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碧山计划”窥探我国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现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尚莹莹
  • 关键词:艺术介入 ; 乡村建设 ; 碧山计划 ; 空间再造
  • 中文刊名:MEIC
  • 机构: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5-08-25
  • 出版单位:美与时代(城市版)
  • 年:2015
  • 期:No.619
  • 语种:中文;
  • 页:MEIC201508004
  • 页数:4
  • CN:08
  • ISSN:41-1061/B
  • 分类号:12-15
摘要
中国的乡村建设一直备受关注,尤其近十几年来,从政府到民间掀起了乡村重建的热潮,这其中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实践主动参与的乡村建设独树一帜,艺术家们如何将看似与农民不相关的艺术介入他们的生活改变乡村面貌、如何处理与当地农民之间的关系等,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独具敏锐气质的艺术家们目睹了城市乡村变迁,他们以艺术介入的方式在复兴乡村传统文化、乡土空间再造以及对当地进行符号化传播上努力着。
        
引文
[1]欧宁.躬耕者:乡村建设在中国[D B/O L].2012-10-11.http://www.zgxcfx.com/Article/71130.html.
    [2]刘佳婧,修己与安人艺术的乡村建设理想[J].艺术与设计,2014,(06):160-163.
    [3]中国近10年每天消失80自然村部分村庄仅剩1人[N],杭州网-都市快报,2012-10-28.
    [4]王春辰.“艺术介入社会”:新敏感与再肯定[J].美术研究,2012:25-30.
    [5]李人庆:乡村建设仅依靠农民本身是不行的,艺术在其中的作用[EB/OL],2014-8-31.
    [6]孙振华.当代艺术与中国农民[J].读书,2002,(09):70-74.
    [7]孙云帆,碧山计划三年记|欧宁:我宁愿走得慢一点儿[DB/OL],2014-12-18.http://www.pento.cn/pin/30944219.
    [8]欧宁,碧山共同体:如何创建自己的乌托邦[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02).
    [9]乡院资讯丨碧山计划[O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 j M5MTk4MTA5NA==&mid=201689594&idx=1&sn=0d0dfac9239cad588b48462c7fc1e960&3rd=Mz A3MDU4NTYz Mw==&scene=6#rd2014-11-11.
    [10]与书结缘的BLOG[OL],2014-8-15.
    [11]欧宁,到农村去!碧山丰年祭,2011-8-21.
    [12]景军著.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M],吴飞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13]艺术复兴乡村之实验——许村和碧山,2014-08-31,雅昌艺术网专稿.
    [14]韩荣,胡项城.乡村建设文化中的公共艺术——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胡项城[J],公共艺术,2013,(04):68-73.
    [15]外滩画报,2010-1-19.
    [16]新农村建设的艺术探讨:“艺术与乡村”的批判与介入[OL],2014-9.http://www.sh1122.com/news/151512_201409.html.
    [17]刘先颖.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理论评述[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18]韩多妮.回归大地—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C u l t u r e,2009,(07):182-183.
    [19]文凤仪,莫一新.城市雕塑以外:日本越后妻有“大地之艺术祭”公共营建行动引起的反思[J],雕塑,2007,(02).
    [20]曹明浩,曹明浩自述——关于“昆山再造”[DB/OL],99艺术网专稿,2012-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