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记录作为证据的司法认定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the judicial recognition of instant messaging data
  • 作者:陈浩
  • 英文作者:Chen Hao;Yantai University;
  • 关键词:IM ; 司法认定 ; 即时通讯记录 ; 电子证据
  • 英文关键词:IM;;Judicial recognition;;Instant messaging data;;Electronic evidence
  • 中文刊名:FLYZ
  • 英文刊名:Evidence Science
  • 机构:烟台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2-25
  • 出版单位:证据科学
  • 年:2017
  • 期:v.25
  • 基金: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即时通讯记录司法认定问题研究”,(15YJC820003);; 2015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样本”(J15WE03)
  • 语种:中文;
  • 页:FLYZ201701005
  • 页数:12
  • CN:01
  • ISSN:11-5643/D
  • 分类号:55-66
摘要
即时通讯记录证据属于电子数据,除主体匿名、原件复合、语境随意等属性外,还具有静态、动态双重独立性。民事诉讼领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首度明确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地位,但通讯方式瞬时性、通讯信道无形性、通讯内容非稳定性等因素却合力引致其当前混同于其他证据的共通性,司法认定无法涵盖该类证据的全部独特性。主体层面的真实性认定困境、原件层面的合法性认定困境、语义层面的关联性认定困境以及证明力优先规则未得细化,均要求在其证据地位已获独立性认可后实施更具实质意味的围绕其司法认定过程的独立化研究,基于此,构建与完善即时通讯记录鉴真规则、辨识规则、最佳证据规则、证明力优先规则成为破解其司法认定可采性与可信性瓶颈的理性进路。
        Instant Messaging data(IM data) is a kind of electronic data evidence,which features anonymous subjects,compound originals,random context and also independent both statically and dynamically.The admissibility of IM data has been clarified b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f the PRC for the first time.However,IM data is easily confused with common feature of other evidence because of its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transient communication methods,invisible communication channel and unstable communication content,which cannot be fully enclosed by judicial recognition.In the judicial recognition process of such evidence,the difficulties in cognizance of the authenticity of subject,legitimacy of originals and relevancy on sematic level,and limited rules of probative value call for a more independent and substantial research,Accordingly,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a set of new rules including authentication rule,identification rule,the best evidence and a priority of probative value become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reliability and credibility of IM data evidence.
引文
1参见何传启:《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2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数据来源:艾瑞咨询《2016年4月25日-5月1日即时通讯软件行业数据》。
    4语言偏离性大致包括:(1)语音偏离,如同音替换、谐音双关等;(2)词汇偏离,如英汉共用、词汇创造等;(3)语法偏离,如词序变换、句序变换等。
    5弱连接理论由格兰诺维特提出,指不经常联系、情感不太紧密及不存在互惠互利的来往。参见[加]马修·费雷泽、[印]苏米特拉·杜塔:《社交网络改变世界》,谈冠华、郭小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9页。
    6戴维·约翰逊观点。See Lawrence Lessig,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New York:Basic Books,1999,p.12.
    7网络类电子数据,如即时通讯记录、域名等,非网络类电子数据,如非借助网络技术的电子合同等。
    8袁宗评:《证据结构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1期。
    9递进式即时通讯记录证据结构(F指发讯人,S指受讯人),如:“F:如何称呼?;S:你猜猜”;F:没时间;S:我是王一。”对偶式即时通讯记录证据结构,如:“F:事故中,受害人为一级伤残吗?S:是。”并列式即时通讯记录证据结构,如:“F:请核对授权委托书是否为亲笔签名;S:昨天发往贵公司的货物是否已入库?”
    10以域名为例,证据形式相对固定,域名中标号由英文字母、数字组成,标号不超过63个字符,级别最低的域名写在最左边,级别最高的域名写在最右边,多个标号组成的完整域名不能超过255个字符。
    11 See Robert M.Redis,The Next Frontier:Admissibility of Electronic Evidence,http://www.mccarthyfingar.com/fi les/20110129123145-A%20B%20A%20(00276545).PDF,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1月25日。
    12 See Breanne M.Democko,Social Media and the Rules of Authentication,University of Toledo Law Review,2012(43):374
    13根据加拿大1998《统一电子证据法》第2条:除鉴证和最佳证据规则以外,本法并不修改任何普通法或制定法与记录采信有关的规则。“合一模式”观点还可参见UNCITRAL《电子商业示范法》、英国《1999年青少年审判与刑事诉讼法》等。
    14 See Deborah R.Eltgroth,Best Evidence and the Wayback Machine:Toward a Workable Authentication Standard for Archived Internet Evidence,78 Fordham Law Review,192(2009).
    15 Andrew M.Grossman,No,Don’t IM Me-Instant Message,Authentication,and the Best Evidence Rule,13 George Mason Law Review,1309(2006).
    16参见[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78页。
    17王志弘:《技术中介的人与自我:网际空间、分身组态与记忆装置》,《信息社会研究》2002年第3期。
    18南帆:《虚拟的意义:社会与文化》,《东南学术》2009年第1期。
    19学者王逢振观点。转引自娄耀雄:《论信息空间的主要法律特征》,《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0参见何家弘、张卫平:《外国证据法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866页
    21冀宗儒、钮杨:《论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运用规则》,《证据科学》2016年第4期。
    22“蓝瘦,香菇”是广西方言“难受,想哭”的谐音。此外,不同语境下相异主体解读即时通讯记录的同一语素、同一词汇或同一语句时产生的关联性互竞现象十分普遍,如:“银”既可能指示贵金属“银”,亦可能仅是即时通讯随意化语境中“人”的谐音代称。
    23参见林劲松:《证据真实性的回归-简论证据概念的解释方法》,《浙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24参见[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郑成良、杜景义、宋金娜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128页。
    25参见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3~280页。
    26日本证据法学观点。参见[日]田原春夫:《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第166页。
    27参见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8参见刘哲玮:《民事电子证据:从法条独立到实质独立》,《证据科学》2015年第6期。
    29陈瑞华:《实物证据的鉴真问题》,《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
    30语言学中,语法单位分别为句子、短语、词、语素。
    31汪振林:《网络证据证明原理解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2易延友:《最佳证据规则》,《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6期。
    33杰弗里·吉尔伯特观点。转引自前引32。
    34[美]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童根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35参见刘品新:《论电子证据的原件理论》,《法律科学》2009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