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视野下清代湖南苗疆治理——兼论苗疆区域地名文化差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Management of Hunan-Miaojiang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Name Culture——discuss the Differences of Geographical Names in Miaojiang
  • 作者:周妮
  • 英文作者:Zhou ni;
  • 关键词:清代 ; 湖南苗疆 ; 治理 ; 地名
  • 英文关键词:Qing Dynasty;;Hunan Miaojiang;;governance;;place names
  • 中文刊名:GZWS
  • 英文刊名:Guizhou Culture and History
  • 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8-11-15
  • 出版单位:贵州文史丛刊
  • 年:2018
  • 期:No.167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元以来武陵山区人口外迁与文化交融研究”(编号18BZS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西南地区寨堡研究”(编号:17CZS041);; 复旦大学研究生资助项目“明清苗疆军事空间研究”(编号:IAH6281420/071)
  • 语种:中文;
  • 页:GZWS201804010
  • 页数:6
  • CN:04
  • ISSN:52-1004/K
  • 分类号:69-74
摘要
现代地名中历史地名可以反映一地历史发展轨迹,统计与分析湖南苗疆各市县地名,发现其历史地名中包含了众多与历史时期"民族治理"相关地名,以明清两朝苗疆治理地名尤甚,反映明清两朝苗疆治理具体措施与设置及其对于区域的影响,同时以地名形式表达了本土话语对于"苗民起义"的认识。比较这些地名,发现其在分布上存在较大空间差异,反映着不同时期王朝苗疆治理重心的转移,揭示了不同时期王朝边疆经营策略的变化过程。
        The historical place names can reflec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rack of a place. To collect and analyse the place names of Hunan-Miaojiang,finding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place names which related to "national governance" in historical period,Take the Ming and Qing at most. Reflecting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settings of Miaojiang governance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eg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t the same time,expressing themselves' views about the "Miao'Uprising". Comparing these place names,there is a large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distribution,reflecting the shift of the center of gravity to Miaojiang in different periods,and reveal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dynasty's border management strategy in different periods.
引文
1关于湖南苗疆地域界定,作者通过梳理《清实录》及各地方志所明言“苗疆”区县,认为今湖南省常德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阳市、永州市、郴州市所辖市县在历史时期均属苗疆范围,限于篇幅,在此不作累述。
    2参见黄宏姣:《湖南湘西土家语地名的文化内涵》,《船山学刊》2003年第3期;王晓洁:《湖南省靖州县地名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陈惠:《湘西北村落名称及其区域分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李雪莲:《从黔阳县地名看湘西南地域文化特色》,《铜仁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3参见周妮:《从现代地名看苗疆地区土司军事活动--兼论苗疆地区土司军事建制及防御系统》,《贵州文史丛刊》2016年第2期;符永、韦晓晨:《苗疆边墙对湘西地名影响调查--以凤凰县苗、汉晒金塘村地名为例》,《民族论坛》2009年第5期。
    1笔者翻阅并统计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的《明实录》中所有关于湖南苗疆“苗乱”的数据,在此限于篇幅,只使用统计所得结论,而不一一列举各时期具体“苗乱”。
    2《明英宗实录》卷一八五,《明实录》第十七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第3708页。
    3芮逸夫、凌纯声:《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十八,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民国六十七年(1978),第55页。
    1、2、3、4、5、6、7、8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1983年4月,第18页,第132页,第173页,第96页,第44页,第104页,第131页,第151页。
    1花垣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花垣地名录》,1982年11月,第28、32页。
    2靖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靖县地名录》,1984年10月,第23页。
    3古丈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古丈县地名录》,1982年11月,第6页。
    4保靖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保靖县地名录》,1982年6月,133页。
    5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1983年4月,第28页。
    6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1983年4月,第28页。
    7[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四,湖湘文库《严如熤集》第二册,黄守红标点,朱树人校订,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476页。
    8[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三,湖湘文库《严如熤集》第二册,黄守红标点,朱树人校订,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447页。
    9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1983年4月,第104页。
    10[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四,湖湘文库《严如熤集》第二册,黄守红标点,朱树人校订,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468页。
    11、12、13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第105-107页,第107页,第27页。
    14[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四,湖湘文库《严如熤集》第二册,黄守红标点,朱树人校订,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475页。
    15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1983年4月,第107页。
    16[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四,湖湘文库《严如熤集》第二册,黄守红标点,朱树人校订,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468页。
    1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1983年4月,第104页。
    2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1983年4月,第107页。
    3[清]佚名氏撰,伍新福校点:湖湘文库《苗疆屯防实录》卷一,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版,第3页。
    4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1983年4月,第106页。
    5凤凰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凤凰县地名录》,1983年4月,第117页。
    6吉首市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吉首市地名录》,1982年7月,第31、32、67页。
    7[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四,湖湘文库《严如熤集》第二册,黄守红标点,朱树人校订,长沙:岳麓书社,第481页。
    8[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四,湖湘文库《严如熤集》第二册,黄守红标点,朱树人校订,长沙:岳麓书社,第479-480页。
    9傅鼐:《苗疆屯防实录》即专门记述嘉庆以后苗疆屯防的具体状况与实施变化过程等内容。
    10花垣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花垣地名录》,1982年11月,第52-72页。
    11[清]佚名氏撰,伍新福校点:湖湘文库《苗疆屯防实录》卷十五,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版,第340-341页。
    12古丈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古丈县地名录》,1982年11月,第15页。
    13古丈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古丈县地名录》,1982年11月,第48页。
    14桑植县人民政府编印:《湖南省桑植县地名录》,1983年1月,第56、14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