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与在场主义散文叙述——以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著作为话语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周红莉
  • 关键词:非虚构 ; 在场主义散文 ; 在场 ; 叙述 ; 散文性
  • 中文刊名:DWXS
  • 英文刊名:Soochow Academic
  • 机构:常熟理工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7-15
  • 出版单位:东吴学术
  • 年:2017
  • 期:No.41
  • 基金:“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DWXS201704003
  • 页数:13
  • CN:04
  • ISSN:32-1815/C
  • 分类号:15-27
摘要
新世纪文学生态中,"非虚构"不只是一种叙述策略,更是作为文学类型的集合、昭示着源于"现实元素"为背景的一种精神外化式存在。作为文学观念,在场主义强调介入现实、关照当下、抵达本真的"原现象",某种层面上,高度契合了"非虚构"的精神内核,成为新世纪写作者们对时代观察、精神守望、事件评述的典范式样本。集中考察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著作,思考在场主义散文"非虚构"叙述的道德准则、文本特质、在场精神、散文性等话语,是彰显"非虚构"文本现实价值的重要路径,也为深度透视经济主导、价值失衡、精神普遍萎顿的当下时代制造了可能。
        
引文
(1)[法]高行健:《文学的见证--对真实的追求》,《华文文学》2010年第6期。
    (1)由胡风提出的“主观战斗精神”演绎而出。
    (2)张晓风:《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第22页,台湾:台湾九歌出版社,1989。
    (1)《在场主义宣言》中首批签名的主要人员是:周闻道、风吹阑叶、朴素、李云、米奇诺娃、杨沐、宋奔、张生全、张利文、沈荣均、周强、郑小琼、赵瑜、唐朝晖、黄海、傅菲、周伦佑等。2008年3月8日在四川眉山宣言。
    (2)鲁迅:《朝花夕拾·小引》,《莽原》(半月刊)1927年第2卷第10期。
    (1)王鼎钧:《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封面,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2)齐邦媛:《巨流河》,封底,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1)[美]杰克·哈特(Jack Hart):《故事技巧--叙述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第253页,叶青、曾轶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夏榆:《黑暗的声音》,第286页,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3)周闻道:《散文性与在场精神》,《文学报》2010年7月13日。
    (4)阎连科:《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第1页,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唐小林:《叙述:散文在场的本体性修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14日。
    (2)王鼎钧:《文学江湖》,《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四》,第6页,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资中筠:《不尽之思·自序》,《不尽之思》,第ii页,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第303页,山东:明天出版社,2013。
    (1)塞壬:《匿名者》,第3-4页,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夏榆:《黑暗的声音》,第283-286页,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3)(4)周闻道、周伦佑:《在场主义小词典》,见周闻道《从天空打开缺口》,第274-285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5)周闻道主编:《从天空打开缺口》,第6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1)周闻道主编:《从天空打开缺口》,第255-258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2)非完整性一般呈现片断和散漫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对宏大叙事和元叙事的拒绝,对全景式和全知全能描写的摒弃;要求作者个人经验的在场,但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和情节,也不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思想框架;可替换词是散漫。见周闻道主编《从天空打开缺口》,第282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3)非结构性一般呈现发散性的特点,散文书写的随意性和散漫性,拒绝了构思对散文写作的介入;非完整性的片断经验表达,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拒绝任何确定的形式和固化的结构强加;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偶然,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未知的历险;可替换词是发散。见周闻道主编《从天空打开缺口》,第282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4)周闻道、周伦佑:《在场主义小词典》,见周闻道主编《从天空打开缺口》,第280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5)周闻道:《黄金版图》,第2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12。
    (6)张闳:《鲁迅的“夜间经验”与写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1期。
    (7)高尔泰:《寻找家园》,第1-3页,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
    (1)(5)刘亮程:《在新疆》,第291-292、293页,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2012。
    (2)(3)(6)周晓枫:《雕花马鞍》,第2、2、4页,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这些片段,曾引出一段公开笔战。萧默著《一叶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新星出版社2010年4月版),就人性和知识分子的复杂性议题评论高尔泰在敦煌的那些岁月;2010年11月4日《南方周末》用一个整版刊登高尔泰《哪敢论清白》对萧默著做公开回应;2010年11月11日《南方都市报》副刊又刊登萧默《致高尔泰先生》,对他们那段交叉的人生历史再作回应。
    (7)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第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野夫:《乡关何处》,第200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9)王鼎钧:《怒目少年》,《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2页,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周闻道:《从天空打开缺口》,第6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2)鲁枢元:《梦里潮音》,第179页,深圳:海天出版社,2013。
    (3)金雁在致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答谢辞时说:“我希望人们在走近真实的俄国知识分子群体时,少一些个人情感的臆想判断,多一些经得起追问的历史推敲,多一些历史感悟,多一些历史透视。把它放在俄罗斯历史发展长河的背景中去考察,才会感知到这些鲜活的思想产生的路径。”这里所说的“三多”,都是建立在主体审美判断的基础上。
    (4)周伦佑:《散文观念:推倒或重建》,见周闻道主编《从天空打开缺口》,第262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5)周闻道:《散文性与在场精神》,《文学报》2010年7月13日。
    (6)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第7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周闻道、周伦佑:《在场主义小词典》,见周闻道主编《从天空打开缺口》,第276-277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2)林贤治:《为何写作?因为热爱自由》,《南方都市报》2010年7月25日。
    (3)林贤治:《旷代的忧伤》,第313页,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林贤治:《我的三十年阅读史》,《南方都市报》2009年9月17日。
    (1)夏榆:《黑暗的声音》,第286页,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张承志:《匈奴的谶歌》,第404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3)金雁:《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第1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鲁枢元:《梦里潮音》,第216页,深圳:海天出版社,2013。
    (5)胡风也创造过“精神奴役的创伤”这一用语,按照章培恒先生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中的解读,“精神奴役的创伤”是人性被压抑、扭曲的代名词,以便于与之斗争而已。路翎在《一起共患难的友人和导师:我与胡风》中,记有胡风自己说过:“我的理论是我多年积累的,一寸一寸地思考的。我要动摇,除非一寸一寸地磔。”一个“磔”字,道尽了胡风(们)地坚忍执著。
    (6)金雁在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的答谢辞。
    (7)南帆:《文学批评正在关心什么》,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1年3月30日。
    (1)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希望》1945年创刊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