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德育理论中的“灌输”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n the Indoctrination in Moral Education in New China
  • 作者:陈卓 ; 郭娅玲
  • 英文作者:Chen Zhuo;Guo Ya-ling;
  • 关键词:中国德育理论 ; “灌输” ; 协商性行为 ; 道德教育
  • 中文刊名:SHZX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Front
  • 机构:浙江警察学院社会科学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01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战线
  • 年:2019
  • 期:No.288
  • 基金: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项目(浙教办高科[2017]68号);; 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陈卓工作室”项目(浙教办宣[2018]94号)
  • 语种:中文;
  • 页:SHZX201906027
  • 页数:9
  • CN:06
  • ISSN:22-1002/C
  • 分类号:250-258
摘要
以"变迁""替代"和"重叠"为线索,研究新中国德育理论中的"灌输"问题。梳理我国德育理论中灌输研究的变迁过程,从纵向上回顾70年来的相关研究,并对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研究进行横向比较。德育理论中出现了对灌输的否定,在重新认识权力概念的基础上,以协商性行为替代强制性灌输,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三种主要方式。灌输同时具备原则与方法的双重属性,灌输与教育两者在"目的性"上体现出高度一致;德育中的灌输理论不断修正与完善以适应新的环境,这个过程体现了新旧系统之间的重叠。
        
引文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0-123页。
    (2)卓晴君:《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教育改革卷》,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年,第88页。
    (3)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4)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第134-140、166-168页。
    (5)才云峰:《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灌输》,《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0期。
    (6)这一数据仅统计了“德育”概念,并未包括“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按照“大德育”的定义,加入涉及“道德教育”与“灌输”的5篇论文、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与“灌输”的11篇论文,则总量会更大;而且研究时间更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郭玲玲发表的论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参见郭玲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川北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7)许庆豫:《高校德育的灌输与自我教育浅论》,《吉林教育科学》1990年第3期。
    (8)孙喜亭:《马克思主义与德育的灌输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9)檀传宝:《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10)陈卓:《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基于开放系统的视角》,《江苏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
    (11)陈卓、王雪鉴:《灌输与教育:论道德教育的意图、内容与方法》,《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2)胡河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及其现实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13)杨新宇:《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灌输特征及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1期。
    (14)韦伯:《经济与社会》第1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7页。
    (15)克罗齐耶、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张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2页。
    (16)陈卓:《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基于权力的视角》,《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7)即使是在肯定灌输的阵营里,也有许多研究者主张运用上述理论成果充实、完善、升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这一趋势与道德教育中的灌输研究有着较大的一致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两者间存在着同形现象。
    (18)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06页。
    (19)胡海桃:《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分野辨析》,《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20)受篇幅限制,本部分主要研究道德教育中灌输的重叠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同类问题将另文详述。
    (21)朱冬英:《从“理论灌输”到“实践参与”:高职德育模式的转换》,《江苏高教》2005年第6期。
    (22)最先提出“无灌输的道德教育”这一概念的是谁,这个问题尚待考证。但杜威对这一理念的贡献是学术界所公认的:杜威主张反对灌输不仅在美国得到道德教育理论家的支持和拥护,而且在其他西方国家也得到广泛响应。参见杨倬:《道德灌输与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江汉论坛》2005年第9期。
    (2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14-618页。
    (24)另一种主张认为灌输式道德教育与无灌输的道德教育两者各有利弊,应当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灌输的“重叠”现象。实际上,在对待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和主体性道德教育等理论时,“替代”与“重叠”的分界都很明显。关于道德教育中灌输的重叠现象,本文在第三部分专门论述。
    (25)刘惠:《走出困境:“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及其现实意义》,《教育探索》2005年第4期。
    (26)江耀强:《开放地区中学生交往观的新特点与德育改革》,《广州教育》1989年第1期。
    (27)朱小蔓:《论德育过程是人的情感交往的过程》,《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第8期。
    (28)殷朝晖:《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我国德育建设的现实意义》,《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5期。
    (29)刘铁芳:《试论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30)檀传宝、陈国清:《改革开放40年我国德育学科建设的探索与进步》,《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10期。
    (31)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3期。
    (32)杜时忠:《德育十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17-228页。对于道德教育中强调人的个体性的主张,也有不同看法。反对者认为:“以个体需要和个体发展为理由反对我国的道德教育以社会整体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是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实际上是用旧的阶级对立社会中的眼光来看待今日的中国社会及其道德教育。”(田心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道德教育?——兼评“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红旗文稿》2012年第16期。)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知识要素上的差别。对此问题的具体分析,参见易继苍、陈卓:《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基于知识要素的视角》,《当代教育论坛》2016年第6期。
    (33)Mahoney,James & Kathleen Thelen,A Theory of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In Mahoney,James & Kathleen Thelen,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Ambiguity,Agencyand Powe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pp.1-37.
    (34)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35)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列宁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32页。
    (36)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3页。
    (37)王洁生:《灌输是原则,不是方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8年第3期。
    (38)牛力平:《灌输原则要坚持具体方法应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9年第4期。
    (39)蔡志良:《灌输与选择的整合: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取向》,《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7期。
    (4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76页。
    (4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3页。
    (42)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7页。
    (4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9-59页。
    (44)朱春英:《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的辩证思考》,《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
    (45)秦莉红:《浅议灌输原则与无灌输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4期。
    (46)檀传宝:《走向德育专业化:学校德育100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12页。
    (47)孙来斌:《列宁的灌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7页。
    (48)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4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07页。
    (50)金生鈜:《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10页。
    (51)张添翼:《道德教育应坚持“最少灌输”原则》,《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
    (52)陈卓:《教学活动中的交往与灌输:三种教学类型的比较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2期。
    (53)包毅:《复杂性视阙下德育灌输的现实反思》,《系统科学学报》2012年第4期。
    (54)熊伶:《试论高校德育的灌输及灌输过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5)尹飞:《高校德育理论灌输模式的建构与操作》,《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