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价值及实现路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ignificance, Valu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Public Sport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New Intelligent City
  • 作者:顾跃 ; 毛星星
  • 英文作者:GU Yue;MAO Xingxing;Sport Dept.,Hunan Inst.of Foreign Economics;Public Management Dept.,Xiangtan Univ.;
  • 关键词:新型智慧城市 ; 公共体育服务 ; 全民健身
  • 英文关键词:new intelligent city;;public sports service;;national fitness
  • 中文刊名:TYH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ports Adult Education
  • 机构: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4 15:41
  • 出版单位: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 年:2019
  • 期:v.35;No.169
  •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YBQ041)
  • 语种:中文;
  • 页:TYHS201903011
  • 页数:6
  • CN:03
  • ISSN:42-1684/G8
  • 分类号:50-54+75
摘要
分析了新型智慧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科学布局,构建全域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格局;全面融合,创建智慧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模式;深度聚能,创新区域性特色公共体育活动功能;多重引擎,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生态价值共享。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in the new intelligent city. It puts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in the new intelligent city, i.e., the scientific lay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verall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patter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lligent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model,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lligent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model, innova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sports activities and accelerating the sharing of ecological value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引文
[1]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级协调工作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7[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4.
    [2]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28(02).
    [3] 黄燕芬,杨宜勇.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六大要素[J].中国经济报告,2018(3):51-54.
    [4] 宋刚,邬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2(9):53-60.
    [5] 单志广.深化认识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EB/OL].[2018-6-12].http://www.qstheory.cn/wp/2016-10/17/c_1119734160.htm.
    [6] 李中文,薛原.为健康中国夯实体育之基[N].人民日报,2017-08-08(01).
    [7] 张永保,沈克印.体育强国目标下发展群众体育的路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2):79-86.
    [8] 金光辉.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307.
    [9] 戴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6.
    [10] 钟文.关于中国体育转型发展的思考[N].人民日报,2013-01-07(15).
    [11] 程文广,李帅.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需求供给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6):13-18.
    [12] 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十三五”智慧体育发展规划[EB/OL].[2017-04-20].中国江苏网,http://tyfw.jschina.com.cn/tyxw/201704/t20170420_388493.shtml.
    [13] 陈刚.智慧体育助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中国建设[N].新华日报,2017-09-13(7).
    [14] 康天成.谁动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奶酪[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206.
    [15]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7-101.
    [16] 张冬梅.体育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广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经验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64.
    [17] 王家宏.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取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7-11.
    [18] 刘锐,谢涛,孙世友,等.“智慧地图”体系构建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3(2):24-29.
    [19] 赵慧娣.共建共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3-08(007).
    [20] 李荣日,杜梅.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服务外包[M].上海:中西书局,2016:2.
    [21] 成刚.完善共享经济的关键是抑制资本的天性[N].社会科学报,2018-05-17(2).
    [22] 特别报道.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常州模式[N].常州日报,2016-04-06(A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