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词在“对”字句否定式中浮动的制约因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constraints upon the floating of negation markers in the negative forms of dui-construction
  • 作者:李双剑 ; 陈振宇
  • 英文作者:Li Shuangjian;Chen Zhenyu;
  • 关键词:“对”字句否定式 ; 语序 ; 制约因素 ; 主题—焦点 ; 主观性
  • 英文关键词:negative forms of dui(对)-construction;;word order;;constraints;;topic-focus;;subjectivity
  • 中文刊名:YYJX
  • 英文刊名: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 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版日期:2018-03-10
  • 出版单位:语言教学与研究
  • 年:2018
  • 期:No.190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YY00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YY04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3YJA7400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2017M611600);; 第10批特别资助项目(2017T100306);;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项目(KX161076)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YYJX201802011
  • 页数:13
  • CN:02
  • ISSN:11-1472/H
  • 分类号:94-106
摘要
"对"字句否定式存在两种语序,即"S+Neg+对+NP+VP"和"S+对+NP+Neg+VP"。"对"字的不同义项、虚拟形式、形式动词、事件静动、事件自主与否、对比焦点等都是制约否定词在"对"字句否定式中浮动的因素。这些制约因素可以从主观性即"焦点制约"和"主观性跃升"得到解释。"焦点制约"是指"对1"(表示朝向)后面的论元角色一般是焦点成分,可以自由否定,而"对2"(表示对待)后面的论元角色一般是主题成分,不能自由否定,但具体操作由说话人的两种策略决定。"主观性跃升"是在说话者表示强烈情感时,汉语有将否定(感叹的焦点)前置到(或上升到)主句VP首部的冲动。
        The negative forms of dui(对)-construction include two kinds of word order,i.e.,S+Neg+dui+NP+VP and S+dui+NP+Neg+VP.The two senses of dui,the subjunctive mood,dummy verbs,dynamic and static events,volitional and nonvolitional events and contrastive focus are all constraints upon the floating of negation markers in the negative forms of dui-construction.Meanwhile,these constraints can be interpreted by subjectivity,namely focus constraint and subjective raising.The meanings of focus con-
引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1982《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
    陈昌来2002《介词与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
    陈振宇、陈振宁2015为什么“不、没(有)2、别”是副词而不是附缀---汉语句子结构的类型,载《语言研究集刊》第十四辑,上海辞书出版社。
    戴耀晶1997《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戴耀晶2000试论现代汉语的否定范畴,《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丁声树、吕叔湘、李荣、孙德宣、管燮初、傅婧、黄盛璋、陈治文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
    傅雨贤、周小兵、李炜、范干良、江志如1997《现代汉语介词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金昌吉1996《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南开大学出版社。
    李桂梅2015形式动词的共性特征与个体差异,《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李红叶、陈振宇2015a对“副词+VP/AP”结构的句法否定,载张谊生主编《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
    李红叶、陈振宇2015b副词“没”的非常规搭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2期。
    李琳莹1999介词“对”的意义和用法考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李双剑、陈振宇、范轶赟2017汉语否定提升研究,《语言科学》第3期。
    鲁川1987介词是汉语句子语义成分的重要标志,《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吕叔湘1985疑问·否定·肯定,《中国语文》第4期。
    吕叔湘主编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1988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石毓智2001《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宋玉柱1981“把”字句、“对”字句、“连”字句的比较研究,《语言研究》创刊号。
    徐杰、李英哲1993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中国语文》第2期。
    袁毓林2000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中国语文》第2期。
    张斌主编2001《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张汶静、陈振宇2016信息的确定性对否定表达的制约,《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周芍、邵敬敏2006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语文研究》第1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华平2010否定副词“不”的情态特征及其序位安排---现代汉语“NP1+对+NP2+VP”句式的两种否定形式,《巢湖学院学报》第5期。
    Edward,Finegan 1995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An introduction.In Dieter Stein&Susan Wright(eds.)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Linguistic perspectives,1-15.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pper,Paul J.&Sandra A.Thompson 1980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Language 56(2):251-299.
    (1)审稿专家指出,关于汉语否定词的词性,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如朱德熙(1982:201)认为汉语里的“没、没有、别、甭”都是动词。我们认为,“不、没(有)2、别”不仅可位于动词前(如“他不喜欢她”),也可位于动词性的形容词(如“他不高兴”)、助动词(如“他不会开车”)、介词(如“他没把这事告诉我”)、部分副词(如“他不只看了两本”)及能性补语(如“他打不过张三”)之前,而不能位于名词性成分之前(如不能说“*他看了不两本书”“*不他看了两本”),所以称为副词更为合适,详见陈振宇、陈振宁(2015)。当然,这是排除了动词性的“没(有)1”之后的结果。
    (2)关于否定的焦点制约,吕叔湘(1985)、徐杰、李英哲(1993)、戴耀晶(2000)、袁毓林(2000)等众多学者都有论述,并对本文有非常有益的启示,但本文无意全面讨论否定的焦点制约,留待进一步研究。
    (3)这里的“生成”这一概念是对语句信息功能产生途径的观点,并非来自生成语言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