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粮复合区耕地生态系统重分类及生态效应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class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effect analysis of farmland ecosystem in overlapped areas of farmland and coal resources
  • 作者:杨子睿 ; 侯湖平 ; 丁忠义 ; 王慧
  • 英文作者:Yang Zirui;
  • 关键词:煤粮复合区 ; 生态效应 ; 耕地重分类 ; 沛北煤矿区
  • 中文刊名:JSNY
  •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环境与测绘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1-29 16:31
  • 出版单位:江苏农业科学
  • 年:2018
  • 期:v.46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474217)
  • 语种:中文;
  • 页:JSNY201822067
  • 页数:7
  • CN:22
  • ISSN:32-1214/S
  • 分类号:288-294
摘要
开展煤粮复合区耕地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特征研究,有利于明晰区域耕地可保有容量与煤矿区生态修复预期目标。以典型煤粮复合区——江苏省徐州市沛北煤矿区2000、2004、2008年地球观测系统(SPOT)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将研究区内耕地生态系统重新划分为未沉陷一般耕地子系统、沉陷未积水耕地子系统、季节性积水耕地子系统和常年淹水绝产耕地子系统等4类,进而对位于我国东部平原的徐州市沛北煤矿区范围内的耕地生态系统功能状态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粮复合区内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变化主要源自未沉陷一般耕地、沉陷未积水耕地子系统的面积减少与季节性积水耕地、常年淹水绝产耕地子系统的面积增加,2000—2008年采煤活动对煤粮复合区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产生了较大影响; 4类耕地子系统在2004—2008年期间产生的生态效应强度均远远小于2000—2004年,常年淹水绝产耕地子系统的面积变化对研究区耕地生态效应的贡献率最大。结果可为我国东部平原高潜水位煤矿区耕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引文
[1]宋莹,胡振琪,陈胜华,等.煤粮复合区耕地演变预测信息系统的构建[J].煤炭工程,2008(2):123-125.
    [2]Hu Z Q,Yang G H,Xiao W,et al. Farmland damage and its impact on the overlapped areas of cropland and coal resources in the eastern plains of China[J]. 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4,86:1-8.
    [3]胡振琪,李晶,赵艳玲.矿产与粮食复合主产区环境质量和粮食安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科技导报,2006,24(3):21-24.
    [4]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等.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8):1243-1254.
    [5]卢元清,白中科,胡兴定,等.基于修正模型的矿-农-城复合区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山西省平朔为例[J].中国矿业,2015,24(11):56-64.
    [6]杨璐,胡振琪,李新举,等.邹城市矿粮复合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2):70-75.
    [7]刘洪江,陈丽晖,刘连忠.信息重分类在土地覆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以澜沧江梯级电站库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9,27(6):752-756.
    [8]刘一玮.高潜水位煤矿区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21-27.
    [9]李立平.邹城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43-45.
    [10]李柏延,任志远,易浪. 2001—2010年榆林市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趋势[J].干旱区研究,2015,32(5):918-925.
    [11]石秀伟,胡振琪,侯占东,等.小尺度煤粮复合区耕地演变预测[J].金属矿山,2013(1):134-137.
    [12]芦少春.采煤塌陷区的遥感影像特征[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22(5):466-468,478.
    [13]杨光华,胡振琪,杨耀淇,等.采煤塌陷积水耕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J].金属矿山,2013(9):152-157.
    [14]秦园.基于SPOT5的土地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35-38.
    [15]谢高地,肖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6):645-651.
    [16]冯剑丰,李宇,朱琳.生态系统功能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辨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599-1603.
    [17]Costanza R,D'Arge R,de Groot R,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1998,387(6630):253-260.
    [18]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5):911-919.
    [19]田小松,郑杰炳,周春蓉,等.矿区土地复垦的影响评价及复垦思路修正——以重庆石灰岩矿山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1):235-240.
    [20]宋戈,鄂施璇,徐珊,等.巴彦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5):126-131.
    [21]段瑞娟,郝晋珉,王静.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生态经济,2005(3):60-62,64.
    [22]辛琨,肖笃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简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3):20-22.
    [23]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价值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22(5):45-50.
    [24]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1999,10(5):635-640.
    [25]王行风,汪云甲,李永峰.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煤矿区土地利用演化模拟[J].地理研究,2009,28(2):379-390.
    [26]仝婕.陕北煤矿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6:35-36.
    [27]张龙.阿勒泰市耕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3:30-36.
    [28]赵丹阳,佟连军,仇方道,等.松花江流域城市用地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研究,2017,36(1):74-84.
    [29]崔王平,李阳兵,李睿康,等.基于梯度分析的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扩展的景观生态效应[J].生态学杂志,2017,36(1):205-215.
    [30]李名勇,晏路明,王丽丽,等.基于高程约束的区域LUCC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3,33(1):75-82.
    [31]徐峰.不同生态环境背景下近十年中国耕地动态变化分析[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65-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