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苗族姊妹节的文化释读——以“仪式”和“音乐”作为切入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重 ; 李瑞彪
  • 关键词:贵州台江 ; 姊妹节 ; 节日仪式 ; 音乐
  • 中文刊名:YYCZ
  • 英文刊名:Musical Works
  • 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5-08
  • 出版单位:音乐创作
  • 年:2018
  • 期:No.321
  • 基金: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YJC760010);; 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6zd05)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YYCZ201805033
  • 页数:3
  • CN:05
  • ISSN:11-1658/J
  • 分类号:153-155
摘要
从音乐人类学文化阐释的角度,采用田野考察和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节日仪式"和"音乐"等多个层次对贵州台江苗族姊妹节文化以及姊妹节中的音乐做了探讨和阐释性描述。结论认为作为"节日仪式"的姊妹节既属于生命危机仪式范畴又属于季节转换仪式范畴的综合性仪式活动;作为"音乐"的姊妹节,游方对歌是姊妹节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起着重要的恋爱媒介作用。
        
引文
[1]贵州省文联民间文学工作组收集整理.娥娇与金丹[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
    [2]徐鲁亚.维克多·特纳与恩丹布的神迷仪式——《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导读[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维克多·特纳(英)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The Ritual Process——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覃东平,吴一文.蝴蝶妈妈的祭仪:苗族鼓社文化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旧时苗家习俗称还娘头,即姑妈家的第一个姑娘必须嫁给舅舅家的儿子的风俗。
    (2)苗语即恋爱约会,因约会活动多在野外开展而得游方之名。
    (3)贵州省文联民间文学工作组收集整理.娥娇与金丹[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P18~20.
    (4)贵州省文联民间文学工作组收集整理.娥娇与金丹[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P50~51.
    (5)徐鲁亚.维克多·特纳与恩丹布的神迷仪式——《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导读[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P424.
    (6)维克多·特纳(英)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The Ritual Process——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94~94.
    (1)维克多·特纳(英)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The Ritual Process——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94~95.
    (2)徐鲁亚.维克多·特纳与恩丹布的神迷仪式——《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导读[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P422.
    (1)覃东平,吴一文.蝴蝶妈妈的祭仪:苗族鼓社文化研究[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P7.
    (2)施洞,隶属属台江县,是姊妹节的主要起源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