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氏易史献考实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extual Research on Fei Zhi's Changes
  • 作者:李才朝
  • 英文作者:LI Cai-zhao;Advanced Institute of Confucian Studies,Shandong University;
  • 关键词:费直 ; 易学 ; 古文 ; 今文
  • 英文关键词:Fei Zhi;;Changes scholarship;;ancient text;;new text
  • 中文刊名:ZYJY
  • 英文刊名:Studies of Zhouyi
  • 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6-09-20
  • 出版单位:周易研究
  • 年:2016
  • 期:No.139
  • 语种:中文;
  • 页:ZYJY201605007
  • 页数:9
  • CN:05
  • ISSN:37-1191/C
  • 分类号:50-58
摘要
费直解《易》的方法与思路谨遵孔学之旧,或为孔学正宗,但也走向了僵化不前。郑玄、王弼等"传其学"实际上是效慕其朴实的解经作风,汲取其"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的思路。而费氏本为古文,绝无可疑。刘向校《易》、班固录《易》,皆指示西汉传《易》的主流,其文本是同源的;而"本以古字,号古文易"是专就费直传学而言,并不以王璜传学为中心意,后世学者对古文易之疑多系误读史献而起。
        The Western Han(206 BCE-9 CE) scholar Fei Zhi's approach to the Changes sincerely followed Confucius' s route.So,it might belong to authentic,original Confucian hermeneutics.but it also moved to ossification.The reason Zheng Xuan(127-200) and Wang Bi(226-249) passed down his learning was actually because they admired his simple hermeneutics and adopted his style of interpreting the basic text through the Ten Wings.To be sure,Fei's version of the Changes belonged to the Ancient Text style.As the record of the lineage of Changes scholarship by Liu Xiang(c.77-6 BCE) and Ban Gu(32-92) aimed to show the mainstream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hanges,these texts shared the same origin.So the ancient text of Changes particularly referred to the text transmitted by Fei Zhi rather than Wang Huang's version.The suspicions of scholars of later generations about the ancient text of Changes were mainly caused by their misreading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引文
(1)[清]皮锡瑞云:“今、古文所以分,其先由于文字之异。”见氏著《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7页。
    (1)[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3602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卷数与页码。
    (2)刘大钧《周易概论》(增补本),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24页。
    (3)详参林忠军《孔子与(易传>》,载《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83-89页。
    (4)林忠军《孔子儒学视域中的筮占观》,载《易学源流与现代阐释》,第91-93页。
    (5)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第111页。
    (6)[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54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卷数与页码。
    (1)[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经典释文·序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页。
    (2)[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四部丛刊三编》史部卷一易类,上海:上海书店,1935年,第3页。
    (3)[清]沈钦韩撰,尹承整理《汉书艺文志疏证》,载王承略、刘心明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二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12页。
    (4)[清]陈澧《东塾读书记》,载《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6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43页。
    (5)[清]马国翰辑本《周易马氏传》序引苟悦《汉纪》云:“马融著易解,颇生异说”。[清]马国翰辑《周易马氏传》,《玉函山房辑佚书》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13页。
    (1)王宝利《再论章句与章句之学》,载《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8期(下),第179页。
    (2)王宝利《再论章句与章句之学》,载《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8期(下),第179页。
    (3)张立文主编,周桂钿、李俊祥著《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6页。
    (4)[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第一册,第102页。
    (5)[清]姚振宗撰,项永琴整理《汉书艺文志拾补》,载王承略、刘心明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三卷,第193页。
    (6)[清]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3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211页。
    (2)[清]皮锡瑞《经学通论》,第15页。
    (3)关于两份授《易》谱系隐含的历史公案,请参阅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1-121页。
    (1)[清]顾实撰,马庆洲整理《汉书艺文志讲疏》,载王承略、刘心明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四卷,第27页。
    (2)由其对左氏学的态度可见一斑,“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毂梁》《邹》《夹》之传”(《汉书·艺文志》,第1715页)。其批评今文经学,更见激烈,“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汉书·艺文志》,第1723页)。
    (3)[清]李富孙《易经异文释》,载《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27册,第661页。
    (4)[清]李富孙《易经异文释》,载《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27册,第697页。
    (5)[清]李富孙《易经异文释》,载《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第27册,第661页。
    (6)林忠军《从战国竹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载《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第19页。
    (1)杨树达《说文引经考序》,载氏著《积微居小学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1页。
    (2)[汉]孔安国撰,[唐]孔颖达疏《尚书序》,载阮刻《十三经注疏》(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41页。
    (3)“古文”与“科斗书”,二名同称。《汉书·景十三王传》谓“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师古日:先秦犹言秦先,謂未焚书之前”,则先秦旧字皆可称“古文”。《尚书序》云:“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三国志·韦诞传》裴注引卫恒撰《四体书势》序古文日:“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则虞夏商周凡先秦旧字皆可称古文,汉人不识,称为“科斗文”,乃从其形名之。今人徐学标在其硕士论文《两汉缪篆、科斗文、史书研究》中对“科斗文”定义,“是汉朝人对出土先秦古文,依据其线条形态特征而命名的一种书体”。并且作者结合出土文献综观殷商至战国文字的书写形态,得出结论,“早在殷商时期,‘科斗体'既已经出现,在从殷商到战国这一冗长的历史时期内,‘科斗体'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手写体的主要形态,‘科斗'笔法是先秦手写体主要笔法”。史家所论与今人研究结论一致如此。二者异名,因其古,故称“古文”;因其书写体势,故称“科斗书”。
    (4)吴白匋《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载《文物》1978年第2期,第51页。
    (5)吴白匋《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载《文物》1978年第2期,第52页。
    (1)[东汉]王充《论衡·正说篇》,《诸子集成》(七),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69页。
    (2)王国维云:“然《汉书》无此语。或后人因刘向校费氏经与古文经同,遂傅会为是说与?”(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汉时古文本诸经传考》,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20-321页)尚秉和云:“徒以刘向云以中《古文易》校三家,或脱去‘无咎'、‘悔亡',惟费氏经与古文同。夫曰‘与古文同',明费氏非古文也。‘同'者,言其字之多寡同于中古文,无脱缺也。其校《尚书》,亦专重脱简,岂谓其字皆从古文乎?如《费易》字皆古文,凡东汉马融、荀爽、郑玄皆习《费易》者,何为其读不尽同,且不尽用古文乎?”(尚秉和《易说评议》.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8页)
    (3)理由三下有两个论据,一是刘向以中古文经考学官所传经不见用《周易》古经,二是班《志》不录古文《易经》。班《志》录《易》事已在前文说明,故后文仅辨刘向考经事。(梁敢雄《〈周易〉古文经本亟待建立刍议——从费氏易不传古文经谈起》,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第25页)
    (4)梁氏并谓费氏易若为古文,费直于情、于理、于法都不会不上献朝廷,王莽亦不当遗之不立学官。(梁敢雄《<周易〉古文经本亟待建立刍议—从费氏易不传古文经谈起》,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第25页)按,费氏易与施、孟、梁丘三家易源于同一祖本,一存古貌,一经隶写,然文本几无参差,此在刘向固知其实,奚用献之当路。且立学官以其说,不以其字形。故梁氏揣之以情、理、法,似有过当。
    (5)梁敢雄《〈周易〉古文经本亟待建立刍议——从费氏易不传古文经谈起》,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5期,第25页。
    (1)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第10页。
    (2)林忠军《从战国竹简看通行〈周易〉版本的价值》,载《周易研究》2004年第3期,第18页。
    (3)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与领今、古文问题》,载《周易研究》2005年第2期,第3页。
    (4)廖名春《帛书〈周易〉经、传述论》,载氏著《<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35页。
    (5)张舜徽选编《文献学论著辑要·七录序》,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页。
    (6)张舜徽选编《文献学论著辑要·七录序》,1985年,第2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