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时期的双首龙玉器源流及其文化含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Origin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 Ancient Jade with Double-Headed Dragon in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
  • 作者:李竞恒
  • 英文作者:Li Jingheng;
  • 关键词:虹霓 ; 双首龙 ; 古玉 ; 灾祥 ; 神物
  • 英文关键词:Rainbow;;double-headed dragon;;ancient jade;;disaster and good fortune;;supernatural being
  • 中文刊名:ZHWL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 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5-28
  • 出版单位:中华文化论坛
  • 年:2019
  • 期:No.155
  • 语种:中文;
  • 页:ZHWL201903006
  • 页数:11
  • CN:03
  • ISSN:51-1504/G0
  • 分类号:39-47+156-157
摘要
双龙首璜主要以玉为主,最早见于史前红山晚期,至西周开始逐渐流行,在东周时期颇为兴盛,北及晋、中山,南至楚、吴越,乃至西汉南越国墓都有分布。随着双首龙玉器的流行,战国时期也出现了青铜的仿品,多分布于周和三晋地区。本文通过对史前到秦汉时期大量玉、铜类双首龙璜的研究,结合文献整理,认为这种双首龙造型表现的是古人心目中的虹霓之形,至迟从殷墟时代就将虹视为双首之龙,并能啜饮河水,见之于甲骨卜辞。传世文献中亦多有虹霓饮水、饮酒的记载,或言虹能化为龙,或又化为璜。在古人看来,虹能饮水导致干旱,却也能涸淫雨洪水,是灾祥一体的超自然神物,属于"阴阳不测之谓神"之属,因此古人重之,援其形制以为配饰。
        The semi-annular pendants carved with double-headed dragon were mostly made of jade. They were first seen in the late prehistoric Hongshan Period, gradually became popular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flourished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widely spread to Jin, Zhongshan in the north, and to Chu, Wu and Yue in the south, and even scattered in the tombs of Nanyue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ith the popularity of double-headed dragon jade, bronze imitation products also appeared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Zhou and Sanjin areas. Based on studying a large number of semi-annular jade and bronze pendants carved with double-headed dragons through the prehistoric to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document,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semi-annular pendants with double-headed dragons demonstrated the shape of rainbows in the ey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From the Age of Yin Ruins at the latest, the rainbow was symbolized as a double-headed dragon that was capable of ruling river water, which was recorded in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There are also numerous written legends in which the rainbow drank or turned into a dragon or a semi-annular jade pendant.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the rainbow not only drank water or caused drought, but also dried up rain and flood, so it wa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a supernatural creature of both disaster and good fortune, and treasured as a divine object with unpredictable Yin and yang. Therefore, genera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ade exquisite accessories in the shape of rainbow.
引文
(1)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第9-10页。
    (2)王政:《红山文化玉璜与双首龙蛇的俗信观念》,《民族艺术》2004年第4期,第23-24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56-158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375-377页。
    (3)杨玉彬:《商代玉璜说略》,《收藏界》2012年2期,第36页。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6的清理》,《文物》1995年第11期,第20页。
    (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278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260-261页。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平顶山应国墓地I》(上),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第680-681页。
    (8)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版壹壹贰。
    (9)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郊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资料丛刊》(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7页。
    (1)临淄市博物馆:《山东临淄商王村一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6期,第24页。
    (2)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3-95页。
    (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55页。
    (4)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群:《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第79页。
    (5)杨建芳:《平山中山国墓葬出土玉器研究》,《文物》2008年第1期,第60-67页。
    (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58页。
    (7)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2006—200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4期,第8页。
    (8)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321-322页。
    (9)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文管所:《湖南澧县新洲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5期,第430页。
    (1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枣阳九连墩M2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8年第6期,第49页,第52页。
    (1)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吴县春秋吴国玉器窖藏》,《文物》1988年第11期,第4-5页。
    (2)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308页。
    (3)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涪陵区博物馆、重庆市文物局:《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M12发掘简报》,《文物》2016年第9期,第24页。
    (4)吴大澂:《古玉图考》,上海: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光绪十五年,第91-94页。
    (5)何志国:《“桥形币”质疑:铜璜考》,《四川文物》1998年第10期,第51-55页。
    (6)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二里岗》,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70-71页、图版39。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两处战国墓发掘报告》,《中原文物》1997年第3期,第22页。
    (2)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战国墓葬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第19-20页。
    (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郊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资料丛刊(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46-147页。
    (4)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涧西区辽宁路战国墓地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3年第2期,第23页。
    (5)临城县文化局:《河北临城县中羊泉东周墓》,《考古》1990年第8期,第697-699页。
    (1)畅文斋:《山西永济县薛家崖发现的一批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第43页。
    (2)孙海波:《甲骨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10页。
    (3)于省吾:《双剑誃殷契骈枝》,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9-48页。
    (4)晁福林:《说殷卜辞中的“虹”:殷商社会观念之一例》,《殷都学刊》2006年第1期,第3-4页。
    (5)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8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7页。
    (7)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涪陵点易墓地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4年第10期,第20页。
    (1)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陕西子洲出土商代铜器》,《文物》2015年第1期,第5页。
    (2)李学勤、艾兰:《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图版38、39-A。
    (3)王政:《红山文化玉璜与双首龙蛇的俗信观念》,《民族艺术》2004年第4期,第25页。
    (4)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7页。
    (5)王树金:《帛书〈天文气象杂占〉杂考》,《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9期,彩图一七。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24-126页。
    (1)Mircea Eliade, SHAMANISM:Archaic Techniques of Ecstsy,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WILLARD R. TRASK,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P132.
    (2)[英]E.E.埃文思-普理查德:《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覃俐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53页。
    (3)[英]E.G.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张治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3页,第242页。
    (4)[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38页。
    (5)[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杨周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10页。
    (6)[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1-242页。
    (7)[美]林恩·V.福斯特:《探寻玛雅文明》,王春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33-234页。
    (8)David N. Keightley, The Ancestral Landscape:Time, Space, and Community in Late Shang China, ca. 1200-1045B. C,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0,P91.
    (9)王晖:《商史新证》,《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66页。
    (10)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3页。
    (1)王晖:《商史新证》,《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52-253页。
    (2)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814页。
    (3)山人:《万法归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2页。
    (4)李学勤:《试释楚简〈鲍叔牙与隰朋之谏〉》,《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80页。
    (5)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安徽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万物〉》,《文物》1988年第4期,第4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