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齐起源说”与奥斯曼早期国家的历史阐释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Ghazi Origin Theory’ and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Early Ottoman's States
  • 作者:韩志斌 ; 姜欣宇
  • 英文作者:Han Zhibin;Jiang Xinyu;
  • 关键词:维特克 ; 加齐起源说 ; 奥斯曼 ; 早期国家 ; 部落理论
  • 中文刊名:HIST
  • 英文刊名:World History
  • 机构: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世界历史
  • 年:2019
  • 期:No.255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东部落社会通史研究”(批准文号:15ZDB062)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IST201902002
  • 页数:16
  • CN:02
  • ISSN:11-1046/K
  • 分类号:23-36+150-151
摘要
学术界对于奥斯曼早期国家的历史阐释尚未达成共识。维特克在质疑奥斯曼帝国"部落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齐起源说"的解释架构,即认为奥斯曼帝国起源于一个"边疆社会"中的"加齐团体",奥斯曼早期国家在地理上位于拜占庭帝国的核心区域,占领这里极为困难,"加齐战争"得以长期延续,因而最终形成帝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加齐起源说"的诠释路径进行批判和否定。"加齐起源说"反映了奥斯曼早期国家起源的某一维度与思考命题的不同层面。13世纪末的比提尼亚地区具有多元文化并存,多文明杂糅的地缘政治特征,诞生于此的奥斯曼早期国家亦具有这种多元文化特性,这种特性有助于奥斯曼早期国家在小亚细亚与巴尔干地区的扩张,并最终在15世纪形成横跨亚欧的世界性帝国。
        The academics have not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early Ottoman's states. On the basis of questioning the 'tribal origin theory'regarding the Ottoman Empire,Wittek proposed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of the 'Ghazi origin theory '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Ottoman Empire originated from a 'Ghazi group ' in a 'frontier society '. The early Ottoman states geographically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Byzantine Empire,an area which was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the occupation. This resulted in a continuous 'Ghazi War 'for a long period and subsequently formed an empire. Since the 1940 s,the European scholars have criticized and negated the 'Ghazi origin theory'. Nevertheless,this theory reflects a certain dimens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early Ottoman 's states and a different aspect of propositional thought. At the end of the 13 thcentury,Bithynia had the geo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co-existing civilizations. The early Ottoman's states which emerged in Bithynia also shared these characteristics,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early Ottoman's states in Asia Minor and the Balkans. A worldwide empire across Asia and Europe eventually formed in the 15 thcentury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early Ottoman's states.
引文
(1)关于“早期国家”的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一,克赖生的表述是:“介于非政府组织和成熟国家之间的社会形式”,他将早期国家划分为三种类型或者三个发展阶段:即未完全形成的早期国家(inchoate early state)或者“初始的早期国家”(incipient early state),典型的早期国家(typical early state)与过渡形态的早期国家(transitional early state)(所谓过渡,是指向成熟国家过渡),参见克莱森著,胡磊译《关于早期国家的早期研究》,《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59页。观点二,以国家本身的构成要素与发展状况来立论的学者,通常将国家划分为“早期国家”与“成熟国家”两大阶段。参见易建平《文明起源研究中的“国家”和“社会”》,《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第2—6页;观点三,早期国家属于古代国家的一种类型,也是古代国家的早期阶段,诚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古代国家的领土概念每每有“边陲”而无国界,国界只是在所谓“民族-国家”产生过程中才出现的。参见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0—15页。本文所说的奥斯曼早期国家指的是正在形成状态中的国家、正在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国家,即奥斯曼帝国形成之前的政治形态,属于古代国家的类型。而奥斯曼帝国的形成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1453年,一是1517年。
    (2)国内尚无针对此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专著,涉及这一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史作品主要包括:黄维民《奥斯曼帝国》,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哈全安《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此外,涉及此问题的土耳其史作品主要有:黄维民《中东国家通史·土耳其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哈全安《土耳其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哈全安《中东国家史610—2000:土耳其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昝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3)斯坦福·肖《奥斯曼帝国与现代土耳其史·第一卷:加齐帝国,1280—1808年》(Stanford Shaw,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Volume I:Empire of the Gazis: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Empire,1280-1808),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0页。
    (4)“在奥斯曼人建立起帝国后,他们散布这样的观念,即他们的祖先是作为塞尔柱人的军事首领进入安纳托利亚的,而非普通的游牧民,以此提升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参见斯坦福·肖《奥斯曼帝国与现代土耳其史·第一卷:加齐帝国,1280—1808年》,第13页。
    (5)戴维森著,张增建、刘同舜译:《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6)参见黄维民《奥斯曼帝国》,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相似的论述还可参见朱寰、马克垚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昝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第52页。
    (7)参见哈全安《中东国家史610—2000:土耳其史》,第15—16页。
    (8)黄维民:《中东国家通史·土耳其卷》,第33—41页。
    (9)哈全安:《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第25页。
    (10)参见凯末尔·瑟拉伊《阿赫麦迪笔下的奥斯曼王朝历史》(Kemal Sllay,“Ahmedi's History of the Ottoman Dynasty”),《土耳其研究杂志》(Journal of Turkish Studies)1992年第16卷,第129—200页。
    (11)阿舍克帕夏扎代,原名德尔维希·阿赫麦德(Dervi? Ahmed),15世纪奥斯曼史家,著有《奥斯曼传奇》(Tevārīh-i āl-i ‘Osmān)一书。
    (12)西奥多·斯潘多尼斯(Theodore Spandounes),可能出生于威尼斯,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留驻奥斯曼帝国。他的姑妈玛利亚(Maria)是一名塞尔维亚公主,后嫁给素丹穆拉德二世,西奥多·斯潘多尼斯也因此得以了解奥斯曼宫廷信息。参见西奥多·斯潘多尼斯《奥斯曼帝王起源考》 (Theodore Spandounes,On the Origin of the Ottoman Emperors),唐纳德·尼克尔编译(tr.and ed.by Donald M.Nicol),剑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参见伏尔泰著,梁守锵译《风俗论·中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82—312页;爱德华·吉本著,席代岳译《罗马帝国衰亡史(第六卷)》,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227—234页。
    (14)参见W.L.兰格(W.L.Langer)、R.P.布莱克(R.P.Blake)《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及其历史背景》(William L.Langer & Robert P.Blake,“The Rise of the Ottoman Turks and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932年第37期,第474页。
    (15)麦赫迈德·福阿德·科普鲁卢(Mehmed Fuad K?prülü)(1890—1966),土耳其历史学家、政治家,出身于著名的科普鲁卢家族,是土耳其民族主义的重要推动者。其关于奥斯曼帝国形成问题相关的作品包括:《安纳托利亚的塞尔柱人:当地穆斯林资料呈现出的历史与文化》(Mehmed Fuad K?prülü,The Seljuks of Anatolia: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 According to Local Muslim Sources,tr.and ed.by G.Leiser),犹他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奥斯曼帝国的起源》(Mehmed Fuad K?prülü,The Origins of the Ottoman Empire),G.莱泽尔(G.Leiser)编译,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等。
    (16)麦赫迈德·福阿德·科普鲁卢著,G.莱泽尔编译:《奥斯曼帝国的起源》(Mehmed Fuad K?prülü,The Origins of the Ottoman Empire,tr.and ed.by G.Leiser),第76页。
    (17)参见希思·沃德·洛里《奥斯曼早期国家的本质》(Heath W.Lowry,The Nature of the Early Ottoman State),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关于塞尔柱罗姆素丹国的行政体系,可参见麦赫迈德·福阿德·科普鲁卢著,G.莱泽尔译《安纳托利亚的塞尔柱人:当地穆斯林资料呈现出的历史与文化》(Mehmed Fuad K?pr,The Seljuks of Anatolia: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 According to Local Muslim Sources,tr.and ed.by G.Leiser),犹他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9页。
    (18)吉本斯的作品被认为忽视了奥斯曼早期国家起源中的土耳其、伊斯兰因素,而对于科普鲁卢作品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其民族主义情节。参见杰马尔·卡法达尔《两个世界之间:奥斯曼国家的构建》(Cemal Kafadar,Between Two World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ttoman State),伯克利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2页。
    (19)“加齐”为阿拉伯语词汇,即,指进行“加扎”,入侵、征服的人。
    (20)维特克的“加齐起源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了欧美学术界有关奥斯曼早期国家起源的叙述,而在20世纪70年代,土耳其奥斯曼历史研究学者哈利勒·伊纳尔哲克(Halil 同样接受了“加齐起源说”。参见希思·沃德·洛里《奥斯曼早期国家的本质》(Heath W.Lowry,The Nature of the Early Ottoman State),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 页。
    (21)参见阿里·阿努沙尔《加齐素丹与伊斯兰边疆:对于中世纪晚期与现代早期的比较研究》(Ali Anooshahr,The Ghazi Sultans and Frontiers of Islam: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ate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Periods,),劳特利奇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22)欧洲对伊斯兰存在长期恐惧,对西方人而言伊斯兰长期是恐怖、毁灭、邪恶、乌合的野蛮人的象征,这种思维在许多有关奥斯曼扩张的西方作品中仍可找到,参见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4—95页。
    (23)E.丹尼森·罗斯(1871—1940),是英国东方学家。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等东方语言。1896—1901年,罗斯任伦敦大学波斯语教授。1916年,伦敦大学增设东方研究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Studies),聘罗斯为院长,任职达22年之久,1938年退休。
    (24)即奥斯曼一世(Osman Ⅰ)(1280/90—1324/6),奥斯曼帝国的开创者,他可能于1258年前后出生,伊本·白图泰提到他的名字是奥斯曼·鸠哥(),参见斯坦福·肖《奥斯曼帝国与现代土耳其史·第一卷:加齐帝国,1280—1808年》(Stanford Shaw,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Volume I:Empire of the Gazis:The rise anddecline of the Empire,1280-1808,),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2页;参见伊本·朱甾笔录,李光赋译《异域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第290、755页。
    (25)麻赫默德·喀什噶里完成于11世纪70年代的《突厥语大词典》(“”)称,突厥人() (al-turk)的祖先是挪亚之孙,雅派司之子突厥,乌古思人()是突厥二十部落之一,参见麻赫默德·喀什噶里著,校仲彝等译《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2页。
    (26)14世纪波斯政治家、史学家拉施特(Rashīd al-Dīn Fadl Allāh)(1247—1318年)在《史集》中称,乌古思汗是雅弗(突厥人称雅弗为阿不勒札汗)的孙子合剌汗的儿子,“乌古思曾征服伊朗、土兰、叙利亚、埃及、小亚细亚、富浪等所有各国”,畏兀儿、钦察、康里、哈剌鲁、合剌赤等都是出自乌古思及其后裔、亲属的部落,参见拉施特主编,余大均、周建奇译《史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2—140页。
    (27)太阳汗,音译为坤汗,是乌古思汗的长子,其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海亦(卡依)(Кайи)(Kay?)、次子巴牙惕、三子阿勒-合剌兀里、四子合剌-牙兀里;月亮汗,音译为爱汗,是乌古思汗的次子;星星汗,音译为余勒都思汗,是乌古思汗的第三子,;蓝天汗,音译为阔阔汗,是乌古思汗的第四子,其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巴颜都儿、次子必赤涅、三子札兀勒都儿(Джаулдур)(?avuldur)、四子赤卜尼;高山汗,音译为塔黑汗,是乌古思汗的第五子;大海汗,音译为鼎吉思汗,是乌古思汗的第六子,其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必克的儿、次子不克都思、三子亦哇、四子乞尼黑(qīnīq)(k?n?k)(塞尔柱人可能出自该族系)。参见拉施特主编,余大均、周建奇译:《史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8—29页,第132—147页,第339页,第343页。
    (28)乌古思各分支皆有独特徽记(tamgha),卡依一族徽记可参见阿尔坦·切廷《马穆鲁克历史记录中的乌古思土耳其人》(Altan ?et?n,“Oghuz Turks in the Account of a Mamluk History”),《伊斯兰研究杂志》(Journal of Islamic Studies)2009年第3期,第379页。
    (29)相关谱系图可参见小笠原弘幸《古典时期奥斯曼王朝正统性的创造——自乌古思传说分析》,《史学杂志》2009年第1期,第1903页。
    (30)位于梅尔夫(Merv) 地区(今属土库曼斯坦),是阿布·穆斯林的出生地,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Paul Wittek,Colin Heywood,ed.,The Rise of the Ottoman Empire),劳特利奇出版社2012年版,第42—43页。
    (31)自中世纪以来,欧洲人习惯上称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Turkey),称奥斯曼人为“土耳其人”(Turk),但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土耳其人”(Turk)一词具有贬义,主要指生活在小亚细亚的牧民和农民,近代欧洲学者在研究中将“土耳其人”与汉语文献中的“突厥”联系起来,参见昝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第7、90页;刘易斯著,范中廉译:《现代土耳其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2年2月第1版,第7—8页;戴维·库什纳:《当代土耳其的自我感官与身份》(David Kushner,“Self-Perception and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Turkey”),《当代历史杂志》(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1997年第2期,第219页。
    (32)例如拉施特在《史集》中称,“所有蒙古人、突厥诸部落和一切游牧人(直译作:草原居民)均出自他(即不勒札汗(雅弗),拉施特认为他是乌古思汗的祖先)的氏族”,引自拉施特主编,余大均、周建奇译《史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0页。
    (33)麦赫迈德·福阿德·科普鲁卢著,G.莱泽尔编译:《奥斯曼帝国的起源》,第72—77页。
    (34)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39页。
    (35)萨阿德·丁:《历史桂冠》(Sa'd ed-D?n,Taj at-tawar?kh (Constantinople,Istanbul,1279-1280),i,13 ult.and 15)转引自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0页。
    (36)克勒赤·阿斯兰((K?l?? Arslan /Kilij Arslan,1092—1107年),塞尔柱罗姆素丹国苏丹,在第一次十字军战争期间他统治该苏丹国,并多次战胜十字军,1107年他在与大塞尔柱素丹国的作战中失败,溺亡于哈布尔河,参见克劳德·卡昂著,P.M.霍尔特编译《土耳其的形成——塞尔柱罗姆素丹国:11—14世纪》(Claude Cahen,P.M Holt,tr.and ed.,The Formation of Turkey-The Seljukid Sultanate of Rum:Eleventh to Fourteenth Century),朗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3页。
    (37)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39页;奥斯曼人曾声称自身的祖先是来自希贾兹的阿拉伯人,并且主张他们是先知穆罕默德的某位同伴的后人,参见希思·沃德·洛里《奥斯曼早期国家的本质》(Heath W.Lowry,The Nature of the Early Ottoman State),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38)科穆宁(Comneni)家族曾建立起拜占庭科穆宁—杜卡王朝(Komnenos)(1081—1185年),参见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9、273页。
    (39)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39页。
    (40)此外,在1453年奥斯曼人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前,西方还流传着土耳其人起源于特洛伊人的说法。参见昝涛《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第6页。
    (41)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37页。
    (42)塞尔柱罗姆素丹国崩溃后,一系列埃米尔国在安纳托利亚建立,其中包括特克(Teke)、哈米德(Hamid)、格尔米杨(Germiyan)、艾登(Ayd?n)等,至1402年安卡拉之战前,奥斯曼吞并或控制了其中的大部分国家,参见科林·因伯尔《奥斯曼帝国,1300—1650:权力的构建》(Colin Imber,The Ottoman Empire 1300-1650:The Structure of Power),帕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2002年版,第7—17页。
    (43)格尔米杨(Germiyan),13—14世纪安纳托利亚国家,位于奥斯曼南部,首都为屈塔希亚(Kütahya),1375—1376年(穆拉德一世统治期间),其与奥斯曼发生过战争,并被击败,参见科林·因伯尔《奥斯曼帝国,1300—1650:权力的构建》(Colin Imber,The Ottoman Empire 1300-1650:The Structure of Power),帕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2002年版,第7—10页。
    (44)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39页。
    (45)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2页。
    (46)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3页。
    (47)保罗·维特克称“‘加齐团体’即穆斯林宗教的捍卫者,穆斯林边疆战士(march-warriors)的共同体,与异教徒作战”。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4页。
    (48)穆吉哈丁即阿拉伯语,意为战士,士兵,勇士;圣战者,参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编《阿拉伯语汉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49)该铭文现存于布尔萨萨哈达(清真言)清真寺(?ehadet Mosque)东门,参见希思·沃德·洛里《奥斯曼早期国家的本质》,第34页。
    (50)斯坦福·肖认为耶尼谢希尔(Yeni Sehir)为奥斯曼人的第一座都城,参见斯坦福·肖《奥斯曼帝国与现代土耳其史·第一卷:加齐帝国,1280—1808年》(Stanford Shaw,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Volume I:Empire of the Gazis:The rise anddecline of the Empire,1280-1808,),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4页。不过据笔者所见,大多数学者认为奥斯曼早期国家的第一座首都为布尔萨。参见科林·因伯尔《奥斯曼帝国,1300—1650:权力的筑建》,第9页;史蒂芬· 特恩布尔《奥斯曼帝国1326—1699》(Stephen Turnbull,The Ottoman Empire 1326-1699),布鲁姆斯伯里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3页。
    (51)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4页。
    (52)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4页。
    (53)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4页。
    (54)March是对土耳其语“U? (Uj/ Uc/)”一词的对译,相关概念参见麦赫迈德·福阿德·科普鲁卢著,G.莱泽尔编译《奥斯曼帝国的起源》,第77页。
    (55)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6页。
    (56)参见巴托尔德著,E.J.W.吉布等译《以蒙古入侵为下限的突厥斯坦史》(W.Barthold,E.J.W.Gibb,ed.,Turkestan:Down to the Mongol Invasion),牛津大学出版社1928年版,第214—215页。维特克的“加齐起源说”也受到巴托尔德对于土耳其—突厥史研究的影响,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3、46页。
    (57)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7页。
    (58)J.劳伦:《1081年以来西亚的拜占庭和塞尔柱土耳其人》(J.Laurent,Byzance et les Turcs Seldjoucides dans l' Asie occidentale jusqu'en 1081 (Nancy,1913),24 ff.)转引自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7页。
    (59)达尼什曼德王朝建立的具体时间不明,有关这一王朝的最初记载出现于1095年前后,其地域范围囊括锡瓦斯至坎帕多西亚的安纳托利亚中部地区,参见克劳德·卡昂著,P.M.霍尔特编译《土耳其的形成——塞尔柱罗素丹国:11—14世纪》,第11页。
    (60)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49页。
    (61)拉施特在《史集》中称“古代没有突厥蛮(土库曼)(Туркмены)一词;凡外形近似于突厥人的游牧部落,概被称为突厥,[但]各部都有某个特殊的名称。当乌古思的这些部落从其本土来到河中诸国和伊朗国,并在这些地方生息繁衍的时候,他们的外形受到水和空气的影响,逐渐变成近似于大食人()的容貌。但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大食人,所以大食人称他们为突厥蛮,意即类似于突厥者。”引自拉施特主编,余大均、周建奇译《史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40、364页;在本文中出现的土库曼,如无特殊说明皆与土耳其人(Turk)同义。
    (62)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50—51页。
    (63)拜占庭科穆宁王朝皇帝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婿、拉斯卡利斯家族的塞奥多利(Theodore Ⅰ Laskaris)(1204年至1221年在位)于十字军攻击君士坦丁堡期间,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登基,之后逃亡布尔萨,后在塞尔柱素丹的支持下在尼西亚立足,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也被称为尼西亚帝国(Empire of Nicaea)(1204—1261年),参见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第304页。
    (64)即鲁克·纳丁·苏莱曼二世(Rukn al-Dīn SüleymanⅡ),1196/7年至1204年期间塞尔柱罗姆素丹国素丹,参见克劳德·卡昂著,P.M.霍尔特编译《土耳其的形成——塞尔柱罗姆素丹国:11—14世纪》,朗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
    (65)即吉亚斯丁·卡伊· 凯霍斯鲁一世(Ghiyāth al-Dīn Kay KhusrawⅠ),1192年至1196年及1205年至1211年在位,参见克劳德·卡昂著,P.M.霍尔特编译《土耳其的形成——塞尔柱罗姆素丹国:11至14世纪》,第277页。
    (66)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劳特利奇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页。
    (67)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劳特利奇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
    (68)浮图瓦,另译弗土韦,是一种具有侠义精神的武士组织,该组织自称溯源于阿里,成员叫作“非特彦”(fityān,武士),介绍新成员加入组织的时候,必须举行特别的仪式,成员都穿特殊服装。参见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版,第438页。
    (69)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劳特利奇出版社2012年版,第60页。
    (70)艾登(Ayd?n):14—15世纪安纳托利亚国家,位于今伊兹密尔附近,于14世纪90年代被巴耶济德一世占领,参见科林·因伯尔:《奥斯曼帝国,1300—1650:权力的筑建》(Colin Imber,The Ottoman Empire 1300-1650:The Structure of Power),帕格雷夫·麦克米兰出版社2002年版,第7、13页。
    (71)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60页。
    (72)曾造访罗姆地区的14世纪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提及:“在罗姆国的土库曼,每个城市和大小村镇都有那么一些自称艾希的人……艾希这个词的读音与阿拉伯语中‘我兄弟’这个词的读音相一致。复数是伊希叶。异乡人如果遭到什么厄运、欺凌、不公,他们会迅速地给他们送来食物。解决他们的必需……所谓艾希,在他们那里是这样一种人。他把作坊工人、独身青年和那些赤贫者都聚集在一起,组成‘青友社’,而他们则推举艾希为自己的首领。”此外,他还提道:“这些地方的习惯是,凡没有素丹的地方,青友社头领艾希就是当地的统治者。” 参见伊本·朱甾笔录,李光赋译《异域奇观——伊本·白图泰游记(全译本)》,海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279页。西方学者对于小亚细亚浮图瓦、艾希团体等的认识主要来自伊本·白图泰的游记,参见G.G.阿纳基斯《奥斯曼帝国艾希,拜克塔什德尔维希,与工匠中的浮图瓦传统》(G.G.Arnakis,“Futuwwa Traditions in the Ottoman Empire Akhis,Bektashi Dervishes,and Craftsmen”),《近东研究杂志》(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1953年第4期,第232页。
    (73)纳斯尔,另译纳绥尔,是塞尔柱人控制下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抗击十字军的穆斯林英雄萨拉丁承认纳绥尔的宗主权,纳绥尔也试图利用塞尔柱人内部的矛盾恢复哈里发的实权,并将花剌子模人引入其与塞尔柱人的斗争中,最终被花剌子模人控制,参见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第438—439页。
    (74)维特克的材料来自那萨维著,O.霍达思译:《扎兰丁·明布尔努传》(Nesaw?,Histoire du Sultan Djelal ed-d?n Mankobirti,tr.O.Houdas (Paris,1895),264),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54页。
    (75)即1239—1241年的巴巴起义(Baba'i Revolt),参见杰马尔·卡法达尔《两个世界之间:奥斯曼国家的构建》(Cemal Kafadar,Between Two World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ttoman State),伯克利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页。
    (76)伊尔汗国于1277年在安纳托利亚地区建立起直接统治,参见杰马尔·卡法达尔《两个世界之间:奥斯曼国家的筑建》(Cemal Kafadar,Between Two World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ttoman State),伯克利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77)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55页。
    (78)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55—56页。
    (79)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58页。
    (80)13世纪末建立于安纳托利亚的土库曼诸国一般被称为埃米尔国或贝依国(beylik),英语中称“公国”(principality),在维特克的作品中“加齐埃米尔国”(Ghaz? emirate)与“加齐国家”(Ghaz? state)是可替换的,两者在含义上并无区别。维特克认为这些“加齐国家”包括门特塞(Menteshe)、艾登(Ayd?n)、奥斯曼(Ottoman)、萨鲁汗(Sarukhan)、锡诺浦(Sinop)等,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57—59页。
    (81)奥斯曼人自称其祖先在卡拉贾希萨尔(Karajahisar)建立起政权,其位置可能在下萨卡里亚河谷(Lower Sakarya valley)的马拉基纳(Malagina),参见科林·因伯尔《奥斯曼帝国,1300—1650:权力的构建》,第8页。
    (82)奥斯曼人控制的布尔萨地区是“丝绸之路”贸易线路上的重要一环,参见哈利勒·伊纳尔哲克、唐纳德·夸塔特编《奥斯曼帝国经济社会史,第一卷:1300—1600年》(Edited by Halil with Donald Quataert,An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Volume One 1300-1600),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255页。
    (83)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65页。
    (84)参见希思·沃德·洛里《奥斯曼早期国家的本质》,第132页。
    (85)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62—63页。
    (86)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68—69页。
    (8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事奥斯曼历史研究的英国与美国学者大多是维特克的学生,或其学生的学生,参见科林·海伍德《维特克与奥地利传统》 (Colin Heywood,“Wittek and the Austrian Tradition”),《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杂志》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988年第1期,第12页;在20世纪70年代,哈利勒·伊纳尔哲克将“加齐起源说”纳入其有关奥斯曼早期国家起源的叙述,参见希思·沃德·洛里《奥斯曼早期国家的本质》,第7—9页。
    (88)Gaza在现代土耳其语中的意思为“伊斯兰圣战,宗教战争”,参见周正清,周运堂主编《土耳其语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82页。
    (89)哈利勒·伊纳尔哲克、唐纳德·夸塔特编:《奥斯曼帝国社会经济史·第一卷:1300—1600年》,第11页。
    (90)哈利勒·伊纳尔哲克、唐纳德·夸塔特编:《奥斯曼帝国社会经济史·第一卷1300—1600年》,第11页。罗纳德 C.詹宁斯:《对于加齐起源说的一些思考》(R.C.Jennings,“Some Thoughts on the Gazi Thesis”),《维也纳东方杂志》(Wiener Zeitschrift für die Kunde Des Morgenlandes)1986年第76卷,第151页。
    (91)铭文的真实性与如何解读该铭文皆存在争议。
    (92)将“加齐”或“加扎”等同于伊斯兰圣战的“加齐起源说”,而非维特克的原版“加齐起源说”。
    (93)详见希思·沃德·洛里《奥斯曼早期国家的本质》,第133页。
    (94)斯坦福·肖的作品《奥斯曼帝国与现代土耳其史·第一卷:加齐帝国,1280—1808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者将奥斯曼帝国的起源视为土库曼游牧部落进行“加齐圣战”的结果,参见斯坦福·肖《奥斯曼帝国与现代土耳其史·第一卷:加齐帝国,1280—1808年》,剑桥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0—22页。关于其书中相关内容的批判,可参见科林·因伯尔《对于〈奥斯曼帝国与现代土耳其史〉的评论》(Colin Imber,“Review of 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英国历史评论》(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1978年第93期。
    (95)维特克对于“加齐”的重视可能受到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的影响,在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大国民议会授予凯末尔“加齐”称号,参见科林·海伍德《维特克与奥地利传统》(Colin Heywood,“Wittek and the Austrian Tradition”),《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杂志》1988年第1期,第16—25页;科林·海伍德:《一段隐秘的历史:保罗·维特克(1894—1978)与奥斯曼早期国家》(Colin Heywood,“A Subterranean History:Paul Wittek (1894-1978) and the Early Ottoman State”),《伊斯兰世界》(Die Welt des Islams)1998年第3期,第395页。
    (96)此句由19世纪末土耳其主义者纳末克·凯末尔(Nam?k Kemal)所说,参见保罗·维特克著,科林·海伍德编《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第37页;鲁迪·保罗·林德纳《中世纪安纳托利亚的游牧民与奥斯曼人》(Rudi Paul Lindner,Nomads and Ottomans in Medieval Anatolia),布卢明顿出版社1983年版,第36页。
    (97)早期东方学家甚至主张“伊斯兰必须被还原为‘帐篷和部落’”,参见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第106页。
    (98)参见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99)后两种理论,笔者有专文阐释。
    (100)安卡拉之战后,奥斯曼国家陷入分裂状态,巴耶济德一世的众王子,苏莱曼、伊萨、穆罕默德(Mehmet ?elebi)为获得奥斯曼国家的领导权而展开争夺(后来,原先被帖木儿俘虏的穆萨王子也加入其中),最终,穆罕默德(即穆罕默德一世,1413—1421年)使奥斯曼国家重获统一,奥斯曼国家的这一分裂时期被称为“大空位期”(Interregnum),参见斯坦福·肖《奥斯曼帝国与现代土耳其史·第一卷:加齐帝国,1280—1808年》,第28—39页。
    (101)科林·因伯尔:《奥斯曼加齐传说》(Colin Imber,“The Legend of Osman Gazi”),E.扎卡里亚多编:《奥斯曼埃米尔国(1300—1389)》(E.Zachariadou,ed.,The Ottoman Emirate 1300-1389),克里特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