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药方:一种特殊的出版传播形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国坤 ; 于越 ; 肖婷 ; 李岱
  • 关键词:龙门药方 ; 石刻出版 ; 传播形式
  • 中文刊名:CBBQ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3-30
  • 出版单位:传播与版权
  • 年:2019
  • 期:No.070
  • 语种:中文;
  • 页:CBBQ201903006
  • 页数:4
  • CN:03
  • ISSN:45-1390/G2
  • 分类号:20-23
摘要
龙门药方开创了刻石记载、传播医药知识的先河,也是石刻出版的典型代表。石刻出版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形式,可以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通过人们拓印、抄录,有效地传播知识,既解决了复制和发行问题,又减少了复制过程中的谬误,而且还有保存时间长、不易毁坏的特点。石刻出版对医学临床、药物学、文献学、医史学、考古学研究都有一定意义,比传抄、刻印的医药文献更为珍贵,对中国医药文献的保存以及对中医药传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引文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
    [2]张金鼎.龙门石刻药方[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
    [3]焦振廉.论传录形式与中医古典文献的流传[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5):1-5.
    [4]张瑞贤.龙门药方释疑[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5]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王冀青.敦煌唐人写本《备急单验药方卷》在英国首次发现[J].中华医史杂志,1991,21(2):71-75.
    [7]纪华.现存最古的石刻药方[J].人民保健,1959,1(9):865.
    [8]吴燕宝,王雨若,张覃沐.龙门药方洞[J].人民保健,1959,1(9):867-868.
    [9]李永谦.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古方——龙门药方[J].中华医史杂志,1986,16(4):222-224.
    [10]李国坤.龙门药方的临证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6):375.
    [11]褚澄.褚氏遗书[M].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4.
    [12]郭思.千金宝要[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36.
    [13]梁玲君.汉魏六朝佛医学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14]梁玲君,李良松.孙思邈之佛医思想探讨[J].河南中医,2017,37(5):764-766.
    [15]丁树栋.试论藏传佛教对藏医发展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月经病专题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5:8.
    [16]潘大为.生意人,或圣徒?——宋以前儒家对医生的看法及佛教影响下的转变[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4):115-121.
    [17]高祥.魏晋南北朝僧医考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2):131-135.
    [18]杨金萍,王振国,胡春雨,李建业.佛教水陆壁画中的涉医图考[J].医学与哲学(A),2017,38(7):67-71.
    [19]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0]刘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医学[J].许昌学院学报,2015,34(1):1-6.
    [21]张宇.中国医政史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22]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9966-9967.
    [23]张自力.论我国古代的健康传播[C].2011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2011:123-130.
    [24]张瑞贤,李国坤,先静.《医心方》所引《龙门药方》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4):250.
    [25]赤堀昭.龙门药方与陈藏器《本草拾遗》(下)[J].汉方研究,1979(9):347-3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