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张伯驹与曹雪芹、《红楼梦》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Zhang Boju and Cao Xueqin,Redology research
  • 作者:樊志斌
  • 英文作者:FAN Zhibin;Cao Xueqin Museum;
  • 关键词:张伯驹 ; 曹雪 ; 红楼梦 ; 文物 ; 红学
  • 英文关键词:Zhang Boju;;Cao Xueqin;;A Dream of Red Mansions;;relics;;Redology
  • 中文刊名:JZX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曹雪芹纪念馆;
  • 出版日期:2018-11-02 15:49
  • 出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20;No.77
  • 语种:中文;
  • 页:JZXS201901008
  • 页数:10
  • CN:01
  • ISSN:41-1376/C
  • 分类号:52-61
摘要
张伯驹曾经收藏和经手过诸多有关曹雪芹及《红楼梦》的文物,如《楝亭图》《楝亭夜话图》、脂砚、正白旗曹雪芹故居、《海客琴樽图》、"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三多六桥本"《红楼梦》等,并与诸多红学家吴恩裕、周汝昌等多有交往。张伯驹对相关文物、学人、作品的记录、鉴赏、题咏不仅是文物史、文化史上的大事,也是红学史上的重要资料,为红学相关问题的考证、解答提供了必要前提。梳理张伯驹与红学事物、红学问题的相关经历、记述、题咏等资料,对于了解红学史、对于红学研究中资料的使用与辨析都具有重要意义。张伯驹的相关研究也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并成为新的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Zhang Boju has collected many relics related to Cao Xueqin and A Dream of Red Mansions,such as Painting of Lianting Pavilion,Painting of Night Talk in Lianting Pavilion and Zhiyan inkstones.He also had contacts with many Redologists,including Wu Enyu and Zhou Ruchang. His records,comments and poems about the related relics,scholars and works are important documents in the history of relics and culture,especially the history of Redology,providing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the study of relevant issues. Research on these docum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Redology,and the use and discrimination of the documents in Redology. Therefore,the study on Zhang Boju should be given due attention and systematic review,making it the prerequisite and basis for the new academic research.
引文
[1]张伯驹.张伯驹词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少文.记《楝亭图咏》卷[J].文物,1963(6):23-26.
    [3]周汝昌.我与胡适先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116.
    [4]启功.启功丛稿·题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330.
    [5]张伯驹.张伯驹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6]周汝昌.文采风流曹雪芹[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280.
    [7]吴恩裕.曹雪芹佚著浅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8]思泊.曹雪芹故居与脂砚斋脂砚[N].团结报,1982-05-15(第555号).
    [9]吴恩裕.曹雪芹丛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
    [10]胡文彬.读遍红楼[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346.
    [11]宋广波.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268-280.
    [12]丛碧.脂砚斋所藏薛素素脂砚[J].社会科学辑刊,1979(1):160.
    [13]罗继祖.枫窗脞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郑珉中.蠡测偶录集:古琴研究及其他[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359.
    [15]周汝昌.脂雪轩笔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9-123.
    [16]胡文彬,周雷.红学丛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195-206.
    (1)《楝亭图》上之张伯驹题跋,为友人顾斌抄录自国家图书馆。
    (2)张伯驹《丛碧书画录》载:“纸本著色。侍卫官服纬帽,面容清瘦,微有鬚,坐方床上持茗碗。左置一几,几上胆瓶,内插荷花一枝。左上严绳孙题诗。此图与侍卫双凤砚并为三六桥旧藏。左、右绫边三六桥、傅岳芬及予皆题金缕曲词。”见《张伯驹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616页。
    (3)梁归智《红学泰斗周汝昌传》:“孙铮,字正刚,号晋斋,燕京大学中文系高材生,留校,曾在中文系、哈佛燕京学社、校长办公室等处任职。工词,有论词专著出版。”漓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53 页。
    (1)1954年7月11日,吴恩裕曾于叶恭绰处见此图。见吴恩裕《曹雪芹佚著浅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98页。
    (2)1962年,文化部决定在古代建筑修整所和文化部博物馆科学工作研究所筹备处(成立于1956年12月)的基础上,合并组建文化部文物博物馆研究所。1973年6月,在古代建筑修整所、文物博物馆研究所的基础上,经中央批准,组建成立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先后隶属于文化部和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
    (3)《红楼梦新证》1976年人民文学版涉及《楝亭夜话图》部分,周汝昌引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记载:“曹子清诗,其题《楝亭夜话图》云:‘紫雪冥蒙楝花老,蛙鸣厅事多青草;庐江太守访故人,建康并驾能倾倒。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文采风流政有馀,相逢甚欲抒怀抱……家家争唱《饮水词》,那兰小字几曾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篇末兼感容若,见阳每画兰,必书容若词。”又云:“按《夜话图》卷墨迹,‘蛙鸣’作‘水曹’;‘建康’作‘浔江’;‘伤枯搞’作‘伤怀抱’;‘小字’作‘心事’;‘斑丝’句作‘布袍廓落任安在’,‘岑寂’句作‘说向名场此一时’。末题‘楝亭夜话,漫为长句,奉题见翁先生绘图,并政。弟曹寅。’此卷旧藏叶恭绰。”言“按《夜话图》卷墨迹”,周汝昌似当见及《夜话图》,而言不及于张伯驹,亦不及于吉林博物馆,不知何意?
    (1)正白旗39号房屋建造年代,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按照现有文献记载,此处从乾隆十四年以后始有健锐营,故而,此正白旗39号房屋亦应建于乾隆十四年后;但是,在健锐营建立之前,这里是否建有房屋,正白旗39号房屋是否建于乾隆十四年则无人研究。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吕鸿年(原北京市民委副主任赵书说,此人复姓耶律,想系契丹后裔)认为,正白旗39号房屋建造风格与雍正年间建筑风格相符。
    (1)1959年11月11日,胡适《与王梦鸥书》说:“此书原在徐星署家,王克敏代为借出给我看。后来,此书就归王克敏了。王克敏的藏书后来都归燕京大学。”见宋广波编校《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368页。
    (2)1911年11月27日,端方死于主张四川保路运动的官兵之手,携带至四川的藏品散落。
    (1)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云:“我因此启发,曾撰一小文,略申己意,题曰《脂砚小记》,刊于一九六三年六月九日香港《大公报》。”华艺出版社,1998年第647页。
    (2)胡文彬、周雷《红学丛谭》:“(张琦翔言)前两年(一九七三年),我到张伯驹那里去,偶然谈起来,就说了这件事。后来周汝昌写信问过我,我作了答复。”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5-206页。张伯驹收藏的纳兰性德小像和纳兰双凤砚亦系三多收藏。
    (1)金缕曲,词牌名,即“贺新郎”,因叶梦得贺新郎词有“谁为我唱金缕”句,而名金缕曲。小像今藏故宫博物院。
    (2)《张伯驹集·丛碧词》第218页。“潇湘夜雨”即词牌“满庭芳”,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3)周汝昌《书画鉴定家徐邦达》:“他赠我的画,还有两幅奇作:一是曹雪芹黄叶村著书图,一是绘于家兄祜昌抄胡适藏《甲戌本》卷头的蓬莱仙笈图。”《文汇报》2009年6月20日第七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