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兼顾生产与生活:1949-1956年工会生活福利工作论述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tegrating Life with Production:An Account of the Welfare Work of China Trade Union from 1949—1956
  • 作者:黄岑玥
  • 英文作者:HUANG Cenyue;Department of Histor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中华全国总工会 ; 工会工作 ; 职工生活福利
  • 英文关键词:All-China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the trade union work;;the welfare of employees
  • 中文刊名:GHLJ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8-01
  • 出版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3;No.194
  • 语种:中文;
  • 页:GHLJ201904012
  • 页数:11
  • CN:04
  • ISSN:11-5360/D
  • 分类号:107-117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高度重视职工的生活福利,就如何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的生活福利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经过不断改进与优化,一套能够兼顾生产与生活的工会生活福利工作理论初步形成。但在实践中,生产与生活难以兼顾。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根植于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有变革体制,工会生活福利工作才真正有可能实现"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工人生活"。
        In the early days of found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ll-China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mployees' welfare issues, and explored on how to gradually improve employees' welfare on the basis of expanded production. Afte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a set of theories balancing production and life were initially set up. However, it was hard to implement the theory into practice, as the reason of the contradiction was rooted in the highly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Hence, only by changing the system could the trade union's welfare work —— "gradually improving workers' life on the basis of expanded production" be achieved.
引文
[1]毛泽东.关于工业与工运问题的方针(1946年3月)[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2.
    [2]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1948年6月)[M]//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中国工会历次代表大会文献:第1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469.
    [3]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1951年2月18日)[Z]//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党史工运史教研室.建国以来工运历史教学参考资料(一),1982:56.
    [4]李立三.在公营企业中贯彻公私兼顾政策问题的几点意见(1949年6月12日)[M]//中国工运学院.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6-18.
    [5]李立三.关于工厂管理民主化与劳资纠纷问题(1949年7月10日)[M]//中国工运学院.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28.
    [6]李立三.关于工会工作若干问题的说明(1949年)[M]//中国工运学院.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20.
    [7]西北总工会.怎样做工会工作[M].兰州:西北新华书店,1949:119;124.
    [8]上海铁路工会筹备委员会.大家办工会[M].北京:工人出版社,1949:11.
    [9]陈英武.成立大伙食团的经验[Z]//重庆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办公室.廿四厂工会工作参考资料,1951:39-4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50年6月28日)[Z]//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党史工运史教研室.建国以来工运历史教学参考资料(一),1982:31-32.
    [11]朱德.关于工会工作的几个问题(1949年7月23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03.
    [12]李立三.在全总党组扩大会上的第一次发言(1951年12月14日)[M]//李桂才.中国工会四十年资料选编(1948-1988).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254.
    [13]东北国、公营企业集体合同总结(1951年5月27日)[M]//东北总工会生产部.集体合同与联系合同.沈阳:东北工人出版社,1951:88.
    [14]李立三.公营企业工会工作中的公私兼顾问题(1951年4月11日)[M]//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李立三百年诞辰纪念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269;271.
    [15]李立三.在全总党组扩大会上的第一次发言(1951年12月14日)[M]//李桂才.中国工会四十年资料选编(1948-1988).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254.
    [16]关于全国总工会工作的决议(1951年12月22日)[Z]//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党史工运史教研室.建国以来工运历史教学参考资料(一),1982:79-80.
    [17]努力做好工会基层工作,迎接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N].工人日报,1952-12-26(1).
    [18]关于中国工会工作的报告--为完成国家工业建设的任务而奋斗(1953年5月3日)[Z]//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党史工运史教研室.建国以来工运历史教学参考资料(一),1982:135-136.
    [19]赖若愚.在全国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上的总结(节录)(1957年9月3日)[M]//中国工运学院.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468.
    [20]赖若愚.关于工资工作的几个问题(1953年12月13日)[M]//中国工运学院.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208.
    [21]刘实.忆赖若愚对新中国工会事业的贡献[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赖若愚纪念文集(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802.
    [22]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工会基层工作会议研究五三工厂工会工作典型经验[N].人民日报,1952-12-27(1).
    [23]赖若愚.关于中国工会工作的报告--为完成国家工业建设的任务而奋斗(1953年5月3日)[M]//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文件.北京:工人出版社,1953:47.
    [24]董昕.五三工厂工会工作[N].人民日报,1952-12-29(2).
    [25][26]中华全国总工会政策研究室.五三工厂工会工作经验教材[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3:28;26-30.
    [27]中南工人日报编辑部工会组.学习五三工厂工会工作经验[M].武汉:中南人民出版社,1953:14-16.
    [28]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9月23日)[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603.
    [29]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推广五三工厂工会工作经验的决定(1952年12月24日)[N].人民日报,1952-12-27(1).
    [30][32]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关于推广五三工厂经验的情况向中共中央的报告(1953年11月)[M]//李桂才.中国工会四十年资料选编(1948-1988).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415;417-418.
    [31]张力克.沈阳市推广五三工厂经验的情况和问题[M]//五三工厂工会工作经验.北京:工人出版社,1953:28-29.
    [33]中共中央批转全总党组关于工会干部问题的报告(1953年3月5日)[M]//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综合卷.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234-235.
    [34]坚持工人运动的正确方向为国家工业化而奋斗[N].人民日报,1953-2-7(1).
    [35]倪志福.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141.
    [36]赖若愚.反对经济主义思想倾向(1953年4月15日)[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赖若愚纪念文集(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385.
    [37]赖若愚.如何对待群众(1954年12月18日)[M]//中国工运学院.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273.
    [38]关于目前上海职工生活情况和存在问题的报告(草案)(1956年4月13日)[Z].上海: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A36-2-102-2.
    [39]关于目前工厂企业职工食堂问题的意见(初稿)[Z].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A36-2-102-2.
    [40]赖若愚.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956年9月23日)[M]//中国工运学院.李立三赖若愚论工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393.
    [41]李峰.工会工作“走马观花记”(1957年5月)[M]//李桂才.中国工会四十年资料选编(1948-1988).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605.
    [42]郗占元.在全国工会生活福利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发言(1954年6月)[M]//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主要文件汇编(1955年).北京:工人出版社,1955:186-188.
    [43]关于工会建设的几个问题(1954年11月13日)[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赖若愚纪念文集(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461-462.
    [44]在中国煤矿工会基层干部会议上的报告(摘要)(1954年11月25日)[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赖若愚纪念文集(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469-470.
    [45]中共中央转发中央书记处第四办公室“关于国营工业职工的工资下降和生活困难情况向中央的报告”(1956年1月20日)[M]//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综合卷,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1096.
    [46]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关于职工物质生活的基本情况和现存问题向中共中央的请示报告(1956年5月)[M]//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中国工运资料汇编:1956年第2辑.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151.
    [47][52]赖若愚.必须关心和解决职工群众的切身生活利益问题(1956年6月9日)[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赖若愚纪念文集(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604;608.
    [48]在全国工会组织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55年11月16日)、在全总七届四次执委会议上作的1955年工作检查和今后工作规划的报告(1956年1月)[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赖若愚纪念文集(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566、574.
    [49]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关于职工物质生活的基本情况和现存问题向中共中央的请示报告(1956年5月)[M]//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中国工运资料汇编:1956年第2辑.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142-143、150-151.
    [50]全国工会劳动保险生活住宅工作会议闭幕(1956年6月11日)[N].新华社新闻稿,1956-6-12:6.
    [51]工会基层(车间)委员会生活住宅工作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1956年7月21日)[M]//中华全国总工会生活保险部.工矿企业职工生活福利文件选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3:277-279.
    [53]赖若愚.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1956年9月23日)[Z]//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党史工运史教研室.建国以来工运历史教学参考资料(一),1982:308-310.
    [5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M]//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48、251.
    [55]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56年9月15日)[M]//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70.
    [56]邹树民.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善人民生活[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6:38.
    [57]全国总工会轻工业工会工委关于贯彻全总劳动保险、生活住宅工作会议的初步情况汇报(1956年7月31日)[M]//中国工会运动史料全书:轻工业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318-319.
    [58]齐廷汉,赵希珠.五三工厂工会的群众监督工作[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13;43.
    [59]中共中央批转赖若愚同志今年九月五日在全国总工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报告(1957年10月14日)[Z]//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党史工运史教研室.建国以来工运历史教学参考资料(一),1982:343.
    [60]陈用文.西行纪要(1957年6月)[M]//李桂才.中国工会四十年资料选编(1948-1988).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623.
    [61]杜万启,韩效芳.论中国工运史上对“经济主义”问题的批判[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9(1).
    [62]王文兴.关于反对经济主义的问题(1957年3月)[M]//李桂才.中国工会四十年资料选编(1948-1988).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552.
    [63]汪洋,富秋.论50年代对中国工会道路的探索[J].辽宁大学学报,1995(3).
    [64]为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远大目标而奋斗(1953年10月1日)[M]//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415.
    [65]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1953年12月)[M]//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11.
    [66]李立三.在全总党组扩大会上的第一次发言(1951年12月14日)[M]//李桂才.中国工会四十年资料选编(1948-1988).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254.
    (1)职工生活福利在本研究中指的是各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为满足职工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工资和社会保险之外给职工建立的各项集体福利设施以及提供相应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食堂、澡堂、托儿所、理发室、图书馆、俱乐部等。(参考:严忠勤.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相关研究有:王晓慧.国企工会福利职能的变迁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王晓慧.国企工会参与职能与福利职能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宋希永.从“争福利”到“谋福利”:中国工会福利工作的演变及创新[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3).宋学勤.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人福利问题探析--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7(3).
    (1)沈阳五三工厂前身是1920年创办的奉天军械厂的枪弹工厂,1948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先后被命名为“东北军区军工部沈阳兵工总厂”“沈阳兵工三厂”,1949年11月改称“五三工厂”。该厂自1949年3月恢复生产以来,在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同时,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1952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出决定,授予五三工厂“模范工厂”称号。(参考:董昕.五三工厂改造和成长的过程[N].人民日报,1952-12-28(2).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中国共产党辽宁省沈阳市组织史资料:第2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419.)
    (1)1949-1957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三次增产节约运动,第一次是1951-1952年,第二次是1955年,第三次是1957年。也有学者认为第一次是1949-1952年,1955年、1957年是一次运动的两个阶段。本文采取第一种分法。参考:王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增产节约运动与建设节约型社会[J].宁夏党校学报,2006(3).李志英.增产节约运动的来龙去脉及其双面相--基于工业生产领域的考察(1949-1966)[J].晋阳学刊,2017(2).
    (1)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可参考:程璇.建国初期在工会问题上对李立三的错误批判[J].中共党史研究,1988(2).杜万启,韩效芳.论中国工运史上对“经济主义”问题的批判[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9(1).程璇.五十年代关于工会理论问题的争论和对李立三赖若愚的错误批判[J].北京党史,199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