴日留学发挥了示范效应。在"以日为师"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背后,恰恰是明治维新遗留的忠君爱国思想、军国主义教育等封建残余,既适应了清政府派人留日以维护其封建统治的主观愿望,也适应了中国学子整军兴武、留学救国的迫切需求,成为身陷民族危亡边缘的中国各界达成留日共识的思想基础之一。面对蜂拥而至的中国留日学生,明治维新兴办教育、创办的系列近代学校,毕竟为接受、培养中国留日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明治维新与赴日留学反映了东亚各国近代化所带来的彼此关联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During the period of Meiji Reform,the Japanese government employed foreign experts,teachers,sent students abroad,and learned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from the West,which became the example and model for the liberal party to refute the conservative party's obstructing studying abroad,and had a demonstration effect for the Chinese to go to Japan to study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in 1894.The modern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Meiji Reform provided the necessary o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Chinese students,who came to Japan in great numbers,to be accepted and cultivated.Meiji Reform and going to Japan to study reflected the developing trend that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ies in South Asia brough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ach other and integration.
引文
(1)探讨清末中国留日热潮原因的研究成果较多,笔者在博士学位论文《近代日本政府对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研究(1896-1931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07年5月)中已有综述,此处不再赘述。近年的相关代表性成果主要有,计裕人:《清末中国留学日本热潮的动因》,《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张纯、侯典举:《二十世纪初留日知识分子人数激增问题探析》,《蚌埠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等。
    (2)渡辺実:《近代日本海外留学生史》(上),東京:講談社,1977年,第59-197頁。
    (3)辛欣:《甲午战前中日留学教育比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4)(26)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98页,第447页。
    (5)亦等:《奏请派斌春等随赫德出国往泰西游历折》,《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39,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3669页。
    (6)许同莘等:《同治条约》(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第700页。
    (7)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866页。
    (8)(10)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84页,第154页。
    (9)王立诚编校:《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92页。
    (11)明治维新同期中日留学教育比较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张明洋:《中日近代留学教育比较》,《日本研究》1992年第3期;辛欣:《甲午战争前中日留学教育比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郝一双:《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生教育之比较》,《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熊龙雨、张峰:《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教育的差异及成因》,《理论界》2011年第12期;贾莉:《浅论近代中日两国的留学教育》,《人民论坛》2012年第11期;孙增德:《迥异的结局---近代中日留学教育探微》,《社科纵横》2015年第10期。另外,还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专门比较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政策、官派留学教育,即李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政策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7年5月;李雪敏:《甲午战前中日官派留学教育之比较》,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4月。
    (12)(17)《张文襄公全集》卷203,“劝学篇”,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第14532页,第14533页。
    (13)(19)《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请议游学日本章程片》,《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51,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4页,第34-35页。
    (14)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01-303页。
    (15)1896年中国首批学生赴日留学,关于其具体人数和经过尚有探讨之余地。参见酒井順一郎:《一八九六年中国人日本留学生は派遣·受け入れ経緯とその留学生教育》,《日本研究》第31集,東京:角川学艺出版(角川书店),2005年10月,第193-194頁。
    (16)《张文襄公全集》卷79,电奏7,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第5486页。
    (18)(62)矢野文雄:《清国留学生招聘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74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96页,第95-96页。
    (20)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21)《致日本国国书稿》,《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52,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7-8页。
    (22)《总理衙门奏遵议遴选生徒游学日本事宜片》,颜世清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篇,卷32下,天津:北洋洋务局,1905年,第15-17页。
    (23)大久保利谦、箭内健次、児玉幸多編:《史料による日本の步み近代編》,東京:吉川弘文館,1963年,第170頁。
    (24)加藤仁平ほか編:《日本教育史》,東京:協同出版株式会社,1961年,第172頁。
    (25)福尾猛市郎監修:《日本史史料集成》,東京:第一学習社,1980年,第318頁。
    (27)郑元濬:《东游日记》(27),1914年(石印本),第739页。
    (28)项文瑞:《游日本学校笔记》(3),1902年,第418页。
    (29)《署理陕西提学使刘廷琛奏陈调查日本学务情形片》,《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68,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70页。
    (30)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类编》(下),東京:帝国印刷株式会社,1904年,第692-694页。
    (31)吴玉章:《辛亥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9页。
    (32)(37)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512页,第515、518页。
    (33)于洪波:《日本教育的文化透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
    (34)春畝公追颂会編:《伊藤博文传》上卷,東京:原書房,1970年,第422-423頁。
    (35)陈晖:《教育、社会、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第54页。
    (36)開国百年記念文化事業会編:《明治文化史》第一卷,東京:原書房,1978年,第292頁。
    (38)北京新闻汇报馆主编:《北京新闻汇报》(六),1901年,第3547页。
    (39)《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48页。
    (40)徐志民:《甲午战后中国留日热潮兴起的日本因素》,《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41)実藤恵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東京:くろしお,1981年,第61頁。
    (42)Jansen,Marius B.Japan and China:From War to Peace,1894-1972.Chicago: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1975,151.
    (43)二見剛史、佐藤尚子:《〈附〉中国人日本留学史関係統計》,“国立”教育研究所:《“国立”教育研究所紀要第94集:アジアにおける教育交流---アジア人日本留学の歴史と現状》,東京:万友社,1978年,第101頁。
    (44)日本法政大学大学史资料委员会编,裴敬伟译:《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纪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4页。
    (45)吕顺长:《清末留日学生从量到质的转变---关于清末“五校特约”留学的考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46)上法快男編:《陸軍大学校》,東京:芙蓉書房,1977年,第39頁。
    (47)黒野耐:《参謀本部と陸軍大学校》,東京:講談社,2004年,第9頁。
    (48)外山三郎:《日本海軍史》,東京:吉川弘文館,2013年,第25-28頁。
    (49)吕顺长:《清末浙江与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4-27页。
    (50)《张文襄公全集》卷61,奏议61,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第4180页。
    (51)参见谢忠强:《1902年中国留日学生成城入学风波述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刘珊珊:《清末成城学校入学风潮述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2)徐志民:《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留日军事学生政策述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53)(56)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75年,第40-41页,第44页。
    (54)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261页。
    (55)元青、王建明:《近代中国海军留日教育及其影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7)《清国陸軍学生入隊並入校の件》,《壹大日記》明治三十六年十二月;《清、韓学生教育の件》,《壹大日記》明治四十二年六月,防衛省防衛研究所,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レファレンスコード:C04013939900、C04014502700。
    (58)陶菊隐:《蒋百里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页。
    (59)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第64页。关于日本军事院校、留日军事学生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关系,参见田久则:《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该校中国留学生》,《辽宁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中村義:《成城学校と中国人留学生》,载辛亥革命研究会編:《中国近現代史論集---菊池貴晴先生追悼論集》,東京:汲古書院,1985年;小林共明:《陸軍士官学校と中国人留学生---日露戦争期を中心として》,《びとりから》第6集,1985年11月;王建华:《袁世凯与留日士官生》,《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吴达德:《留日士官生与云南陆军讲武堂》,《自贡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郭凤宏:《留日士官生的兴衰》,《军事史林》2000年第2、3期;张瑞安:《留日士官生与清末民初军事现代化成败》,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靳明全:《攻玉论:关于20世纪初期中国军界留日生的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60)徐志民:《日本政府的清末留日学生政策》,《史林》2016年第5期。
    (61)白石昌也:《ベトナム青年の日本留学---明治期日本における東遊運動》,国立教育研究所:《国立教育研究所紀要戦前日本のアジアへの教育関与》第121集,1992年3月;阮文鸿著,覃丽芳译:《近代中国和越南东游的历史现象》,《国际学术交流》2007年第2期。
    (63)参见谢忠宇:《战前中国留日学生与日本的矛盾冲突考略》,《日本学论坛》200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