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来”“去”的功能视角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hinese Characters lai and qu: A Functional Approach
  • 作者:何伟 ; 邓若晨
  • 英文作者:HE Wei;DENG Ruochen;
  • 关键词:加的夫语法 ; “来” ; “去” ; 语义功能 ; 句法功能
  • 中文刊名:NWYJ
  • 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 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7-09 13:29
  • 出版单位:外语研究
  • 年:2019
  • 期:v.36;No.175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编号:16JJD740002);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结构数据库建设及研究”(编号:17JHQ008)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NWYJ201903007
  • 页数:5
  • CN:03
  • ISSN:32-1001/H
  • 分类号:33-37
摘要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加的夫语法视角对现代汉语"来""去"进行探讨,目的是明确"来""去"在不同情况下承担的语义及句法功能。本文提出:"来""去"在体现施事和受事的物理位移时,系小句中的谓体;体现趋近或远离发话者的方式时,系状语;体现动作的持续意义时,系谓体延长成分;体现动作发生的时间意义时,系助动词;体现目的意义时,系不定式;作为衬字出现时,系语气词;体现约数意义时,系数量词组中的调节词。此外,类固定短语"越来越……"中的"越来越"作为整体,体现程度愈发加深的意义,系性质词组中的程度调节词;"……来……去"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动作在空间位移上的反复意义,系小句中的谓体;"……了去了"中的"了去了"作为一个整体,体现性质程度加深或数量变化的意义,系性质词组中的程度调节词或数量词组中的量额调节项。
        
引文
储泽祥.2008.汉语口语里性状程度的后置标记“去了”[J].世界汉语教学(3):43-49.
    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
    韩荔华.1994.论重复[J].语言教学与研究(3):71-80.
    何伟,高生文,贾培培,张娇,邱靖娜.2015.汉语功能句法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黑维强.2003.近代汉语“去+VP+去”句结构类型及其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10-16.
    李临定.1990.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行健.2010.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第3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林华勇,郭必之.2010.廉江粤语“来/去”的语法化与功能趋近现象[J].中国语文(6):516-525.
    刘丹青.2002.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4):241-253.
    刘月华.1980.关于趋向补语“来”“去”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3):36-44.
    龙国富.2013.“越来越……”构式的语法化——从语法化的视角看语法构式的显现[J].中国语文(1):25-34.
    鲁晓琨.2006.焦点标记“来”[J].汉语教学(2):20-30.
    陆俭明.1985.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4):18-33.
    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90.数量词后的来、多、半[M].北京:商务印书馆.
    邵敬敏.2013.框式结构“A了去了”[J].语文研究(4):10-14.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5):367-380.
    沈家煊.2003.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3):17-23.
    汤廷池.1979.“来”“去”的意义及用法[C]∥汤廷池.国语语法研究论集.台北:学生书局:309-315.
    王凤兰.2013.也谈“去+VP”与“VP+去”[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3):8-12.
    王改改.2001.概数词“来”的语义调查和研究[J].汉语学习(6):46-49.
    王力.1985.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辛承姬.1998.连动结构中的“来”[J].语言研究(2):53-58.
    邢福义.2011.事实终判:“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辨证[J].语言研究(1):1-10.
    杨德峰.2012.再议“V来V去”及与之相关的格式——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198-208.
    张志公.1956.汉语语法常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曾传禄.2008.也谈“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6):22-29.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其智.2010.“随着V”与“越来越A”同现研究及其历时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1):66-72.
    Croft,W.2003.Typology and Universal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wcett,R.P.2000.A Theory of Syntax for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Amsterdam:Benjamins.
    Hopper,P.J.&E.C.Traugott.1993.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lmy,L.2000.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1)本文中例[1a]、[1b]、[2a]、[2b]、[3d]、[3e]、[5a]、[5b]、[8a]、[14]、[15]、[17]、[19]来自《现代汉语八百词》(1999:345-346,456,747);例[3a]、[3b]、[4a]、[4b]来自《现代汉语词典》(1978/2002:747,1047);例[7]、[13]来自《现代汉语规范字典》(2010:273,407);例[3c]、[3f]、[6a]、[6b]、[8b]、[9]、[10]、[11]、[12]、[16]、[18]、[20]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建设的CCL语料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