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京师政治中“同治”话语的形成与变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Format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Ruling Together” Discourse in Central Politics in the Late Qing
  • 作者:高波
  • 英文作者:GAO Bo;School of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 关键词:同治 ; 顺治 ; 清流 ; 元祐 ; 慈禧
  • 英文关键词:ruling together;;shunzhi;;clear stream;;yuanyou;;cixi
  • 中文刊名:QSYJ
  • 英文刊名: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1-15
  • 出版单位:清史研究
  • 年:2018
  • 期:No.112
  • 语种:中文;
  • 页:QSYJ201804009
  • 页数:15
  • CN:04
  • ISSN:11-2765/K
  • 分类号:93-107
摘要
辛酉政变后,为正当化违反清朝祖宗家法的亲王摄政与母后垂帘格局,恭亲王奕与两宫皇太后定"同治"为年号,以取法"顺治"朝为号召,建立自身的正当性基础。这一"同治"话语的核心是被当作当代睿亲王(多尔衮)的奕。但在同治中期之后,随着两宫(以慈禧为主)权威日增以及清流兴起,对"同治"的新解释开始出现。清流以北宋"元祐"之治为榜样,以两宫为宣仁高太后,而以自身为"元祐诸贤",希望建立内廷与外朝士大夫同治天下的新格局。这一话语为两宫与清流提供了超出清朝祖宗家法外的正当性基础。但1880年代后,随着光绪帝日渐年长,以及公羊学等新学术在京师的流行,新一代清流对熙丰变法的态度日趋正面,开始期待宋神宗与王安石式的君相"同治",故他们与慈禧的关系日渐紧张,最终导致戊戌变法被慈禧强力终止,而这意味着1861年以来以统治集团内各方有限合作为基础的"同治"局面的失败。此后,"同治""元祐"等话语在实际政治过程中均日渐形式化与空洞化,替代性的民权与立宪话语则随之出现。
        After the 1861 Coup, in order to justify the prince's regency and the empress dowagers' "reign behind the curtain," which violated laws handed down from forefathers of the Qing dynasty, Prince Gong and both empress dowagers,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Shunzhi" emperor, chose "ruling together" as the reign title to establish their own legitimacy. The key figure in the "ruling together" discourse was Prince Gong, who was regarded as the contemporary Prince Dorgon. However,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ruling together" period, as the authority of the two empress dowagers(especially Cixi) was increasing and the "Clear Stream" faction was rising in Beijing, a new explanation of legitimacy began to appear. Hoping to establish a new pattern in which the inner court ruled with the bureaucracy, the "Clear Stream" faction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Yuanyou" in the Song dynasty, regarding the two empress dowagers as the queen mother of emperor Shenzong of Song, and themselves as the "wise men of Yuanyou." This discourse provided legitimacy for the two empress dowagers and the "Clear Stream" faction that exceeded the norms handed down from forefathers of the Qing dynasty, however, after the 1880 s, as emperor Guangxu grew older, and new scholarship, such as GongyangStudies, became popular among the political elites in Beij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the "Clear Stream"faction began to hold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Xifeng Reform of the Song emperor Shenzong. The "Clear Stream" faction expected to "rule together" with emperor Guangxu, like Wang Anshi with the Song emperor Shenzong. Therefor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ixi became increasingly tense,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the termination of the 100 Days Reform by Cixi, meaning that "ruling together" based on limited cooperation among political elites in Beijing since 1861 had failed. Since then, discourses such as "ruling together" and "Yuanyou" became increasingly formalized and hollowed out in the actual political processes, and alternative discourses such as civil rights and constitution began to emerge.
引文
Fang Chengfeng.Beisong wanqi de zhengzhi tizhi yu zhengzhi wenhua(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Cultures in Late Song Dynasty).Beijing:Beijing daxue chubanshe,2015.
    Gao Yang.Cixi qianzhuan(The Biography of Cixi),Beijing:Huaxia chubanshe,2004.
    Li Wenjie.Zhongguo jindai waijiaoguan qunti de xingcheng(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Chinese Dilomats).Beijing:Sanlian shudian,2017.
    Li Wenjie.“Chuilian tingzheng,xunzheng,guizheng yu wanqing zouzhechuli”(Empress Dowagers’Reign behind the Curtain and the Treatment of Memorials in Late Qing).Jindai shi yanjiu(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2)2018.
    Li Xizhu.Woren yanjiu(A Study on Woren).Beijing:Shehui kexue wenxian chubanshe,2000.
    Duan Zhiqiang.Gu ci(The Memorial Temple of Gu Yanwu).Shanghai:Fudan daxue chubanshe,2015.
    Lin Wenren.Nanbeizhizheng yu wanqing zhengju(South-North Conflicts and Late Qing Politics).Beijing:Zhongguo shehui kexue chubanshe,2005.
    Lu Yin.Jindai xueshu shi shang de zhangzhidong xuerenquan(The Elites’Circle of Zhang Zhidong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Learning).Beijing:Beijing daxue chubanshe,2015.
    Luo Zhitian.Minzu zhuyi yu minguo zhengzhi(Nationalism and Politics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Shanghai:Shanghai guji chubanshe,2001.
    Marianne Bastid Bruguière.“Wanqing guanfang de huangquan guannian”(The Imperial Understanding of its Legitimacy in Late Qing).Kaifang shidai(Open Times)(1)2001.
    Mao Haijian.Wuxu bianfa shishi kao(An Research on the 1898 Reform).Beijing:Sanlian shudian,2005.
    Mary Clabaugh Wright.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The T’ung-Chih Restoration,1862-1874.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Misaki Sato Shinichi.Jindai zhongguo de zhishifenzi yu wenming(Intellectuals and Civilizations in Modern China).Nanjing:Jiangsu renmin chubanshe,2011.
    Yang Liansheng.Guoshi tanwei(Research on Chinese History).Beijing:Xinxing chubanshe,2005.
    You Shujun.Waishi jinjian yu wanqing shewai tizhi de bianhua(Change of Foreign-Related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Beijing:Shehui kexue wenxian chubanshe,2013.
    Yu Yingshi.Zhuxi de lishi shijie(The Historical World of Zhuxi).Beijing:Sanlian shudian,2004.
    Zhu Weizheng.Yindiao weiding de chuantong(Tradition in Variation).Shenyang:Liaoning jiaoyu chubanshe,1995.
    a芮玛丽(Mary Clabaugh Wright)在整体展示“同治中兴”的作品《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房德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英文初版于1957年)中,注意到了中国政治传统对晚清“中兴”的方式与格局的影响,并在研究中相对平衡地探讨清廷与京外督抚在这一“中兴”时代所起的作用,不过她在叙述“中兴”的具体过程时,仍多围绕曾国藩等京外督抚展开。
    (1)林文仁:《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李文杰:《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三联书店,2017年。
    (3)李文杰:《垂帘听政、训政、归政与晚清的奏折处理》,《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2期。
    (4)李细珠:《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如段志强《顾祠──顾炎武与晚清士人政治人格的重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6)杨国强:《晚清的清流与名士》以及《甲午乙未之际──清流的重起和剧变》,均收入氏著《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17年。
    (7)陆胤:《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8)以笔者所见,从此一角度探讨晚清政治思想的有巴斯蒂(Marianne Bastid Bruguière)的《晚清官方的皇权观念》,《开放时代》2001年第1期。
    (9)杨联陞:《国史诸朝兴衰刍论》,《国史探微》,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1)《清穆宗实录》卷6,咸丰十一年十月庚申。
    (2)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3册,广陵书社,2004年,第1976页。
    (3)曾国藩即奏请新即位的幼帝“近法世祖、圣祖冲龄继序,匕鬯无惊,以答中外臣民之望”。参见曾国藩:《恭慰大孝折》(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曾国藩全集》第3卷,岳麓书社,2011年,第217页。取法对象不仅包括顺治帝,也包括同样幼年即位的康熙帝。
    (4)《胜保奏请皇太后亲理大政并简近支亲王辅政折》(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辑,中华书局,1978年,第100页。以睿亲王多尔衮为周公,为晚清人常用比喻,如陈其元即说:“本朝摄政睿亲王,辅世祖定天下,有周公之功。”参见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中华书局,1989年,第263页。
    (5)李慈铭:“今亦改元,盖欲以法世祖也。”参见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3册,第1976页。杨联陞认为:“对中兴的企望,在‘同治’的年号里,简直就已表露无遗──那就说要‘同于顺治’。”参见杨联陞:《国史诸朝兴衰刍论》,《国史探微》,第16页。
    (6)何绍基:《三月二十三日恭纪》,《东洲草堂诗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65页。
    (7)高阳在其关于慈禧的颇具历史考证性的小说中对此有贴切表述,他说:“这两个字的妙处,只可意会,各有各的解释。在太后看,是两宫同治;在臣子看,是君臣同治;在民间看,是上下一心,同臻郅治。足以号召人心。”高阳:《慈禧前传》,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18页。
    (8)荣禄曾向西方人解释说,同治年号的含义是中外同治。参见杨联陞:《国史诸朝兴衰刍论》,《国史探微》,第16页。此一时期列强(以英国为代表)对华亦由炮舰政策((7)un(2)o(1)t pol(9)(3)y)向协作政策((3)oop(5)r(1)t(9)v(5) pol(9)(3)y)转变。这构成了同治之政的外部背景。
    (9)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3册,第1897页。
    (1)康有为在1889年回忆道:“当同治初年,危乱交乘,皇太后有怵惕之容,有厉精之气,开诚心,布大度,用人不次,受谏如流,此中兴所由来也。”参见康有为:《门灾告警请行实政而答天戒折》(代屠侍御作),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1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9页。
    (2)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3册,第1897-1898页。
    (3)《清穆宗实录》卷6,咸丰十一年十月丁巳。
    (4)对此局面,梁启超在1901年评论道:“自发捻以前,汉人无真执政者。文文忠汲引沈文定,实为汉人掌政权之嚆矢。其后李文正、翁师傅、孙徐两尚书继之。虽其人之贤否不必论,要之,同治以后,不特封疆大吏汉人居其强半,即枢府之地,实力亦骤增焉。”参见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饮冰室合集》第4册(专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第9页。同光时期军机处的构成方式,参见林文仁:《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1861-1884)──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第6、55页。
    (5)此种安排的政治意图,参见李文杰:《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第90-93页。
    (6)典型如1867年,因为西方各国公使觐见问题,清廷诏谕各省督抚陈述意见。此事始末,参见尤淑君:《宾礼到礼宾──外使觐见与晚清涉外体制的变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73-183页。
    (7)蒋琦龄声明,以之为首策,是因为“目前之务,孰有切于此者乎?臣之所谓端政本者,此也”。蒋琦龄:《进中兴十二策疏》,《空青水碧斋诗文集》上册,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页。
    (1)蒋琦龄:《进中兴十二策疏》,《空青水碧斋诗文集》上册,第27页。
    (2)蒋琦龄:《进中兴十二策疏》,《空青水碧斋诗文集》上册,第31页。
    (3)蒋琦龄:《进中兴十二策疏》,《空青水碧斋诗文集》上册,第43页。
    (4)蒋琦龄:《进中兴十二策疏》,《空青水碧斋诗文集》上册,第34-35页。
    (5)蒋琦龄:《进中兴十二策疏》,《空青水碧斋诗文集》上册,第44页。
    (6)李鸿章:《复出使德俄和奥国大臣洪》(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五日),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第34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98页。
    (7)萧一山:《清代通史》卷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07页。
    (8)转引自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正中书局,1988年,第88页。
    (9)同治四年三月十六日谕旨:“恭亲王著即加恩仍在内廷行走,并仍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此后惟当益矢慎勤,力图报称,用副训诲成全至意。”参见《清穆宗实录》卷133,同治四年三月辛亥。
    (10)同治四年四月十四日谕旨:“恭亲王著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复议政名目,以示裁抑。”参见《清穆宗实录》卷136,同治四年四月戊寅。
    (1)关于此事的敏感性,可举一京外之例。1865年,曾国藩在南京主导刊刻了《船山遗书》,其中《读通鉴论》卷7《后汉安帝》中刊落“母后临朝”字样,《宋论》卷7《哲宗》中“后一日不亡,帝一日不得亲政”,则仅余“帝一日不得”五字。参见舒士彦:《点校例言》,王夫之:《宋论》,中华书局,2011年,第1-2页。此时垂帘之政已成立四年,而忌讳仍存。
    (2)转引自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第53页。辅政八大臣以同治帝名义驳回此请的理由就是“我朝圣圣相承,向无皇太后垂帘听政之礼。朕以冲龄仰受皇考大行皇帝付托之重,御极之初,何敢更易祖宗旧制”。参见吴庆坻撰,张文其、刘德麟点校:《蕉廊脞录》,中华书局,1990年,第17页。
    (3)《胜保奏请皇太后亲理大政并简近支亲王辅政折》(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辑,第100页。
    (4)周祖培嘱李慈铭编纂《临朝备考录》事,见后者日记:“当国有议请母后垂帘者,属为检历代贤后临朝故事。予随举汉和熹(和帝后)、顺烈(顺帝后)、晋康献(康帝后)、辽睿知(景宗后)、懿仁(兴宗后)、宋章献(真宗后)、光献(仁宗后)、宣仁(英宗后)八后,略疏其事迹,其无贤称者亦附见焉,益为考定论次,并条议上之。”参见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1890页。“垂帘之事,予曾撰《临朝备考录》一书,采择汉代以来可为法者,而痛论近日之事势有不得不行者于后。属叔子以贻商城,怂惥上之。商城亦心动。”参见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第1970页。
    (5)《清史稿》卷390《贾桢、周祖培、朱凤标、单懋谦传》。
    (6)龚自珍称引“江南生”语。参见龚自珍:《江南生〈橐笔集〉序》,《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5页。
    (7)王先谦后来评论道:“国朝力惩前弊,列圣以来,以社会与朋党二者为世切戒。故朝野清明,为往古所未有。光绪初,中朝士夫颇有清流品目,朋党萌芽焉。”参见王先谦:《群论》,《王先谦诗文集》,岳麓书社,2008年,第14页。且同治朝对所谓“康乾纲纪”的违反,莫过于两宫的垂帘之举,清流对此视而不见,而集矢于各督抚,其立言基础似正而实谲,自然不能令人心服。
    (1)光绪帝以旁支入继引发的君统继受疑问以及相关的政治讨论,参见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0-221页。
    (2)事实上,由于光绪帝无子,宣统帝又是幼年登基,母后(慈安、慈禧、隆裕)垂帘与亲王辅政(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载沣)都长期化了,从庚申至辛亥,历时半个世纪,直到清朝灭亡前夕才最终结束。
    (3)典型如文彦博1071年廷对宋神宗时主张“与士大夫治天下”,程颐解《尚书·尧典》“克明俊德”句为“帝王之道也,以择任贤俊为本,得人而后与之同治天下”。以上两则表述以及对此问题的全面阐述,参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册,三联书店,2004年,第210-230页。程颐就是“元祐正人”之一。
    (4)蒋琦龄:《进中兴十二策疏》,《空青水碧斋诗文集》上册,第29页。宣仁高太后甚至有“女中尧舜”之称。
    (5)清朝士大夫本有以清代贤后比拟北宋宣仁高太后的先例,如孝惠章皇后(顺治妻生前上尊号为仁宪皇太后)去世,即被哀悼为是“女中尧舜失宣仁”。参见杨钟羲撰集、刘承干参校:《雪桥诗话余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1页。这也有助于将晚清“同治”之政比拟为北宋“元祐”之政。北宋“元祐”之政的诞生过程及其政治文化,参见方诚峰:《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58页。
    (1)邓小南在探讨北宋政治文化的形成时,以章献刘皇后为例,简要阐明了女主临朝对士大夫政治的影响。她说:“刘后的称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正为北宋士大夫政治的长养成熟提供了机会。面对位于至高点上的太后,朝中文武仿佛有着更为充分的自信。”“正是在真宗末年到仁宗初年这段太后称制的‘非常时期’,酝酿成就了北宋王朝正常的统治秩序。”参见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14年,第361、366页。这一论述亦可用以分析同光清流与慈禧的关系。
    (2)朱维铮在论及晚清政局时,认为帝后与宫府间的矛盾为清流的谏议提供了空间,而清流的活跃则与慈禧的刻意优容有关。参见朱维铮:《“尸谏”》,《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17-218页。
    (3)如王柏心论庚申之变,即说:“女中尧舜今复睹,夙驾还宫卫冲主。改元同治中兴期,诏下雷霆赫斯怒。”参见王柏心:《百柱堂全集》卷21,《续修四库全书》第152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48页。董平章论同治之政,则说:“守经何似且从权,传子谁能更与贤?负扆嗣君方出日,垂帘圣母共瞻天。中兴政况元公辅,大赉恩还薄海宣。试把史评稽赵宋,女中尧舜祚长延。”参见董平章:《秦川焚余草》卷5,《续修四库全书》第153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严辰《同治圣德诗录》十六首中有“女中尧舜今真见,宋室宣仁那足当。”参见孙雄辑:《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65页。陈作霖在《恭拟慈禧皇太后七十万寿贺表》中亦有“宋后垂帘,召硕辅以咨故实”,“女中尧舜,负斧扆以合符”。参见陈作霖:《可园文存》卷13,《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3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13页。
    (4)甚至见于对两宫(尤其是慈禧)不那么正面的评述中。如叶昌炽在日记中以“宣仁专制”指代慈禧专权。参见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第4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64页。张謇哀悼幽囚瀛台直至去世的光绪帝,亦有“八载瀛台住,含辛为国屯。何知天子贵,犹藉庶民伸。疑病颁方剧,遗书作宪真。瞻天更无语,先尽侍宣仁。”参见李明勋、尤世玮等主编:《张謇全集》第7册(诗词、联语),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138页。均以宣仁指称慈禧。
    (5)翁同龢纪念馆编、朱育礼校点:《翁同龢诗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6)陈作霖:《可园诗存》卷16,《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3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38页。
    (7)胡聘之:《孝钦显皇后挽词(二首)》,《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第83页。
    (8)陈宝琛:《恭挽孝钦显皇后》,《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第89页。
    (9)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第562页。
    (10)沈曾植后来说:“乙、丙之际(指1885、1886年),其时中兴耆硕多在朝,金瓯无缺,士大夫志气昌昌,有唐元和、宋元祐观,愿其自愤于功名,学术风声,亦往往以唐宋诸贤为识志。”参见沈曾植:《涛园记》,王元化编:《学术集林》第2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11)张佩纶:《谢授翰林院侍讲呈》(光绪七年八月二十九日),《涧于集》,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81-182页。张佩纶在1884年因甲申战败遭罢斥,樊增祥即安慰他:“终然苏轼感宣仁”,“早晚君王起旧人”。参见樊增祥:《樊山集》卷13,《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7页。
    (1)张之洞:《遗折》(宣统元年八月二十一日),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奏议·电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24页。
    (2)清流以元祐诸人自拟的更多例证,参见陆胤:《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第249-252页。
    (3)陈夔龙:《松寿堂诗钞》卷7,《陈夔龙全集》上册,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年,第206页。
    (4)李鸿章:《复莲池书院山长吴》,《李鸿章全集》第36册(信函八),第110页。
    (5)《宋史》卷242《列传第一·后妃上》。
    (6)参见《书程颐论经筵札子后》,《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10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7)章太炎后来评论道:“迄于载湉嗣位,丑声起于宫掖之间,李鸿章拥兵于外,朝士哗然,皆谓其有异志。梁鼎芬以劾李鸿章罢官,朱一新以言李莲英废黜,天下冤之。”参见章太炎:《箴新党论》,《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00页。
    (1)张之洞《学术》诗自注。其诗云:“理乱寻源学术乖,父雠子劫有由来。刘郎不叹多葵麦,只恨荆榛满路栽。”诗与注均见《张之洞全集》第12册,第10559页。张之洞1881年外放后,曾于1884年入京陛见,故此诗当为对甲申年后二十年局面的追忆。此点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陆胤副教授提示,谨致谢意。
    (2)光绪帝掌握着一些位阶较低的权力,但最终决策权在慈禧手中,即使在她1888年“归政”后仍是如此。光绪帝亲政后慈禧保持自身权力的方式,参见茅海建:《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第10-38页。
    (3)康有为:《我史》,《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73-74页。
    (4)康有为在1888年后甘冒政治风险,不断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实视光绪帝为当代宋神宗,而努力寻求王安石般君臣遇合的机会。另外,这一观点并非仅限于京中新进清流,甚至连张佩纶到1889年也开始主张“宋之为宋,因陋就简,文武酣嬉,即不用介甫,而前如庆历,后如元祐,皆史之所推为主圣臣贤者,实则一味粉饰敷衍而已,不足云治世也。宋之亡,自亡于哲、徽、京、惇,不得咎介父也。”以“元祐”之政为无用,并同情式的容纳“熙丰”式的“大有为”。参见张佩纶:《涧于日记》,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第672页。上一代“元祐诸贤”开始出现分化。
    (5)瞿兑之:《杶庐所闻录·故都闻见录》,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84页。
    (6)张謇:《四川忠县秦太公墓表》,《张謇全集》第6册,第509页。
    (7)多有同光京师士大夫参与修纂的《清史稿》,在《德宗本纪》末尾的论赞中说:“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参见《清史稿》卷24《德宗本纪》。
    (1)张之洞:《新旧》,《张之洞全集》第12册,第10553页。
    (2)李宗侗、刘凤翰编著:《李文正公鸿藻年谱》上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56页。
    (3)陈三立:《崝庐墙侧有蜀葵数株戏赋》,李开军校点:《散原精舍诗文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1页。陈寅恪有“当日英贤谁北斗,南皮太保方迂叟”之句,亦以张之洞为当代司马光。参见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陈寅恪集·诗集》,三联书店,2001年,第13页。
    (4)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全集》第12册,第9747页。
    (5)《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
    (6)“国是”概念在宋代政治中的重要性与含义,参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册,第251-289页。
    (7)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康有为全集》第4集,第108页。
    (8)转引自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80页。孙家鼐亦有类似见解。陆胤认为“孙家鼐深知梁启超‘编辑功课书’的本意,譬之王安石颁布《三经新义》,更与张之洞方面的观察若合符契”。参见陆胤:《政教存续与文教转型──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第164页。
    (9)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第5册,第2686页。可能是不愿授政敌以柄,康有为并未在戊戌时期公开以王安石自命。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在1900年说:“观从古变法之举,皆出于大有为之君……有神宗而后有王安石。未见无英武神圣之君,而能成变法立治之规模者也。”参见康有为:《张之洞诛捕新党论》,《康有为全集》第5集,第318页。康门弟子徐勤在为《戊戌奏稿》(1911年出版)所做的序中,更将此点公开挑明,谓康有为“一旦起芒屦,整冠裾,明良相得,鱼水君臣,盖自宋世来,人士以经术文学为人主敬信,谏行言听,大变旧法者,自王安石以后,未有其比也。”参见徐勤:《〈戊戌奏稿〉序》,黄彰健编:《康有为戊戌真奏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4年,第437页。
    (10)转引自茅海建:《戊戌年张之洞召京与沙市事件的处理》,《戊戌变法史事考》,第211页。
    (11)曾廉:《应诏上封事》,翦伯赞等编:《戊戌变法》第2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499页。
    (1)陈怀撰、胡珠生点校:《清史两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284页。
    (2)此为《清史稿·穆宗本纪》末尾论赞中语。参见《清史稿》卷22《穆宗本纪》。
    (3)阎镇珩:《六典通考》卷101,《续修四库全书》第75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67-468页。本书初刻于1903年。
    (4)梁启超:《王荆公》,《饮冰室合集》第5册(专集之二十七),第173页。
    (5)梁启超:《王荆公》,《饮冰室合集》第5册(专集之二十七),第160页。
    (6)梁启超:《王荆公》,《饮冰室合集》第5册(专集之二十七),第159页。
    (7)陈步编:《陈石遗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
    (8)张达骧:《张之洞轶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武汉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张之洞遗事》(《武汉文史资料》1986年第1辑,总第23辑),第22页。
    (9)值得对照的是,翁同龢门生则将他视为当代欧阳修与司马光:“有宋名臣,以文学政事显者,曰欧阳修,日司马光。求之近今,足与媲匹者,其惟吾师翁文恭乎。虽然,吾读《宋史》,未尝不叹二公遭际之隆,而悲吾师之独厄也。”参见张元济:《影印稿本〈翁文恭公日记〉跋》,《张元济全集》第10卷,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14页。
    (10)张之洞:《李文正故宅》,《张之洞全集》第12册,第10555页。
    (11)此一否定熙丰新法的政治意识在废科举前最后一科(甲辰科)会试中仍有体现。会试试题有“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参见法式善等撰:《清秘述闻三种》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1002页。
    (12)孙洪伊等:《国会代表请愿书》,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77年,第594页。
    (1)《宣统政纪》卷3,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丙午。
    (2)《宣统政纪》卷3,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壬寅。
    (3) 1912年,在南北双方压力下,隆裕太后不得不同意清帝逊位,杨钟羲即感叹道,清季宫闱多故,内外离心,“孝定景皇后(即隆裕太后)……虽有明德之母仪,宣仁之明睿,庸有济乎!”参见杨钟羲撰集、刘承干参校:《雪桥诗话三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50页。
    (4)陈寅恪:《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64页。
    (5)代表性的言论见于郭嵩焘、薛福成与王韬等人。对此问题的一个简要分析,参见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38-240页。
    (6)如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再论明治维新,即认为“其最大关目,则不过定君权使有限,伸民权使同治而已”。参见梁启超:《答某君问德国日本裁抑民权事》,《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一),第54页。
    (1)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有云“元祐党家惭陆子,西京群盗怆王生”。参见《陈寅恪集·诗集》,第17页。另外,他“昔年康更生先生(有为)百岁纪念,因感吾家与戊戌政变事,曾为赋一律”,其中有云“看天北斗惊新象,记梦东京惜旧痕。元祐党家犹有种,江潭骚客已无魂”。参见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85页。
    (2)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85页。
    (3)陈寅恪:《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陈寅恪集·寒柳堂集》,第168页。
    (4)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参见罗志田:《“新宋学”与民初考据史学》,《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桑兵:《民国学人的宋代研究及其纠结》,《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两文均侧重于学术层面。
    (5)严复:《与熊纯如书》(1917年4月26日),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668页。
    (6)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77页。
    (7)当然,中国之外,还有以内藤湖南为代表的京都学派所提出的“宋代近世说”,以宋代为整个东洋“近世”文明的起点。但京都学派与同光清流及其学术与政治后继者有何关系,笔者尚未得其要领,亦乞方家赐教。
    (8)参见罗志田:《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